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

秦红勋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碎石, 输尿管结石, 疗效
摘要: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应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排尽成功130例,2~3次复震后结石排尽成功23例,无效17例,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但术前应完善有关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析

    为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对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解放军第91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6~82岁,平均58.9岁;住院时间3d~3个月,平均32.5 d.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6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8例.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给予环孢菌素治疗,有效率为61.54%;常规保守治疗13例,有效率为30.77%.结论 环孢菌素治疗妇女妊娠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现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4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中47例患者经积极处理后,43例症状明显好转,意识逐渐恢复,3例血糖虽恢复但仍存在反应迟钝或记忆力减退,1例低血糖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在临床治疗中有并发低血糖的可能,临床上应及时诊断及治疗,以避免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

    作者:陈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

    目的 探讨提上睑肌腱膜眶筋膜瓣与额肌瓣吻合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中切开眶隔,制做带蒂“舌形”眶隔筋膜瓣及提上睑肌腱膜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间向眉区分离隧道,制作一宽15 mm片状肌瓣,将眶隔膜瓣向上,额肌瓣向下,提上睑肌腱膜辩向上牵引,三者重叠缝合,上睑缘重度以位于上角膜缘1~2mm为度.结果 对23例27只眼采用此法治疗,随访2周~5年.其中24只眼良好,3只眼满意,重睑弧度自然美观,无一例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 该手术结合了提上睑肌缩短及额肌瓣悬吊两者功能并加以优化,上睑悬吊固定牢固,不易复发,同时保留并加强提上睑肌的部分功能及运动方向,保持了提上睑肌原有附着结构和完整性,使得上睑弧度自然,外观美观满意,畸形矫正效果良好.

    作者:司义湘;曾诏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长葛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9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3~5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乳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方式,其治疗效果和根治手术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术后患者乳房外形良好.给予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外形良好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刚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分析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新活素组(A组)、环磷腺苷葡胺组(B组)及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组(C组),A组仅给予药物新活素首负荷剂量2 μg/kg静脉冲击,以0.0085 μg/(kg·min)维持剂量静脉滴注治疗.B组使用环磷腺苷葡胺60 mg+ 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C组采用新活素和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的方法,其使用剂量与A组和B组的剂量一致.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分析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C组的治愈率为90.41%,与A组(63.01%)、B组(64.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11%、4.11%和2.74%,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冠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合并肥胖或者单一GDM与肥胖出现时对孕妇子痫前期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于孕28周左右进行75 g糖耐量试验,之后应用国际妊娠期糖尿病研究协会标准进行诊断,并测试孕妇体质量指数(BMI),通过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出现子痫前期的情况,将患者分成无GDM,无肥胖;GDM,无肥胖;无GDM,肥胖;GDM合并肥胖四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无GDM、无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3.5%;GDM、无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5.9%;无GDM、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13.3%;GDM合并肥胖出现子痫前期的比例为20.1%.结论 产妇的妊娠期糖尿病和肥胖都与子痫前期独立相关,其组合比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影响都大.

    作者:孙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进行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健康体检的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在介入治疗前后及冠状动脉造影前后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检查.根据介入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观察A组(≥3.0 mg/L)和观察B组(<3.0 mg/L).结果 观察组72例患者介入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72 ±0.41)mg/L,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1.41±0.37)mg/L;对照组5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29±0.12) mg/L,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0.30±0.14) mg/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检查前(P<0.05);对照组检查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检查后(P<0.05).观察A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B组(P<0.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会发生明显增高,3.0 mg/L可以作为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后预后的标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毕勇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的CK-MB值,与4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的CK-MB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窒息惠儿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观察组早产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且明显高于观察组全组及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平均血清CK-MB值.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此关系在早产儿中的表现更加明显;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6例行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方案治疗,常规组30例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较常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出血量较常规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比常规组早,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短,术后并发症较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恢复快、顸后良好、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瑞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成功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84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慢性肾脏病组46例与非慢性肾脏病组79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肾脏病组年龄、男性比例、合并症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延迟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脏病组(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诸多合并症,行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手术风险较大.

    作者:程军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视可尼喉镜不同入路方法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比较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正中入路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 ~75岁,拟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hikani喉镜左侧磨牙入路组(A组,20例)、Shikani喉镜正中入路(B组,20例)和Macintosh直接喉镜辅助下Shikani气管插管组(C组,20例).观察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和气管插管完成后1 min(T3)、3min(T4)、5 min(T5)内的血压(BP)、心率(HR)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并计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同时记录气管插管完成所需时间,有无并发症.结果 与To相比,三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HR及RPP在不同时点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与A组相比,B组和C组的SBP、MAP、DBP在T2时显著增加(P<0.05),B组的HR、RPP在T2~T5时显著增加(P<0.05).与To相比,B组的LF、LF/HF在不同时点显著增加(P<0.05或P<0.01),A组HF显著增加,但LF/HF显著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的LF、LF/HF在T2~T5时增加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插管均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使用SOS硬光纤喉镜行经口气管插管时,左侧磨牙入路的方式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小;但对体质量较大颈部粗短的患者宜使用直接喉镜辅助的方式.

    作者:钱锐锋;陈永权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33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院内感染,将其分为A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33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治疗应对措施.结果 33例院内感染患者,其中16例下呼吸道感染,占48.5%;泌尿感染7例,占21.2%;肠道感染5例,占15.2%;血液系统感染2例,占6.1%;其他系统感染3例,占9.0%.A组患者在合并症、心脏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及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较B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要合理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规范医疗操作、合理用药等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80例

    目的 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180例应用ESWL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一次性碎石排尽成功130例,2~3次复震后结石排尽成功23例,无效17例,经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愈.结论 ESWL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快捷经济的方法,可作为首选,但术前应完善有关检查,严格掌握适应证,才能提高成功率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秦红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在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治疗下双侧肺大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患有双侧肺大疱的患者30例,采用电视胸腔镜进行同期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的疼痛级别为Ⅲ级,尚能忍受;对所有患者进行1~45个月的随访,出现呼吸衰竭患者1例,行机械通气后康复,其余29例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且无任何复发情况.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下进行同期手术,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治疗双侧肺大疱,且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长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黄芪联合川芎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8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川芎嗪粉针8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连用15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调查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两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枸橼酸铋钾胶.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消失时间为(37.2±14.2)d,与对照组的(48.4±11.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枸橼酸铋钾胶,可以有效降低溃疡复发率,提高小儿患者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向辉;李小芹;于静;高若飞;杨辉;周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连续多次腰穿与腰大池引流预防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多次腰穿及腰大池引流对脑出血、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的预防价值.方法 对南阳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67例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者未录入)术后给予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结果 本组48例患者随访复查头颅CT,未见脑积水征象,6例因颅高压影响正常生活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但均能正常进食,生活自理.结论 颅脑术后行连续多次腰穿或腰大池引流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脑积水的作用.

    作者:董孟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吡硫翁锌气雾剂联合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头皮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吡硫翁锌气雾剂联合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头皮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患者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对照组35例患者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外用2%酮康唑洗剂外洗头皮.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复方氨肽素片联合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韩婷梅;王来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迟发性腹腔感染3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腹腔感染大多发生于手术后近期,顺利恢复2周后再发腹腔感染较为罕见,考虑到腹部感染与原手术间的关系,临床决策常会陷入两难境地.现报告3例如下.1 病例报告例1,女,32岁.转移性右下腹痛19 h于2012年6月21日急诊人院.疼痛始发于上腹痛,呈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少许为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无发烧、寒战等其他不适,给予输液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及药物不详,约14 h后腹痛部位转移至右下腹部.既往多次右下腹痛史.门诊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住院.

    作者:刘为民;何忠强;彭志勇;段祖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