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张雷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甲状腺激素, 缺氧,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AECOPD患者,根据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轻度或无缺氧组(A组)、中度缺氧组(B组)、重度缺氧组(C组),入院时在未吸氧状态下检测动脉血气,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各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B组及C组与A组血清中T3、FT3、T4、FT4及TSH相比下降显著(P<0.05).检测上述指标,A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不大,其余两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均明显改变(P<0.05).血清中T3、FT3的变化与PaO2呈正相关,T4、FT4、TSH各组变化不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PaO2、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ECOPD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脂肪组织AR1 mRNA表达和PDK1蛋白活性在PCOS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脂肪组织脂联素受体AdipoR1(AR1) mRNA表达和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PDPK1)的蛋白活性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PCOS患者和对照者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PCOS肥胖组、PCOS非肥胖组、肥胖对照组和非肥胖对照组,每组12例,采用RT-PCR技术结合内对照,半定量检测PCOS及其对照组脂肪组织AR1 mRNA的表达,采用脂肪组织蛋白质的提取、SDS-Page、Western blot和增强化学发光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脂肪组织PDK1活性.结果 脂肪组织中AR1 mRNA的表达量在PCOS肥胖组(0.49±0.13)和PCOS非肥胖组(0.74±0.14)均显著低于非肥胖对照组(0.88±0.15),且以PCOS肥胖组降低更为明显(P<0.001),PCOS肥胖组与肥胖对照组(0.60±0.17)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PDK1蛋白活性在PCOS肥胖组为(55.16±24.37)%,较非肥胖对照组的(84.33±15.54)%明显降低(P<0.001);肥胖对照组为(45.95±22.18)%,PCOS非肥胖组为(71.27±26.42)%,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和P<0.05),PCOS肥胖组和肥胖对照组之间以及PCOS肥胖组和PCOS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OS两组脂肪组织AR1mRNA的表达均较非肥胖对照组降低,且以PCOS肥胖组降低更为明显,PCOS肥胖组和PCOS非肥胖组脂肪组织PDK1活性均较非肥胖对照组明显减弱,低水平的AR1可能通过下调PDK1抑制胰岛素受体后的信号传导,并与PCOS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作者:王竹晨;甘辉梅;胡钶;李丽文;顾熊飞;杨冬梓;邝健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确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连续治疗3周末观察心功能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够降低治疗后心功能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但观察组降低心功能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依那普利协同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效果确切,能够通过逆转心肌重构和减轻心脏负荷等机制改善预后,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可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许昌市中心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2例患者为观察对象,32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抽取静脉血3ml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比较血液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透析前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9.58±10.63) 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1.33±10.81)μmol/L,透析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较透析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的参考值为(13.54±4.49) μmol/L,透析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都要较正常同型半胱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可明显清除同型半胱氨酸,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但不能使其达到正常.

    作者:沈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预防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预防激光术后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中牟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门诊就诊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三组,A组术后局部采用5%咪喹莫特乳膏涂抹,隔日1次.B组局部采用中药熏洗,每日1次,C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5%咪喹莫特.随访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A组复发率为36.7%,B组为35%,C组为15%.A组与B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A组与B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锐湿疣激光治疗术后应用中药熏洗和5%咪喹莫特外涂可以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梁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吐鲁番地区肝包虫病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肝包虫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及疗效评价.方法 对40例肝包虫病手术患者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失血以及术后并发症、囊肿复发情况等综合评估.结果 肝包虫患者共40例,手术为复发病例者13例.手术方式:行内囊摘除术28例,外囊切除术11例,内囊摘除结合外囊切除者1例(双侧多发病例).内囊摘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75 h,外囊切除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75 h,内囊摘除者无输血(1例术中意外损伤门静脉者除外),外囊摘除者失血100~2000 ml.术中发现囊肿合并胆漏者2例(内囊摘除组),肝中静脉损伤出血2例(外囊切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4例;囊肿残腔感染2例;胆漏2例,经持续引流1~2个月后胆漏停止.结论 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具有操作简单,风险小,对于减压、减小瘤体占位等方面疗效可靠的优点,但该方法术后复发率高、残腔并发症多;外囊完整剥除术治疗肝包虫病具有并发症少、治疗彻底的优点,所以应在提高肝脏外科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应用外囊完整剥除术.

    作者:杨平洲;易为民;彭创;周力学;徐奎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1例冠心病(不包括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静息心电图和冠脉造影(CAG)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典型心绞痛组的CAG阳性率(89.47%)明显高于非典型心绞痛组(41.03%)和无心绞痛组(25.00%),P<0.01.心电图示缺血性改变52例患者的CAG阳性率为86.5%,其敏感性为54.9%,特异性为71.1%.CAG显示的冠脉病变范围越大,狭窄程度越大,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静息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但应结合临床表现和资料做出正确的判断.

    作者:李曙光;胡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分析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效果进行评估的具体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新辅助化疗,在化疗周期前后均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将成像效果评价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与病理学评价结果一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超声评价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36.36%,准确率为82.64%,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70.00%、23.64%、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对疗效进行评估,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灵敏性,其费用更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敏;张步林;何冰玲;石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相关性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遂平县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4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80例体检人群做健康对照,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14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比较二者之间的阳性率.结果 本研究患者的总阳性率为78.96% (349/442);而29例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较低,为36.25%,仅有29例检测到1~3种IgG抗体呈阳性,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855,P<0.01).其中慢性荨麻疹组中有2例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的种类达8种,对1种食物不耐受121例(27.38%).病例组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高(58.37%),其他依次为虾(44.80%)、牛奶(39.14%)、螃蟹(36.43%)、大豆(30.32%)、鳕鱼(21.49%)、小麦(18.55%)、牛肉(8.37%)、西红柿(7.47%)、蘑菇(4.52%)、猪肉(2.94%)、鸡肉(2.71%)、玉米(2.49%)、大米(2.04%).进一步的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鸡蛋、大豆、鳕鱼、虾、螃蟹、小麦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物特异性IgG与慢性荨麻疹密切相关,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皮肤癌及癌前变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皮肤癌和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68例皮肤癌和癌前病变患者行ALA光动力照射治疗,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68例面部皮肤癌及癌前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其中完全缓解52例,部分12例,无效4例.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Paget病、疣状癌和日光性角化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96.2%、87.5%、90.0%、100%和100%.68例患者在光动力治疗期间均可见病灶周围有局部性水肿、红斑,有瘙瘁感、烧灼感和轻微疼痛感,其中52例出现轻度糜烂.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ALA光动力疗法治疗面部皮肤癌及癌前变有效且具有安全性,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

    作者:曾小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评价不同营养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两种应用方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龙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采取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实验组给予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开始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开始经口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血清白蛋白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CRP和血清白蛋白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与TPN相比,EN应用于SAP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闭朝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66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和尿毒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实验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和24 h尿蛋白治疗后均下降,实验组治疗后血压和24 h尿蛋白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马玉红;白福瑞;苏利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维生素E口服对血脂指标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维生素E口服对血脂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范县中医院近期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80例,其中40例给予维生素E(50 mg/d,2次/d)口服至分娩当天,设为C组,40例不给予任何干预,设为D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女性80例,其中40例给予维生素E口服50 mg/d至分娩当天,设为B组,40例不给予任何干预,设为A组;比较四组女性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结果 B组女性血清TG、TC、LDL及HD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女性血清TG、TC、LDL及HDL水平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女性血清TG和LDL水平显著高于A、B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女性血清TC和HDL水平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病女性维生素E口服可有效降低血清TG、TC、LDL水平,提高血清HDL水平,在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方面作用确切.

    作者:张玉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塞通和脑蛋白水解物联合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371医院收治的60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血塞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及7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供血不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段彦杰;薛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鼻咽拭子呼吸道病毒类型检测

    目的 分析鼻咽拭子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初诊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260例,收集鼻咽拭子样本,应用呼吸道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感染病毒类型.结果 1260例中324例鼻咽拭子七项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25.7%;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率高,占11.4%,其次依次是副流感病毒3型(P3)、腺病毒(ADV)、甲型流感(IA)、乙型流感(IB)、副流感病毒1型(P1)、副流感病毒2型(P2),感染率分别为5.2%、4.3%、2.4%、1.2%、0.7%和0.5%.结论 鼻咽拭子在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SV、P3和ADV则是目前感染率较高的主要病毒类型.

    作者:杨青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AECOPD患者,根据动脉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轻度或无缺氧组(A组)、中度缺氧组(B组)、重度缺氧组(C组),入院时在未吸氧状态下检测动脉血气,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各组之间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B组及C组与A组血清中T3、FT3、T4、FT4及TSH相比下降显著(P<0.05).检测上述指标,A组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变化不大,其余两组血清中甲状腺素均明显改变(P<0.05).血清中T3、FT3的变化与PaO2呈正相关,T4、FT4、TSH各组变化不大,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PaO2、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AECOPD患者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发生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造成相关血管完全闭塞,导致相应区域心肌组织坏死.其病理基础多是由易损斑块的破裂、斑块糜烂和钙化结节糜烂导致;其后果是增加了介入治疗慢复流或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及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的风险,从而增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冠状动脉高血栓负荷的形成机制及处理措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重点之一.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通过文献复习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魏国清;钱仁怡;孟照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妊娠尖锐湿疣保胎者的疗效及预后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治疗妊娠尖锐湿疣保胎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60例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微波治疗,治疗组予以微波联合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外用治疗,对尖锐湿疣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83.3% (25/30),复发率36.7%(11/30);对照组治愈率46.7%(14/30),复发率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77,P=0.007).两组均未见影响分娩及新生儿HPV感染的病例发生.结论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保胎者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联合微波疗效确切,预防复发效果显著,有利于继续妊娠及正常分娩.

    作者:陈访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以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孤立综合征1例

    临床孤立综合征(clinically isolated syndrome,CIS)系指由单次发作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事件而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多数CIS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脊髓、脑干和视神经受累,但在疾病时间的演变和空间进展方面尚不能达到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诊断标准.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视力下降、肢体麻木无力、尿便障碍等,病变表现为时间上的孤立,并且临床症状持续24 h以上[1].首发且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者少见.现报道如下并进行文献复习.

    作者:周丽;丛艳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清宫术与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子宫瘢痕妊娠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32例给予甲氨蝶呤及清宫术,其中A组12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静脉滴注,B组10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50 mg/m2,C组10例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深部肌肉注射;对照组6例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及清宫术或残留组织自行吸收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38例均有效保留子宫,三种用药方式疗效相似.对照组栓塞后约14 d血β-HCG值即降到正常水平,子宫切口残留的妊娠组织约60 d被完全吸收.结论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局部给药方案可缩短疗程.

    作者:王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功能亢进所导致低水平炎症持续状态的关系,并利用阿奇霉素的免疫调节作用解决该问题,从而得出一种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的治疗小儿RRTI的方法.方法 将RRTI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阿奇霉素5 mg/kg,每周2次,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开始2周0.4g/次,每天2次,随后减为0.4g/次,每天1次,疗程为3个月.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CD4、CD8和CD4/CD8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试验组服用阿奇霉素后血清中IL-6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CD4较治疗前有显著增高,CD4/CD8比值则明显增高.试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低水平炎症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值得在儿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