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评价不同营养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价值

闭朝宽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全肠外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应用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采取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实验组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开始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开始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血清白蛋白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RP和血清白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与TPN相比,EN应用于SAP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确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治疗3周末观察心功能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够降低治疗后心功能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但观察组降低心功能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协同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效果确切,能够通过逆转心肌重构和减轻心脏负荷等机制改善预后,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可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与单纯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预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即刻颅内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除硬膜下积液,两组患者其余并发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选择性脑局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但要考虑硬膜下腔积液的发生.

    作者:王东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监测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化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观察组血清肌酐、胱抑素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胱抑素C阳性率[51.67%(62/120)]及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率[53.33%(64/120)]均高于肌酐阳性率(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用于肿瘤化疗患者肾功能损害监测敏感准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长葛市人民医院治疗的36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36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5例进展,总有效率为66.7%.化疗方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可以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371医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彦杰;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用LNG-IUS与联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比较

    目的 分析对比单用LNG-IUS与联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泌阳县人民医院确诊收治的20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LNG-IUS联合屈螺酮炔雌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使用LNG-IUS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痛经、月经量及出血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1、3个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第1、3、6个月的子宫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点滴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LNG-IUS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于子宫腺肌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痛经、月经量及点滴出血时间,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白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66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和尿毒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和24 h尿蛋白治疗后均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压和24 h尿蛋白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玉红;白福瑞;苏利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采用一种二代抗组胺药联合两种一代抗组胺药递减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一种二代抗组胺药递减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16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9.41%、44.12%,停药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1.17%、38.2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组胺药联合递减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云和;王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有效临床输血方法.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输血治疗后,临床指标相较于输血前均有一定的变化,而B组变化大,符合标准指标;B组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A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中,其临床效果优于行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能提高输血安全性,大幅度地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1例冠心病(不包括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和冠脉造影(CAG)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组的CAG阳性率(89.47%)明显高于非典型心绞痛组(41.03%)和无心绞痛组(25.00%),P<0.01.心电图示缺血性改变52例患者的CAG阳性率为86.5%,其敏感性为54.9%,特异性为71.1%.CAG显示的冠脉病变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大,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静息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应结合临床表现和资料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李曙光;胡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特发性震颤患者给予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震颤评分、血压及心率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震颤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分别为(7.37±1.01)分、(102.5±18.7)mm Hg(1 mmHg=0.133 kPa)、(73.6±13.7)mm Hg、(70.6±12.6)次/min,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疗效评定:显效11例,有效19例,稍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90.00%(45/50).结论 心得安联合谷维素治疗特发性震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必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溶血及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 探讨溶血及脂血对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偃师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提取患者的溶血、脂血样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使用动力学方法和终点法对溶血、脂血进行生化检验,将所有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溶血前后的总蛋白、白蛋白谷氨酰转肽酶、血糖、羟基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进行对比;脂血和对照脂血样本血清尿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三酰甘油进行比较.结论 溶血、脂血对生化检验的检验结果差异比较大,应该注意人为的影响因素,才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石耿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临床抢救9例

    目的 总结羊水栓塞早期抢救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羊水栓塞产妇9例,年龄21~39岁,初产4例,二胎3例,三胎2例.分析其抢救效果.结果 8例因抢救及时母予平安,1例因宫内缺氧宫内窘迫,行剖宫产后胎儿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44%,胎儿死亡率为11.11%.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采取必需的抢救措施以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吴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配合化疗对晚期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 分析90例晚期肺癌患者,入院后根据疼痛(NRS)评分,予羟考酮缓释片口服,中度疼痛10 mg,每12小时1次;重度疼痛20 mg,每12小时1次,24 h后重新进行疼痛评分,根据评分情况调整剂量,直到疼痛控制满意.再根据有无病理诊断,有病理诊断者采取静脉化疗,无病理诊断、临床诊断明确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配合化疗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没有化疗者疼痛评分增加,且需增加镇痛药物剂量.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配合化疗在控制疼痛方面较单纯口服镇痛治疗,在维持期控制疼痛方面,效果明显.

    作者:张定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产科疾病患者209例,109例采用传统的腹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100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脂肪液化11例,观察组阴道残端感染4例.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上比传统的腹部子宫切除术的疗效显著.

    作者:王秀娟;吴艾娜;沈蓓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吐鲁番地区肝包虫病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40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囊肿复发情况等综合评估.结果 肝包虫患者共40例,手术为复发病例者13例.手术方式:行内囊摘除术28例,外囊切除术11例,内囊摘除结合外囊切除者1例(双侧多发病例).内囊摘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5 h,外囊切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75 h,内囊摘除者无输血(1例术中意外损伤门静脉者除外),外囊摘除者失血100~2000 ml.术中发现囊肿合并胆漏者2例(内囊摘除组),肝中静脉损伤出血2例(外囊切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4例;囊肿残腔感染2例;胆漏2例,经持续引流1~2个月后胆漏停止.结论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对于减压、减小瘤体占位等方面疗效可靠的优点,但该方法术后复发率高、残腔并发症多;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具有并发症少、治疗彻底的优点,所以应在提高肝脏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外囊完整剥除术.

    作者:杨平洲;易为民;彭创;周力学;徐奎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人群死亡率的关系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丰富的内源性蛋白因子,以往的基础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1]、抗氧化应激[2]、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内皮细胞凋亡[3]等多重有益作用.近年来,有临床研究表明脂联素水平升高与死亡风险增高相关.本研究拟就脂联素与心血管疾病人群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及其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付洪令;张冬颖;覃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AECOPD患者,根据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轻度或无缺氧组(A组)、中度缺氧组(B组)、重度缺氧组(C组),入院时在未吸氧状态下检测动脉血气,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各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B组及C组与A组血清中T3、FT3、T4、FT4及TSH相比下降显著(P<0.05).检测上述指标,A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不大,其余两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均明显改变(P<0.05).血清中T3、FT3的变化与PaO2呈正相关,T4、FT4、TSH各组变化不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PaO2、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ECOPD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癌57例探讨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锁骨下动脉穿刺行肝癌栓塞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57例手术者锁骨下动脉穿刺成功者57例,肝动脉栓塞成功者57例,术后疼痛者57例,其中轻度不需要处理13例,疼痛稍重者29例,给予双氯灭痛栓治疗;疼痛较重者15例,给予强痛定或杜冷丁治疗.发热49例,其中<38.4℃15例,未予药物治疗;>38.5 ℃者34例,给予药物退热或物理降温;术后未发生严重感染、气胸、消化道出血、穿孔.患者术后随访48个月,1年生存率为78.9% (45/57);2年累计生存率为47.4% (27/57);3年累计生存率为28.1%(16/57);4年累计生存率为15.8(9/57).57例患者未严格要求下肢制动及平卧.结论 经锁骨下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癌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轻、效果好.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胸腺素在乳腺癌和乳腺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胸腺素-4(Tβ-4)、胸腺素-10(Tβ-10)、胸腺素-15(Tβ-15)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乳腺增生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水平,比较乳腺癌患者和乳腺增生患者Tβ-4、Tβ-10和Tβ-15的差异;并分析乳腺癌患者Tβ-4、Tβ-10和Tβ-15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和有淋巴结转移者乳腺癌Tβ-4、Tβ-10和Tβ-15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雌孕激素受体阴性者和无淋巴节转移(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Tβ-4、Tβ-10和Tβ-15呈高表达性,且其阳性率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有关,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乳腺癌诊断、转移风险预测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盛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