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1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16例)、氨甲蝶呤(MTX)组(20例)、米非司酮+MTX组(35例)、子宫动脉栓塞术(UAE)+MTX组(41例).观察四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UAE+MTX组术后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水平、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米非司酮组、MTX组、米非司酮+ MT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费用、治疗期间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治愈率:MTX组为90%,2例患者血β-hCG下降不理想,行B超监测下刮宫术,1周后复查血β-hCG下降,28 d降至正常;米非司酮组、米非司酮+MTX组、UAE+ MTX组治愈率均为100%.结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误治.超声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作者:牛爱琴;李雪琴;刘伟;张霞;张洛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焦煤集团中央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司帕沙星组)与参考组(氧氟沙星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3、6个月痰菌转阴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治疗3、6个月观察组患者痰转阴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司帕沙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吕梁市12岁儿童的龋病患病情况及口腔卫生状况,为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WHO制定的《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34名12岁的儿童,在自然光下用口镜、探针检查龋齿患病情况,进行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患龋率、龋均为统计指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吕梁市12岁儿童患龋率为36.46%,龋均为0.67,患龋率及龋均城郊高于城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吕梁市12岁儿童患龋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城郊及女性仍是考虑的重点,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儿童和家长充分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作者:王建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中风预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安钢集团永通公司医院于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诊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1级颈动脉粥样硬化42例,占87.50%;2级6例,占12.50%,其中不稳定斑块2例,稳定斑块4例,6例斑块患者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变化,颈动脉均表现为轻度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斑块处有局部血流缺损现象.结论 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超声检查可做为有效诊断手段,同时可对血流情况、斑块位置、大小与形态进行检查,为脑中风预测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李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报道患者,男性,16岁,以“间断腹痛1周,加重伴便血、呕吐3d”为主诉收入当地医院.入院1周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痛,疼痛剧烈,夜间熟睡能痛醒,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黏液血便或黑便,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血常规、B超检查(具体不详),诊断为阑尾炎,应用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3d,症状无缓解,遂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未见手术报告单及术后病理).术后第2大无诱因出现左下腹及脐周隐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与体位、进食无关,同时出现双下肢红色皮疹,伴血便,为糊状黑便与褐色血混合,约500 ml,便后腹痛无缓解.此后出现呕吐,恶心感不明显,呕吐物为浓茶水样,偶伴食物残渣,l~3次/d,量约20~100 ml不等,呕吐与进食无关.
作者:张振宇;姜宇宙;刘宪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吡硫翁锌气雾剂联合复方氨肽素片治疗头皮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患者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对照组35例患者口服复方氨肽素片,外用2%酮康唑洗剂外洗头皮.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1.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复方氨肽素片联合外用吡硫翁锌气雾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韩婷梅;王来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对收治的68例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解放军第91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感染患者68例,男43例,女25例,年龄26~82岁,平均58.9岁;住院时间3d~3个月,平均32.5 d.
作者: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120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其中有33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院内感染,将其分为A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33例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为B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治疗应对措施.结果 33例院内感染患者,其中16例下呼吸道感染,占48.5%;泌尿感染7例,占21.2%;肠道感染5例,占15.2%;血液系统感染2例,占6.1%;其他系统感染3例,占9.0%.A组患者在合并症、心脏功能障碍、侵袭性操作及使用抗生素方面均较B组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要合理分析感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规范医疗操作、合理用药等来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加强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血供的保护,避免甲状旁腺的损伤.方法 运用囊内操作和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精细被膜化解剖,紧贴腺体分支结扎甲状腺血管,尽量保留甲状腺上动脉的后支及甲状腺下动脉的上行支.术后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及活血药物.结果 有效保护了甲状旁腺功能,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5例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中,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4例,单侧叶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1例,仅有的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在单侧叶全切除+对侧叶次全切除病例中;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主要是一过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2.7%.结论 施行精细甲状腺手术,严格个体化原则,大限度地保护甲状旁腺血供,是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简单确切的方法.
作者:唐宗富;赖万强;杨剑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南阳市肿瘤医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每组52例,给予参考组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输卵管的通畅性,对患者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怀孕、妊娠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2%,参考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两组随访均未发现并发症(P>0.05);观察组怀孕48例,自然分娩46例,流产1例,宫外孕1例,参考组怀孕35例,自然分娩30例,流产3例,宫外孕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症安全有效,妊娠结局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葛医;李占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等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对照组给予雷尼替汀,连服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显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结论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肇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12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选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糖、Hcy和CRP.所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的Hcy和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血清Hcy与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可能有相关性,可作为监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作者:任小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新郑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了解新郑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疫情,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新郑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新郑市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患者6698例,报告发病率为105.9/10万,病死12例.1~6月份致病病毒主要为人类肠道病毒71型,8月份致病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HEV71构成比与重症病例呈正比例关系.结论 新郑市手足口病疫情具有连续性,手足口病病原谱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要加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作者:闫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诊断性腹腔穿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共行诊断性腹腔穿刺136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88例首次穿刺结果阳性,一次穿刺阳性占75%,12例首次穿刺阴性,4例穿刺假阴性,二次腹腔穿刺后为阳性,腹腔穿刺阳性率为96.15%.结论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及术式的选择确实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熊俊;吴振恭;熊乃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首次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依据术中是否显露喉返神经分为显露喉返神经组84例和未显露喉返神经组76例,比较两组喉返神经损伤率.结果 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中喉返神经损伤2例,占2.38%;非显露喉返神经组患者中喉返神经损伤8例,占10.53%.非显露喉返神经组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和永久性损伤率明显高于显露喉返神经组(P<0.05).结论 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率,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大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值的变化,探讨窒息新生儿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40例窒息新生儿(观察组)的CK-MB值,与40例无窒息的新生儿(对照组)的CK-MB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窒息惠儿平均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轻度窒息患儿;窒息新生儿日龄越小,其血清CK-MB值越高,随着治疗而逐渐下降;观察组早产窒息新生儿血清CK-M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早产儿,且明显高于观察组全组及重度窒息新生儿的平均血清CK-MB值.结论 窒息新生儿的缺氧程度与心肌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此关系在早产儿中的表现更加明显;血清CK-MB值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具有判断病情轻重、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转归的重要意义.
作者:覃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动脉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安阳市中医院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动脉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者经钛夹止血、电凝止血后出血现象停止,止血率达88.5%,其余6例患者止血失败转开腹手术,出血现象停止.结论 胆囊动脉出血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重要原因.掌握手术出血常见原因,进行有效预防,出血现象发生后,给予患者不同的处理办法能够有效止血.出血现象严重时,需立即转开腹手术,避免进一步胆道及血管损伤.
作者:王永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许昌市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86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观察组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参考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匙切除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参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彻底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臧志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了解病种、年龄分布、用药情况等,更好地指导今后工作.方法 对江苏连云港解放军149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住院的755例患者从疾病诊断、年龄分布、药物使用、住院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疾病诊断频次前六位是高血压、脑梗死、高血脂症、糖尿病、冠心病、前庭周围性眩晕,而且女性发病率明显大于男性,脑肿瘤及肌病等诊断少,功能性疾病占一定比例,药物方面抗血小板药、活血化瘀中成药、调脂药物等使用居多.结论 我院神经内科以心脑血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患者居多,学习掌握老年疾病特点、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十分重要.
作者:廖日洪;仲崇翔;姜川;袁春星;刘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川芎嗪粉针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8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川芎嗪粉针8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观察.连用15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联合川芎嗪粉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吕永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