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
目的 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分析90例晚期肺癌患者,入院后根据疼痛(NRS)评分,予羟考酮缓释片口服,中度疼痛10 mg,每12小时1次;重度疼痛20 mg,每12小时1次,24 h后重新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控制满意.再根据有无病理诊断,有病理诊断者采取静脉化疗,无病理诊断、临床诊断明确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配合化疗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没有化疗者疼痛评分增加,且需增加镇痛药物剂量.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配合化疗在控制疼痛方面较单纯口服镇痛治疗,在维持期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4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80例体检人群做健康对照,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总阳性率为78.96% (349/442);而29例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较低,为36.25%,仅有29例检测到1~3种IgG抗体呈阳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55,P<0.01).其中慢性荨麻疹组中有2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种类达8种,对1种食物不耐受121例(27.38%).病例组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58.37%),其他依次为虾(44.80%)、牛奶(39.14%)、螃蟹(36.43%)、大豆(30.32%)、鳕鱼(21.49%)、小麦(18.55%)、牛肉(8.37%)、西红柿(7.47%)、蘑菇(4.52%)、猪肉(2.94%)、鸡肉(2.71%)、玉米(2.49%)、大米(2.04%).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鸡蛋、大豆、鳕鱼、虾、螃蟹、小麦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两种应用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采取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实验组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开始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开始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血清白蛋白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RP和血清白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与TPN相比,EN应用于SAP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闭朝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68例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行ALA光动力照射治疗,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68例面部皮肤癌及癌前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其中完全缓解52例,部分12例,无效4例.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疣状癌和日光性角化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6.2%、87.5%、90.0%、100%和100%.68例患者在光动力治疗期间均可见病灶周围有局部性水肿、红斑,有瘙瘁感、烧灼感和轻微疼痛感,其中52例出现轻度糜烂.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皮肤癌及癌前变有效且具有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
作者:曾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371医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彦杰;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作者:王东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彩超与经颅多普勒(TCD)联合检查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许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有脑卒中高危因素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采用颈动脉彩超联合TCD检查的方法了解颅内外动脉有无斑块及狭窄,对照组仅用颈动脉彩超.实验组有22例发现颅内外动脉有斑块及狭窄,对照组发现18例颅外动脉有斑块及狭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他汀类降脂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治疗效果及6个月后随访发生脑卒中的情况.结果 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1例发生脑卒中,对照组8例发生脑卒中.结论 对脑卒中高危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超与TCD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全面评价患者颅内外动脉的详细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更客观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作者:袁靖;陈喜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床边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3年本科收治的26例SA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床旁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治疗3~7d,监测床边血滤前后患者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尽早行床边血滤治疗SAP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延蕊;邵南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长期血液透析且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28例,自身对照,分别先后行RCA方法(A组)、无肝素方法(B组)、低分子肝素方法(C组)抗凝透析.观察三组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透析充分性和血气、电解质变化.结果 A组透析28例,均顺利完成,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B组透析28例,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其中3例因透析中出现体外循环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C组透析23例,发生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3例.A组透析充分性(KT/V)明显高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后的血Ca2+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5),HCO3-显著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而透析前后的血Na+、pH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CA应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是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抗凝效果欠佳,影响透析顺利进行.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仍需谨慎,有一定出血风险.
作者:朱文芳;何建强;巢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1例冠心病(不包括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和冠脉造影(CAG)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组的CAG阳性率(89.47%)明显高于非典型心绞痛组(41.03%)和无心绞痛组(25.00%),P<0.01.心电图示缺血性改变52例患者的CAG阳性率为86.5%,其敏感性为54.9%,特异性为71.1%.CAG显示的冠脉病变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大,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静息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应结合临床表现和资料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李曙光;胡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5例进展,总有效率为66.7%.化疗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可以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选取的36例缺血性伴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组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和急性血栓,也未出现支架断裂和脱载的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常规组7例患者二次住院,手术组3例患者二次住院.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清宫术与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子宫瘢痕妊娠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及清宫术,其中A组12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静脉滴注,B组10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C组10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6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或残留组织自行吸收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均有效保留子宫,三种用药方式疗效相似.对照组栓塞后约14 d血β-HCG值即降到正常水平,子宫切口残留的妊娠组织约60 d被完全吸收.结论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局部给药方案可缩短疗程.
作者:王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郸城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38例、肠内营养+微生态制剂组(EN+P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抑酸、抗感染及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脂肪酶及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且EN +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EN +P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均低于PN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元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米力农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米力农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病情进展、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9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3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观察组4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1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尚未进入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及早应用米力农能有效阻止患儿病情向危重型发展.
作者: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约有9800万患者).我国2型糖尿病(T2DM)占90% ~ 95%,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其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根本,而听力下降也是其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但对听力损害研究较少,且相关研究多与微循环障碍关系密切[1-2],本研究拟探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与听力损伤的关系.
作者:高金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初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60例,收集鼻咽拭子样本,应用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感染病毒类型.结果 1260例中324例鼻咽拭子七项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5.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率高,占11.4%,其次依次是副流感病毒3型(P3)、腺病毒(ADV)、甲型流感(IA)、乙型流感(IB)、副流感病毒1型(P1)、副流感病毒2型(P2),感染率分别为5.2%、4.3%、2.4%、1.2%、0.7%和0.5%.结论 鼻咽拭子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SV、P3和ADV则是目前感染率较高的主要病毒类型.
作者:杨青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妊娠尖锐湿疣保胎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60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以微波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外用治疗,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3.3% (25/30),复发率36.7%(11/30);对照组治愈率46.7%(14/30),复发率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7,P=0.007).两组均未见影响分娩及新生儿HPV感染的病例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有利于继续妊娠及正常分娩.
作者:陈访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囊液引流后注射无水酒精硬化单纯性肾囊肿(囊肿长径均>100 mm)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较大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猪尾巴管并接引流袋,囊液引流干净后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观察术后对囊肿的治疗情况.结果 21例肾囊肿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硬化肾囊肿的治疗中获得成功,术后随访3~ 12个月,治愈率达95%,有效率达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硬化较大肾囊肿疗效明显,比以往单纯用穿刺针抽液及硬化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常志扬;张连仲;常琼;白萍萍;曹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例及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T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9.6% (P <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成为其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慕竹青;鲁一;韩丽娟;周林静;孟娜娜;马晓艳;齐路霞;项红霞;何秋立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