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政华;周剑;杨栋;周志强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2011下半年至2012上半年收治的2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产程中采用胎心监护,其中出现异常胎心宫缩图形100例、胎心率各类减速32例、基线率异常45例、新生儿中轻度窒息12例、中度窒息11例.结果 在产妇产程中出现可变减、晚减以及频发早减和基线率异常的情况,都是胎儿缺氧的表现.结论 对产妇在产前进行常规的胎心监护不仅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的胎心变化异常,还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医院产科的质量.
作者:肖宝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开封市中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和动力踝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了手术,股骨远端骨折处愈合良好,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3%,较对照组82.9%的优良率高.随访过程中观察组患者2例发生膝关节疼痛,1例发生骨折端延迟愈合,1例发生膝关节僵硬;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延迟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骨折愈合快,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冯利君;刘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5例,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意志力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等.结果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意志力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过程中,采取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的方法具有术中镇痛的时间较长,且在手术后患者苏醒较快,可以在临床麻醉中予以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永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应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排尽成功130例,2~3次复震后结石排尽成功23例,无效17例,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但术前应完善有关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红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正中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 ~75岁,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组(A组,20例)、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B组,20例)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Shikani气管插管组(C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完成后1 min(T3)、3min(T4)、5 min(T5)内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同时记录气管插管完成所需时间,有无并发症.结果 与To相比,三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HR及RPP在不同时点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SBP、MAP、DBP在T2时显著增加(P<0.05),B组的HR、RPP在T2~T5时显著增加(P<0.05).与To相比,B组的LF、LF/HF在不同时点显著增加(P<0.05或P<0.01),A组HF显著增加,但LF/HF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的LF、LF/HF在T2~T5时增加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插管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使用SOS硬光纤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时,左侧磨牙入路的方式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小;但对体质量较大颈部粗短的患者宜使用直接喉镜辅助的方式.
作者:钱锐锋;陈永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中切开眶隔,制做带蒂“舌形”眶隔筋膜瓣及提上睑肌腱膜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向眉区分离隧道,制作一宽15 mm片状肌瓣,将眶隔膜瓣向上,额肌瓣向下,提上睑肌腱膜辩向上牵引,三者重叠缝合,上睑缘重度以位于上角膜缘1~2mm为度.结果 对23例27只眼采用此法治疗,随访2周~5年.其中24只眼良好,3只眼满意,重睑弧度自然美观,无一例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该手术结合了提上睑肌缩短及额肌瓣悬吊两者功能并加以优化,上睑悬吊固定牢固,不易复发,同时保留并加强提上睑肌的部分功能及运动方向,保持了提上睑肌原有附着结构和完整性,使得上睑弧度自然,外观美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
作者:司义湘;曾诏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南阳市肿瘤医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52例,给予参考组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对患者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怀孕、妊娠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参考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随访均未发现并发症(P>0.05);观察组怀孕48例,自然分娩46例,流产1例,宫外孕1例,参考组怀孕35例,自然分娩30例,流产3例,宫外孕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妊娠结局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葛医;李占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s)儿童的发育水平,为儿保门诊ASDs的早期识别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明确诊断为ASDs的儿童23例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3例的临床资料,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水平评估.结果 ASDs儿童发育商均低于对照组,尤其是语言、社会行为和精细动作.结论 针对发育商低下的儿童一定要考虑ASDs的可能性.
作者:姬志清;李文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首次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依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84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76例,比较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中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2.38%;非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中喉返神经损伤8例,占10.53%.非显露喉返神经组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和永久性损伤率明显高于显露喉返神经组(P<0.05).结论 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大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活素组(A组)、环磷腺苷葡胺组(B组)及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C组),A组仅给予药物新活素首负荷剂量2 μg/kg静脉冲击,以0.0085 μg/(kg·min)维持剂量静脉滴注治疗.B组使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 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C组采用新活素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的方法,其使用剂量与A组和B组的剂量一致.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治愈率为90.41%,与A组(63.01%)、B组(6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1%、4.11%和2.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冠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的CK-MB值,与4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的CK-MB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窒息惠儿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观察组早产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且明显高于观察组全组及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平均血清CK-MB值.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此关系在早产儿中的表现更加明显;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症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常规行心电图监测,同时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种监测方式的诊断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效果,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精神分裂症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对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术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22例为LC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21例为OC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少于O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4个月,OC组发生并发症1例,OC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肠蠕动恢复快、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廖长朝;韦永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治疗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的有效药物.方法 将122例抑郁症伴躯体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研究组接受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接受舍曲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治疗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医学结局研究用疼痛量表(MOSP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MOSPM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HAMD评分在在治疗结束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MOSPM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采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OSPM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研究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治疗并发症躯体疼痛障碍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报道患者,男性,16岁,以“间断腹痛1周,加重伴便血、呕吐3d”为主诉收入当地医院.入院1周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剧烈,夜间熟睡能痛醒,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黏液血便或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血常规、B超检查(具体不详),诊断为阑尾炎,应用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3d,症状无缓解,遂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未见手术报告单及术后病理).术后第2大无诱因出现左下腹及脐周隐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与体位、进食无关,同时出现双下肢红色皮疹,伴血便,为糊状黑便与褐色血混合,约500 ml,便后腹痛无缓解.此后出现呕吐,恶心感不明显,呕吐物为浓茶水样,偶伴食物残渣,l~3次/d,量约20~100 ml不等,呕吐与进食无关.
作者:张振宇;姜宇宙;刘宪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安阳市中医院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钛夹止血、电凝止血后出血现象停止,止血率达88.5%,其余6例患者止血失败转开腹手术,出血现象停止.结论 胆囊动脉出血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掌握手术出血常见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出血现象发生后,给予患者不同的处理办法能够有效止血.出血现象严重时,需立即转开腹手术,避免进一步胆道及血管损伤.
作者:王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吕梁市12岁儿童的龋病患病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WHO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34名12岁的儿童,在自然光下用口镜、探针检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患龋率、龋均为统计指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吕梁市12岁儿童患龋率为36.46%,龋均为0.67,患龋率及龋均城郊高于城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吕梁市12岁儿童患龋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城郊及女性仍是考虑的重点,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儿童和家长充分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报道患者,男,58岁,从事狗、羊、家兔等牲畜收购及加工.因反复发作黑矇、昏厥10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黑矇、昏厥,开始每年发作3~5次不等,每次发作时间为2~5s,可自然转醒,有时出现全身大汗淋漓,无头昏、头胀,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抽搐、四肢强直等症状,发作时与体位无关.曾多次就诊当地多家镇及县医院,不能明确诊断,后又多次求助于民间“巫术”治疗,不但无效且发作逐渐增多,从1年发作3~5次到1个月发作2~3次,以致不敢骑自行车、摩托车等.
作者:王彦昌;冯培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门诊确诊的239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采用TB-PPD试剂和BCG-PPD试剂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90例)进行参照分析.结果 实验A组PPD皮试强阳性79例(65.8%),高于实验B组的60例(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P<0.05);实验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98.3%,实验B组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健康对照组中,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77.8%(35/45),B组阳性率为95.6%(4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 TB-PPD和BCG-PPD既有区别,又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量,合理选择.
作者:辛朝雄;陈美淑;郑伟娇;陈惠芬;谢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早产儿概念为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发生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不明确,主要原因多与母体因素有关,常见如母亲在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急性感染,妊娠后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及多胎,子宫、胎盘、脐带异常,羊水过多,多胎及胎儿畸形等,多种因素影响都可影响胎儿宫内发育导致早产.早产儿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肝脏造血系统等发育不良,导致出现许多严重的并发症造成死亡,临床常见并发症有围生期窒息、呼吸暂停、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肺出血、低血糖、硬肿症、畸形、感染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 ~ 20.8%,胎龄愈小,体质量越低,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越高.因此要加强早产儿监护,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NICU已普遍建立,医护质量亦在逐步提高,早产儿生后的观察、监护、治疗措施越来越完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正在逐步降低.
作者:郑丽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