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的影响

任小菁

关键词: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 脉压
摘要: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对24 h 脉压的影响,了解氨氯地平及替米沙坦对动脉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80例老年高血压1、2级患者,分为口服氨氯地平组及口服替米沙坦组,服用3、6个月,观察动态血压,比较服药前后的脉压(PP)水平。结果服用氨氯地平组治疗前后24 h P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能会减小血压变异性,增加血管顺应性。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膝关节镜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六盘水市水矿集团总医院2012年6月至12月行膝关节镜手术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A 组采取局部麻醉,B 组采取脊椎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 组术中疼痛感较轻,A 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采取麻醉时,局部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脊椎麻醉能减轻患者疼痛,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麻醉方式。

    作者:孙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腹水 APSM 切片与 TCT 涂片细胞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及临床诊断意义

    目的:对比分析胸腹水沉淀物琼脂包裹-石蜡包埋(APSM)切片与液基薄层(TCT)涂片细胞检查结果,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长葛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诊治的86例胸腹水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 APSM 切片与 TCT 涂片细胞检查及活检组织切片结果资料齐全,将前两者与活检组织切片结果进行对比,比较APSM 切片与 TCT 涂片的判断结果。结果 APSM 切片制片成功率为87.8%(86/98),明显低于 TCT 涂片的98.9%(8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活检组织切片结果对照,APSM 切片的诊断正确率为96.5%(83/86),TCT 涂片的诊断正确率为94.2%(8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PSM 组对恶性肿瘤细胞学分型准确率为94.9%(37/39),明显高于 TCT 组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腹水 APSM 切片与 TCT 涂片细胞检查准确性均较高,TCT 涂片制片成功率高、APSM 切片对恶性肿瘤分型价值高,临床上应综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案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

    作者:魏新设;张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联合导乐仪 GT-4A 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在天津市第一医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联合 GT-4A 镇痛,对照组单独采用导乐陪伴,不使用导乐仪。观察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有效率、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与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产后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陪伴分娩联合 GT-4A 仪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短,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是分娩镇痛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孔笑楠;刘永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兰考县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MSE)评分和 Bathel指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MMSE 评分和 Bathel 指数分别为27.82±2.53和70.63±3.6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56±2.29和55.29±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有利于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健;李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2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使用常规氧疗、鼻塞式 CPAP 及呼吸机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气喘、气促、三凹征)、动脉血气[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的变化及住院时间、预后等。结果常规氧疗有效率为50%, CPAP 有效率为79%,呼吸机有效率为100%。住院时间 CPAP 组为8.9 d,较常规氧疗(12.5 d)和呼吸机治疗(12.7 d)均明显缩短(P <0.05)。结论鼻塞式 CPAP 治疗儿童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有创通气的应用及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了有创呼吸支持对儿童气道的损害,具有无创伤、易操作、低费用、高疗效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小城;林业辉;范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提取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林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60例小儿紫癜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运用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药物的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 尿蛋白定量、血β2-MG (β2-微球蛋白)、尿β2-MG 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24 h 尿蛋白定量、血β2-MG、尿β2-MG 均优于治疗前,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 尿蛋白定量、血β2-MG、尿β2-MG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及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总结张力带钢丝技术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对单纯锁骨骨折18例,单纯尺骨鹰嘴骨折15例,单纯髌骨骨折17例,单纯内、外踝骨折30例,肩锁关节Ⅲ型脱位8例,单纯肩峰 I 区骨折,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9例,髌韧带近终末端开放性断裂2例,均给予张力带钢丝技术内固定。结果101例患者均固定牢靠,术后恢复良好,无断丝、断针等并发症,1例出现针尾穿破皮肤,经积极换药处理未出现感染等。结论克氏针、钢丝是非常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两者结合所组成的张力带钢丝技术,在治疗某些骨折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作者:李彦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38例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B 组30例患者给予单独的美沙拉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1%,B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血清血检查时发现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A 组与 B 组水平在治疗后比较,A 组明显低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瑞敏;张志强;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治疗恶性胸水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热疗配合胸腔灌注化疗与单纯局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恶性胸水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 =30)和对照组(n =35)。化疗方法采用温生理盐水100 ml +顺铂60 mg 注入胸腔,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4周。治疗组灌注化疗后给予局部高频热疗2次/周、60 min/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86.67%)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控制恶性胸水,疗效优于单纯胸腔化疗。

    作者:孙红;侯纪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缺血性卒中患者102例,予以16排 CTA 检查,在48例阳性患者中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进行对比,分析16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效果。结果经 CTA 造影显示102例患者中,有84例出现脑血管病变,18例未出现明显血管狭窄和闭塞。48例患者实施全脑 DSA 检查,结果和 CTA 保持基本一致。结论 CTA 具有无创性、安全性、无痛性,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常用的机械循环辅助方法,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危重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应用 IABP 时的选择性抗凝正逐渐为更多的临床医生接受。随着导管技术的发展,穿刺技术的突破,其在小儿中的应用也逐渐成熟。本文就关于IABP 近几年的临床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牛京京;孙荣青;杨宏富;刘启龙;史晓奕;朱丽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留置胃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持续改进探讨

    目的:分析留置胃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提出持续改进措施。方法分析崇左市扶绥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136例留置胃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计划拔管17例,对非计划拔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原因持续改进,并与2012年6月后151例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拔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发生的原因持续改进后,151例患者计划拔管149例,非计划拔管2例,非计划拔管率为1.32%,较持续改进前明显降低,持续改进后与持续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非计划拔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并根据患者情况持续改进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作者:黄玉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石门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患者采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丁苯肽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仅用长春西汀+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4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巩义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部疾病(48.44%)、食管静脉曲张(26.56%)、重症胃黏膜疾病(12.50%)、消化道溃疡(7.81%)、消化道肿瘤(4.69%)。所有64例患者经过治疗,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 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导致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多种,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及出血部位,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景会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鉴别非典型良恶性胸水

    目的:探讨细胞学联合肿瘤标志物在非典型良恶性胸水中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社旗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6月至2013 年6月收治的126例胸腔细胞检测确诊为胸腔积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进行联合鉴别,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诊断中,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较单一标志物检测准确率高。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能有效提高对非典型良恶性胸水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风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年在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住院的76例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胸痛、胸闷、盗汗;发病部位左侧21例,占27.6%,右侧43例,占56.6%,双侧12例,占15.8%。胸水呈淡黄色或深黄色76例,分隔胸水呈暗红色血性4例,胸水常规示李凡他试验阳性71例,发病急性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逐渐以单核细胞为主,晚期以淋巴细胞为主。合并不同程度的肺实质结核病变68例,占89%。结论掌握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从而降低肺结核的传播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率。

    作者:周麟玲;徐胜楠;刘博;常爱娜;王海涛;张仁敏;刘宁;刘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颍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12月至2011 年12月收治的88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消失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转阴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9.5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 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会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对比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于2008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者30例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与1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性胃穿孔治疗中,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各具优势,在临床中需根据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赵小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对根管工作长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磨牙根管弯曲度在25°~45°的牙髓炎、根尖炎患者307颗牙386个重度弯曲根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51颗磨牙186个根管使用 GG 钻联合手用不锈钢 K 锉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实验组156颗牙200个根管使用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根管,分别测量预备前和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组预备前后根管长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4.28,P <0.01),实验组内 SX、S1、S2、F1、F2、F3预备后根管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用 ProTaper 器械预备磨牙重度弯曲根管后对根管工作长度影响小,根管预备效果好。

    作者:阳冬青;张泳;王冬梅;邱睿;吴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近年来中西医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进展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一个以少尿无尿、恶心呕吐、病情危急为其临床突出特点的综合征,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两肾排泄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使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达正常值的50%以下,血尿素氮及肌配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急性尿毒症症状,约占住院患者的5%,目前病死率高达50%[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大重症。可见于各科疾病,尤其是常见于内科、外科、产科、妇科疾病[2]。其与祖国医学的“关格”、“瘾闭”、“溺毒”等病证认识相近。ARF 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人们普遍认识到内皮素、凋亡因子、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等机制[3-5]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了 ARF( ATN)的发生。而中医学认为主要病机为湿、瘀、毒互结,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所致。大鼠肌注甘油造成ARF 模型是目前较经典的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造模方法。下面就以大鼠肌注甘油造成 ARF 模型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梁鑫(综述);王鸿度(审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