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曹春宝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功能
摘要: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选取的36例缺血性伴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组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和急性血栓,也未出现支架断裂和脱载的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常规组7例患者二次住院,手术组3例患者二次住院.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推荐.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给予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震颤评分、血压及心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震颤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7.37±1.01)分、(102.5±18.7)mm Hg(1 mmHg=0.133 kPa)、(73.6±13.7)mm Hg、(70.6±12.6)次/min,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疗效评定:显效11例,有效19例,稍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00%(45/50).结论 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必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采用一种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两种一代抗组胺药递减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一种二代抗组胺药递减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6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9.41%、44.12%,停药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17%、3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云和;王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某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各54例进行分析,对两组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经PYDM量表检测显示,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弹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留守儿童家庭高期望值、家庭亲密关系、社区高期望值的得分较非留守儿童低(P<0.05);心理弹性影响因素有对父母外出的担心程度、与监护人矛盾多少、年龄(P<0.05).结论 RYDM量表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情况有效的检测工具,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因受家庭因素的影响.

    作者:谭成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作者:王东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心源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尤瑞克林注射治疗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2.0%、86.6%,高于对照组的16.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尤瑞克林能显著提高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常规治疗结合效果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分析90例晚期肺癌患者,入院后根据疼痛(NRS)评分,予羟考酮缓释片口服,中度疼痛10 mg,每12小时1次;重度疼痛20 mg,每12小时1次,24 h后重新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控制满意.再根据有无病理诊断,有病理诊断者采取静脉化疗,无病理诊断、临床诊断明确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配合化疗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没有化疗者疼痛评分增加,且需增加镇痛药物剂量.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配合化疗在控制疼痛方面较单纯口服镇痛治疗,在维持期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效果进行评估的具体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周期前后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成像效果评价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与病理学评价结果一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超声评价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36.36%,准确率为82.64%,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70.00%、23.64%、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对疗效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灵敏性,其费用更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敏;张步林;何冰玲;石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选取的36例缺血性伴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组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和急性血栓,也未出现支架断裂和脱载的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常规组7例患者二次住院,手术组3例患者二次住院.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纸浆淹溺致吸入性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40岁.因淹溺致意识模糊,呼吸急促1h就诊.患者于入院前1h在操作纸浆池的搅拌机时不慎掉进纸浆池里,被工友打捞起后不省人事,急送入我院抢救.查体:心率(P) 151次/min,呼吸(R)36次/min,血压(BP)70/40 mm Hg(1 mm Hg =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65%.呈浅昏迷状态,GCS评分:1+1+5=7分,查体欠合作,全身皮肤散在瘀斑,多处软组织挫裂伤,角膜反射减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5 mm,对光反射迟钝,唇甲紫绀明显,口鼻腔附着黏稠纸浆液体,呼吸明显急促,听诊双肺呼吸音明显粗,双肺满布干湿性哕音.心率151次/min,心律齐,双侧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头颅、胸腹部CT示:颅内CT平扫未见异常,颅骨未见骨折;双侧上颌窦、蝶窦积液(血);双肺各叶渗出性改变及实变,符合吸入性肺炎改变;肝、胆囊、胰腺、脾及双肾未见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WBC) 3.3×109/L,中性粒细胞(GR) 79.4%,淋巴细胞(LY) 13.6%.

    作者:沈烨渠;廖顺花;卢法远;周小芳;张秋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Survivin和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邛崃医疗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收治的50例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病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的Survivin和VEGF,通过对照分析乳腺癌患者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特点.结果 Survivin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0%、10.0%和1.6%,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4.3%、48.0%和4.0%,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并且乳腺癌组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检查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治,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脂肪组织AR1 mRNA表达和PDK1蛋白活性在PCOS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脂肪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R1(AR1) mRNA表达和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PDPK1)的蛋白活性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PCOS患者和对照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PCOS肥胖组、PCOS非肥胖组、肥胖对照组和非肥胖对照组,每组12例,采用RT-PCR技术结合内对照,半定量检测PCOS及其对照组脂肪组织AR1 mRNA的表达,采用脂肪组织蛋白质的提取、SDS-Page、Western blot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脂肪组织PDK1活性.结果 脂肪组织中AR1 mRNA的表达量在PCOS肥胖组(0.49±0.13)和PCOS非肥胖组(0.74±0.14)均显著低于非肥胖对照组(0.88±0.15),且以PCOS肥胖组降低更为明显(P<0.001),PCOS肥胖组与肥胖对照组(0.60±0.17)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DK1蛋白活性在PCOS肥胖组为(55.16±24.37)%,较非肥胖对照组的(84.33±15.54)%明显降低(P<0.001);肥胖对照组为(45.95±22.18)%,PCOS非肥胖组为(71.27±26.42)%,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和P<0.05),PCOS肥胖组和肥胖对照组之间以及PCOS肥胖组和PCOS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两组脂肪组织AR1mRNA的表达均较非肥胖对照组降低,且以PCOS肥胖组降低更为明显,PCOS肥胖组和PCOS非肥胖组脂肪组织PDK1活性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减弱,低水平的AR1可能通过下调PDK1抑制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传导,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竹晨;甘辉梅;胡钶;李丽文;顾熊飞;杨冬梓;邝健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ICU高龄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ICU高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ICU高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观察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血清白蛋白、肝功能、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清白蛋白、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电解质紊乱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生化指标,较快恢复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有利于患者电解质平衡,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永鹏;马俊;伍增龙;范小龙;庞荣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实施临床路径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实施临床路径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郏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干预前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STEMI急诊PCI患者50例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诊断为STEMI急诊PCI患者50例为治疗组,按临床路径控制模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就诊至球囊扩张(D-B)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满意度等.结果 治疗组在D-B时间、住院时间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掌握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TEMI急诊PCI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可缩短D-B时间,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确保了医疗安全,规范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

    作者:李素姣;刘现义;魏科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癌57例探讨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行肝癌栓塞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57例手术者锁骨下动脉穿刺成功者57例,肝动脉栓塞成功者57例,术后疼痛者57例,其中轻度不需要处理13例,疼痛稍重者29例,给予双氯灭痛栓治疗;疼痛较重者15例,给予强痛定或杜冷丁治疗.发热49例,其中<38.4℃15例,未予药物治疗;>38.5 ℃者34例,给予药物退热或物理降温;术后未发生严重感染、气胸、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1年生存率为78.9% (45/57);2年累计生存率为47.4% (27/57);3年累计生存率为28.1%(16/57);4年累计生存率为15.8(9/57).57例患者未严格要求下肢制动及平卧.结论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癌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效果好.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监测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观察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51.67%(62/120)]及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率[53.33%(64/120)]均高于肌酐阳性率(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监测敏感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培菲康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将郸城县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38例、肠内营养+微生态制剂组(EN+P组)3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抑酸、抗感染及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脂肪酶及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且EN +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EN +P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均低于PN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加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感染、多器官功能失调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柴元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371医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彦杰;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预防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预防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中牟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门诊就诊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三组,A组术后局部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隔日1次.B组局部采用中药熏洗,每日1次,C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随访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A组复发率为36.7%,B组为35%,C组为15%.A组与B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A组与B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锐湿疣激光治疗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和5%咪喹莫特外涂可以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梁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临床上用于预防减少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范县人民医院产科有子宫手术史的剖宫产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产妇均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法,麻醉方法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缩宫素,出血量计算用称重法,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对于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大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其孕产妇病死率十分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床边血滤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床边血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3年本科收治的26例SA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床旁连续血液滤过治疗,治疗3~7d,监测床边血滤前后患者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尽早行床边血滤治疗SAP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延蕊;邵南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