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改善再次剖宫产术高龄产妇情绪及手术耐受程度的效果分析

程颖

关键词:循证护理, 再次剖宫产术, 高龄产妇, 情绪, 手术耐受程度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再次剖宫产术高龄产妇情绪及手术耐受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120例再次剖宫产术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研究组(n=60例)与对照组(n=60例),时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变化情况及手术耐受程度.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的孕产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产妇的耐受程度(93.3%)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高龄产妇再次行剖宫产高度紧张,焦虑、恐惧的负性心理,有助于提高产妇手术耐受程度,值得临床推行.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时于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而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让其接受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作者:姚彦凤;杨丽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陈卫川全国名中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经验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功能障碍,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1].虽然国内外就KOA治疗方法进行大量研究,但是关节软骨再生能力有限,导致久治难愈,容易复发,成为骨伤科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2].陈卫川主任为全国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宁夏回族自治区名中医.从医六十余载,勤求古训,精研医理,博采众方,学验俱丰,德高望重,用药平稳,善治多种疑难杂症,对脑病、脾胃病、风湿骨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侍诊,现将陈老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辩证和用药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创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妇幼健康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随着妇幼保健机构职能的不断健全,管理日趋精细,传统的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求,办公自动化在妇幼保健机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办公经费,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提高了办公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了妇幼保健机构管理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

    作者:彭科;丁慧;林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32)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n=32)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PO2高于常规组,且PCO2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FVC、FEV1、FEV1/FVC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利用特布他林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疗效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徐志林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以恩替卡韦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方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1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2组各90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观察组联合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观察期12个月,对2组总有效率、Child-Pugh评分和肝脏硬度指标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2组治疗后Chi ld-Pugh评分、肝脏硬度值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协同作用明显,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肝脏硬度,改善肝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维佳;王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预见性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80例病惠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开展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形成及下肢的疼痛感发生及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存在着差异性,有着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髋部骨折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在手术治疗后期开展开展预见性的护理模式,能抑制接受于髋部骨折临床手术治疗的病患在术后深静脉的血栓实际形成几率,且临床护理满意度极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胡婧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诊治疗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 7年9月份-2018年9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符合要求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选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他们平均划分成两个小组,参照组40例实施综合治疗与鼻导管吸氧联合的方法,试验组则选用综合治疗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组间各项血气分析指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试验组Pa02以及pH等指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PaC02、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测试指标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较较低,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范元;谢书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汶川地震前后灾区过期流产发病率变化及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5.12”地震后过期流产发病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对我院地震前(2003年1月1日-2008年5月10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544例,地震后(2008年5月12日-2016年12月31日)因过期流产在我院住院终止妊娠的病例共2495例),对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地震前过期流产544例,地震后过期流产2495例,地震后过期流产数逐年增加.地震前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生殖道感染(27.94%)、不良生活环境(22.24%)、月经异常(15.44%).震后排在前3位原因依次是月经异常(26.59%)、心理因素(20.84%)、生殖道感染(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震后女性过期流产发病率逐年增加.月经异常、精神心理等因素可能是地震后过期流产高发的主要因素.

    作者:张瑛;何小林;汤桂英;谭建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统速度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优化,并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宿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类素药物联合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98例,对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药效下降发生率60.20%、用量和用法不合理发生率18.37%、溶媒使用不合理者发生率10.20%、重复用药者发生率7.14%、药物联合使用毒性增加发生率4.08%.出现全身性症状反应占比41.84%、低血压症状占比21.43%、肝肾损害症状占比22.45%、尿滞留占比13.27%、精神症状占比1.02%.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药物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主要以全身症状为主,且会导致疗效的下降,临床需对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赵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镜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40例患者分为行单一左肝外叶切除术的20例对照组和行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治疗的20例观察组两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两项手术指标和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没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残石率为5%,比对照组20%的残石率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比对照组75%的优良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探查进行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比单一行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残石率低,优良率高,同时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和延长手术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作者:屈岳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

    目的:将综合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中,探讨其护理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实验,比较进行不同护理后二组的疗效.结果:对比二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产生率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研究组病人的各项标准显著比对照组好.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病人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的产生,提升治疗疗效,为以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经验.

    作者:余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的:探究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的80名护理本科生2016级的8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比较两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结果:教学前,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护理学基础技能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者:陶沈力;王蓓;刘慧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创伤骨科所收治的病患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0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疗法,常规组则为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各项临床指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疗效评分极高,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接受临床治疗的病患,实施外固定架疗法,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病患疾病转归.

    作者:尉俊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VT的发生率的2%,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DVT发生率为8%,患者满意度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桂翠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随访的护理干预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以99例原发性肝癌肝栓塞化疗术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来进行护理,分组方式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先后来决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进行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的发生率和临床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行护理后,护理组的护理有效率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比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莹;袁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38名帕金森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美多巴对他们进行治疗,实验组增加使用盐酸普拉克索.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美多巴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的疗效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朱晓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慢性乙肝患者的乙肝病毒大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诊断乙型肝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ELISAf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HBeAg及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HBeAg阳性样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乙肝病毒前S1与HBV DNA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P<0.01);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吸光度值(OD值)与HBV DNA拷贝数相关系数r=0.913,P<0.05.在HBeAg阴性样本中LHBs的吸光度均值和阳性率均增加,Pre S1 OD值以及阳性率与HBV DNA拷贝数均不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可反映临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作者:王曙光;滕义建;王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Osteopontin蛋白在泌尿系结石中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随着对泌尿系结石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泌尿系结石的预防和治疗均得到了显著成效.Osteopontin蛋白是一种独特酸性大分子,具有抑制结晶的重要生物学功能,Osteopontin蛋白(骨桥蛋白)在以前的研究中已经证实了Osteopontin蛋白的基因多态性rs1126616与骨桥蛋白水平和泌尿系结石的关系,但因骨桥蛋白本身表达的多样性、复杂性,目前对多骨桥蛋白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局限[1].因此,我们就目前对Osteopont in蛋白与泌尿系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前进;王耀;吴志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析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20例患儿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60)、实验组(n=60).参照组患儿实施七氟醚全身麻醉,实验组患儿实施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意识消失时间、插管均短于参照组,躁动评分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效果更加确切,同时还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陈荣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