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假体置换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陈亮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 假体置换治疗, 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
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假体置换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2017年9月我院骨科治疗的90例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假体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肘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对照组疼痛评分、稳定性评分、力量评分、功能评分及活动幅度评分各项指标与观察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78%与观察组2.22%相比差异较为明显,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实行假体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值得在临床治疗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

    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全,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欠缺,经口喂养困难大.口腔运动干预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早产儿唇、颌、舌、咽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提高口咽部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可促进婴儿吸吮、-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协调功能的发育,可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提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同时还可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更能提高早产儿下颌的稳定性,对患儿缩短管饲时间,提前到达经口喂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阐述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陈富兰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创伤骨科中骨折固定的临床方法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在创伤骨科中对骨折病惠使用不同骨折固定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创伤骨科接收的144例骨折病患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48例为接受髓内针骨折固定的A组,48例为接受钢板内骨折固定的B组,48例为接受外固定支架骨折固定的C组,分析比较三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病患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 (44/48),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较A、B组显著要少,为(168.23±22.31)mL,少,而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04±30.23)d要显著少于B、C组(P<0.05);A组病患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33%(4/48),显著少于B、C组病患,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骨折固定方法各有优劣,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方能使治疗效果佳.

    作者:鲁小康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应用研究——以《健康评估》课程为例

    目的:评价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10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53人和对照组52人,试验组采用采用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常金兰;董燕艳;宁香香;张前法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现状进行观察,探讨中医护理在肛肠病术后疼痛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轻肛肠病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结论:中医护理,能够从内而外,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肛肠病术后的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作者:丁丽丽;刘丽媛;吴翠英;冯遵勤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初产妇,样本选取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之间,按照助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00例产妇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其中联合组产妇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联合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指标均优异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联合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较高,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可改善产妇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为有效护理方案.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与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皮瓣类型分为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34例)和B组(掌背动脉岛状皮瓣,26例).两组患者均在创面处理后设计皮瓣,切取相应位置的皮瓣并移植缝合,术后常规固定和抗凝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外观、感觉功能状况.结果:A组患者对皮瓣外观的满意度和优良率优于B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移植的皮瓣均成活,B组皮瓣远端坏死者3例(11.54%),两组皮瓣成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皮瓣辨别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外观更佳,成活率高,适应症广泛,可有效地修复手部小面积的缺损.

    作者:蒋守念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成都市新都区居民禽类消费习惯调查

    1.背景四川省2017年1月历史首次出现H7N9病例,成都市3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改变居民禽类消费习惯,彻底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做好源头管控是H7N9防控的根本有效措施,优于各种临时性姑息措施.为了解新都区居民禽类消费习惯,分析影响消费者禽类消费习惯的相关因素,为促进居民转变禽类消费习惯、彻底关闭活禽交易市场提供参考,于2017年5月开展了本次调查.

    作者:梁海东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对妊娠糖尿病发病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血脂水平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正常孕检的326例妊娠早期健康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妊娠中后期按照是否患妊娠糖尿病分为两组,其中正常组224人,患病组102人.在妊娠早期正常体检时记录两组人员生产次数、妊娠前BMI指数以及妊娠中后期重量增长、年龄以及其近亲有无糖尿病,收集其日常膳食数据计算总能量,并在抽血检验时记录TC、chE、TG、HDL-C、LDL-C等指标.于妊娠中后期测量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后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病组孕妇除孕次外,平均年龄、近亲有无糖尿病史、妊娠前BMI指数、妊娠中后期重量增长以及日常膳食总能量均大于正常组,且以上数据的差异除孕次外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妊娠早期TC、chE、TG、HDL-C、LDL-C等血脂水平比较发现,除HDL-C以外,其余指标均为患病组数值大于正常组,表明患病组的妊娠早期血脂水平高于正常组,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空腹血糖4.14±1.13mol/L,糖化血红蛋白4.58±2.35%;患病组空腹血糖4.86±1.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56±1.98%.患病组相关性分析显示TC、chE、TG、HDL-C、LDL-C等与妊娠期糖尿病存在相关性,并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早期血脂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孕妇妊娠早期应密切关注其血脂水平以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王涛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烧伤整形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皮片移植修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针对烧伤整形患者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疗效显著,不仅可有效促进创面皮肤血运恢复及创面愈合,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彭德飞;李盼;严晓寒;王宝云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医用大麻不一定能减轻慢性非癌性疼痛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英国《柳叶刀·公共卫生》上发表报告称,医用大麻不一定能减轻慢性非癌性疼痛.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吗啡等,主要用于治疗疼痛,但反复使用易使人成瘾.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尝试使用医用大麻来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但医用大麻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只是一种猜测,医学界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实验证据.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科贯彻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23名长期卧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与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终家属放弃出院外,5名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终康复出院,其余16名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终顺利出院.所有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未发生脱管事件,未发生因下床活动导致需要紧急抢救.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吴林珠;邓亚雯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呼吸道疾病的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及相关的护理,进行护理体会分析.方法:选取70例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老年人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进行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经雾化治疗与护理后,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常规组为80.00%,对比可知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雾化治疗的老年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雾化吸入治疗护理,可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与体验.

    作者:伍俊洁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准确性.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2年4月-2018年3月,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 80例,以上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在手术切除后,取没有固定的新鲜甲状腺组织进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180例患者中,确诊为25例,检出率为13.89%,在手术中冰冻切片确诊的为18例,准确率为72.00%,剩余7例出现误诊的为2例,误诊率为8.0%,延迟诊断的为4例,延迟诊断率为16.00%,剩余1例为漏诊,漏诊率为4.00%.结论:甲状腺微小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准确率也较高,也可明确甲状腺病变的性质,可以有效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刘银霞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对比分析保守手术、切除输卵管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

    目的:比较切除输卵管手术、保守手术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切除输卵管手术,观察组选择保守手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而言,与切除输卵管手术相比,选择保守手术可以显著地缓解抑郁程度、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周腊莲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手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手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6月我院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联合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0.05.(2)观察组血脂肪酶恢复时间(4.0±0.5)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4.1±0.4)d、白细胞恢复时间(3.6±0.8)d、尿胰蛋白酶恢复时间(4.4±0.9)d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3)观察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4例,较满意4例,总体满意率95.0%,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4例,较满意10例,总体满意率80.0%,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手段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姜乾英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干预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急诊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6例,分别对患者落实对应的护理评价,两组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结束后,循证护理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β-CTX和PINP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1月纳入的4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观察放疗前后β-CTX、PINP变化.结果:放疗前β-CTX、PINP水平高于放疗后(P<0.05);治疗有效者放疗后β-CTX、PINP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无效者放疗前后β-CTX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放疗后PINP水平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后β-CTX、PINP水平明显降低,并在评估治疗效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成为判断疾病进展的主要指标.

    作者:马晓丽;张莉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陈明岭教授基于寒温互透法应用甘草泻心汤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探讨陈明岭教授从寒温互透法论治湿热挟血热型白疕的思路,认为本病病机以湿热内生,郁而发热,入于血分,湿热与血热胶着而外发于肌表.治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以寒温互透,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作者:兰艳;余倩颖;陈明岭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是一种多聚酶,位于线粒体内膜,不仅催化琥珀酸盐氧化为延胡索酸,也参与呼吸链中电子转运.本文综述了SDH缺陷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继明;张亚娟;成元华 刊期: 2018年第34期

  •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4月-2018年5于我院检验科进行实践学习的70名实习生,随机将所选实习生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名实习生采用传统方法带教,研究组35名实习生采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带教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为71.43%,研究组实习生的带教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应用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的效果显著,可以使实习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实习生也更加认可和满意此种实践带教方式,教学效果更佳.

    作者:米永华;黎洋 刊期: 2018年第3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