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玲
目的 探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4月来铜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儿童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非侵入性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氧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气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侵入性正压通气治疗儿童急性呼吸衰竭具有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缓解急性呼吸衰竭症状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阿奇霉素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潢川县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青霉素静脉滴注,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并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IFN-γ、IL-4水平,评价治疗前后患者血IFN-γ、IL-4水平变化.结果 经过连续3周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者的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N-γ水平明显提升,IL-4水平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IFN-γ 、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所以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有效临床输血方法.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输血治疗后,临床指标相较于输血前均有一定的变化,而B组变化大,符合标准指标;B组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A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中,其临床效果优于行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能提高输血安全性,大幅度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有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肠内营养液.方法 将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ARDS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治疗,观察组接受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7d,观察组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Qs/Qt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降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6例,观察组死亡11例.结论 普通肠内营养液联合精氨酸、谷氨酰胺治疗ARDS疗效确切、病死率低,该方案是治疗ARDS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清宫术与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子宫瘢痕妊娠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及清宫术,其中A组12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静脉滴注,B组10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C组10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6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或残留组织自行吸收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均有效保留子宫,三种用药方式疗效相似.对照组栓塞后约14 d血β-HCG值即降到正常水平,子宫切口残留的妊娠组织约60 d被完全吸收.结论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局部给药方案可缩短疗程.
作者:王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对比单用LNG-IUS与联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2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LNG-IUS联合屈螺酮炔雌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LNG-IUS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及出血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3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第1、3、6个月的子宫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点滴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于子宫腺肌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痛经、月经量及点滴出血时间,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白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邛崃医疗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收治的50例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病变组织以及癌旁组织的Survivin和VEGF,通过对照分析乳腺癌患者Survivin和VEGF的表达特点.结果 Survivin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0%、10.0%和1.6%,乳腺癌组显著高于另外两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以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4.3%、48.0%和4.0%,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均<0.05),并且乳腺癌组显著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临床检查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治,值得临床关注.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手术加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60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并实施术后的全面功能锻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手术加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连乐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选取的36例缺血性伴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组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和急性血栓,也未出现支架断裂和脱载的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常规组7例患者二次住院,手术组3例患者二次住院.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推荐.
作者:曹春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给予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震颤评分、血压及心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震颤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7.37±1.01)分、(102.5±18.7)mm Hg(1 mmHg=0.133 kPa)、(73.6±13.7)mm Hg、(70.6±12.6)次/min,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疗效评定:显效11例,有效19例,稍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00%(45/50).结论 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必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枸橼酸抗凝(RCA)、无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方法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长期血液透析且伴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28例,自身对照,分别先后行RCA方法(A组)、无肝素方法(B组)、低分子肝素方法(C组)抗凝透析.观察三组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透析充分性和血气、电解质变化.结果 A组透析28例,均顺利完成,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B组透析28例,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其中3例因透析中出现体外循环Ⅲ级凝血提前结束透析;C组透析23例,发生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3例.A组透析充分性(KT/V)明显高于B组(P<0.01),与C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透析后的血Ca2+较透析前显著降低(P<0.05),HCO3-显著升高(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而透析前后的血Na+、pH值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RCA应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是安全、有效的.无肝素透析抗凝效果欠佳,影响透析顺利进行.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抗凝仍需谨慎,有一定出血风险.
作者:朱文芳;何建强;巢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严格控制饮食,给予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血脂等常规治疗.其中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及静脉滴注α-硫辛酸20 ml,均为1次/d,另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静脉推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 μg,1次/d,疗程2周.比较两者治疗前后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赖菲菲;吴伟琼;王吓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溶血及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提取患者的溶血、脂血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使用动力学方法和终点法对溶血、脂血进行生化检验,将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溶血前后的总蛋白、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糖、羟基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对比;脂血和对照脂血样本血清尿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论 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大,应该注意人为的影响因素,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石耿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与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瑞通立以及低分子肝素;对照组40例,给予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急性期病死率等.结果 治疗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急性期病死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尿激酶,瑞通立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更有效的开通闭塞血管,且安全性较好,并发症较低.
作者:陈利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难治性癫痫患者在生酮饮食治疗前后智力水平的变化.方法 使用韦氏智力量表测验17例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并进行比较.结果 17例患者经生酮饮食治疗后智力水平总体有所改善,语言及操作智商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生酮饮食能改善患者的智商.
作者:张秀萍;郝卫成;杜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分析90例晚期肺癌患者,入院后根据疼痛(NRS)评分,予羟考酮缓释片口服,中度疼痛10 mg,每12小时1次;重度疼痛20 mg,每12小时1次,24 h后重新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控制满意.再根据有无病理诊断,有病理诊断者采取静脉化疗,无病理诊断、临床诊断明确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配合化疗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没有化疗者疼痛评分增加,且需增加镇痛药物剂量.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配合化疗在控制疼痛方面较单纯口服镇痛治疗,在维持期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维生素E口服对血脂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范县中医院近期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80例,其中40例给予维生素E(50 mg/d,2次/d)口服至分娩当天,设为C组,40例不给予任何干预,设为D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女性80例,其中40例给予维生素E口服50 mg/d至分娩当天,设为B组,40例不给予任何干预,设为A组;比较四组女性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B组女性血清TG、TC、LDL及HD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女性血清TG、TC、LDL及HDL水平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女性血清TG和LDL水平显著高于A、B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女性血清TC和HDL水平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维生素E口服可有效降低血清TG、TC、LDL水平,提高血清HDL水平,在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方面作用确切.
作者:张玉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IK细胞免疫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化疗后接受CIK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集其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经体外扩增培养CIK细胞进行回输,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QOL)改善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T细胞数、CD4+/CD8+比例及IL-2、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CD8+T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善率为69.6% (P <0.05).结论 CIK细胞免疫治疗可增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成为其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作者:慕竹青;鲁一;韩丽娟;周林静;孟娜娜;马晓艳;齐路霞;项红霞;何秋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米力农在重症手足口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儿科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米力农辅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病情进展、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9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3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死亡1例;观察组4例进展到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其中1例并发心肺功能衰竭,无死亡病例.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尚未进入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及早应用米力农能有效阻止患儿病情向危重型发展.
作者:高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40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囊肿复发情况等综合评估.结果 肝包虫患者共40例,手术为复发病例者13例.手术方式:行内囊摘除术28例,外囊切除术11例,内囊摘除结合外囊切除者1例(双侧多发病例).内囊摘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5 h,外囊切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75 h,内囊摘除者无输血(1例术中意外损伤门静脉者除外),外囊摘除者失血100~2000 ml.术中发现囊肿合并胆漏者2例(内囊摘除组),肝中静脉损伤出血2例(外囊切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4例;囊肿残腔感染2例;胆漏2例,经持续引流1~2个月后胆漏停止.结论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对于减压、减小瘤体占位等方面疗效可靠的优点,但该方法术后复发率高、残腔并发症多;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具有并发症少、治疗彻底的优点,所以应在提高肝脏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外囊完整剥除术.
作者:杨平洲;易为民;彭创;周力学;徐奎善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