李素姣;刘现义;魏科辉
腹股沟嵌顿性疝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手法复位失败时,需急诊手术治疗,如处理不及时,易导致肠绞窄、坏死、穿孔等严重后果.传统Bassini法疝修补术有缝合处张力大,术后较长时间疼痛,恢复慢,卧床时间长,复发率较高的缺点.本研究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Bassini法疝修补术在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利弊.
作者:庄彦章;黄鹏;陈文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例及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T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9.6% (P <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成为其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慕竹青;鲁一;韩丽娟;周林静;孟娜娜;马晓艳;齐路霞;项红霞;何秋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查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颈动脉彩超联合TCD检查的方法了解颅内外动脉有无斑块及狭窄,对照组仅用颈动脉彩超.实验组有22例发现颅内外动脉有斑块及狭窄,对照组发现18例颅外动脉有斑块及狭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治疗效果及6个月后随访发生脑卒中的情况.结果 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1例发生脑卒中,对照组8例发生脑卒中.结论 对脑卒中高危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超与TCD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全面评价患者颅内外动脉的详细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更客观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作者:袁靖;陈喜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随着国人平均寿命的持续增加及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流行,心力衰竭患病率节节攀升,造成我国巨额的医疗负担,虽然抗心力衰竭起搏器、心室机械辅助装置等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针对目前的药物治疗,虽然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及降低总病死亡,但这些药物往往因激活了神经内分泌系统,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近20年来,对心力衰竭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药物,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张敏;孟照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肠内营养液.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ARDS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7d,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Qs/Q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6例,观察组死亡11例.结论 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ARDS疗效确切、病死率低,该方案是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系指由单次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事件而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多数CIS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脊髓、脑干和视神经受累,但在疾病时间的演变和空间进展方面尚不能达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标准.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无力、尿便障碍等,病变表现为时间上的孤立,并且临床症状持续24 h以上[1].首发且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者少见.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周丽;丛艳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清宫术与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子宫瘢痕妊娠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及清宫术,其中A组12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静脉滴注,B组10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C组10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6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或残留组织自行吸收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均有效保留子宫,三种用药方式疗效相似.对照组栓塞后约14 d血β-HCG值即降到正常水平,子宫切口残留的妊娠组织约60 d被完全吸收.结论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局部给药方案可缩短疗程.
作者:王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溶血及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提取患者的溶血、脂血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使用动力学方法和终点法对溶血、脂血进行生化检验,将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溶血前后的总蛋白、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糖、羟基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对比;脂血和对照脂血样本血清尿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论 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大,应该注意人为的影响因素,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石耿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羊水栓塞早期抢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羊水栓塞产妇9例,年龄21~39岁,初产4例,二胎3例,三胎2例.分析其抢救效果.结果 8例因抢救及时母予平安,1例因宫内缺氧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后胎儿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44%,胎儿死亡率为11.11%.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必需的抢救措施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吴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约有9800万患者).我国2型糖尿病(T2DM)占90% ~ 95%,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其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根本,而听力下降也是其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但对听力损害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多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1-2],本研究拟探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作者:高金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胸腺素-4(Tβ-4)、胸腺素-10(Tβ-10)、胸腺素-15(Tβ-1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乳腺增生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和乳腺增生患者Tβ-4、Tβ-10和Tβ-15的差异;并分析乳腺癌患者Tβ-4、Tβ-10和Tβ-15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和有淋巴结转移者乳腺癌Tβ-4、Tβ-10和Tβ-15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和无淋巴节转移(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呈高表达性,且其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有关,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转移风险预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盛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初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60例,收集鼻咽拭子样本,应用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感染病毒类型.结果 1260例中324例鼻咽拭子七项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5.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率高,占11.4%,其次依次是副流感病毒3型(P3)、腺病毒(ADV)、甲型流感(IA)、乙型流感(IB)、副流感病毒1型(P1)、副流感病毒2型(P2),感染率分别为5.2%、4.3%、2.4%、1.2%、0.7%和0.5%.结论 鼻咽拭子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SV、P3和ADV则是目前感染率较高的主要病毒类型.
作者:杨青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4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80例体检人群做健康对照,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总阳性率为78.96% (349/442);而29例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较低,为36.25%,仅有29例检测到1~3种IgG抗体呈阳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55,P<0.01).其中慢性荨麻疹组中有2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种类达8种,对1种食物不耐受121例(27.38%).病例组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58.37%),其他依次为虾(44.80%)、牛奶(39.14%)、螃蟹(36.43%)、大豆(30.32%)、鳕鱼(21.49%)、小麦(18.55%)、牛肉(8.37%)、西红柿(7.47%)、蘑菇(4.52%)、猪肉(2.94%)、鸡肉(2.71%)、玉米(2.49%)、大米(2.04%).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鸡蛋、大豆、鳕鱼、虾、螃蟹、小麦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应用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采取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实验组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开始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开始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血清白蛋白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RP和血清白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与TPN相比,EN应用于SAP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闭朝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与颈部血管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超声检查结果的不同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其中冠心病组的患者93例,非冠心病患者27例;冠心病组中,又按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患者分别为28例、35例和30例.对四组患者的颈总动脉弹性进行超声测量,并分析颈总动脉血管的弹性指标与患者心外膜脂肪层厚度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明显大于非冠心病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外膜脂肪层厚度随着病情的加剧呈增大的趋势;冠心病组患者的各项弹性参数除膨大指数外,其余各项与非冠心病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颈部血管的顺应性随着病情的加剧逐渐降低,僵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大.结论 颈动脉血管的弹性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的心外膜脂肪层厚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预测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手术加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60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并实施术后的全面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手术加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连乐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米力农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米力农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病情进展、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9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3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观察组4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1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尚未进入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及早应用米力农能有效阻止患儿病情向危重型发展.
作者: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妊娠尖锐湿疣保胎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60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以微波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外用治疗,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3.3% (25/30),复发率36.7%(11/30);对照组治愈率46.7%(14/30),复发率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7,P=0.007).两组均未见影响分娩及新生儿HPV感染的病例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有利于继续妊娠及正常分娩.
作者:陈访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来铜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氧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气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具有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症状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作者:王东挺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