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临床价值分析

傅泽丰

关键词:高血压, 左心衰竭, 硝普钠, 辛伐他汀,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桃江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患者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接受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和左心室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达83.3%,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在心力衰竭指标改善和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0 d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值充盈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且具有较好的耐受力.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与处理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72例,年龄23 ~40岁,依据病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期待治疗.结果 孕早期发现16例,3例发生肿瘤蒂扭转;孕中期发现28例,9例发生肿瘤蒂扭转;孕晚期发现2例;剖宫产术中发现26例.早产8例,足月产64例;阴道分娩20例,剖宫产52例.病理检查提示良性肿瘤68例,占95.4%,交界性肿瘤4例,占5.6%,肿瘤直径2.5 ~16.5 cm,平均(9.5±4.5)cm.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良性常见,妇产科医师对本病应保持高度警惕,仔细行妇科检查及B超动态监测,尽早发现卵巢肿瘤并进行适时合理的处理是确保母儿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曾伟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4例相关发病因素及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相关发病因素及机制.方法 对5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睡眠障碍、偏头痛、氨基糖苷耳毒性药物、高血压病、糖尿病、内耳的病毒性感染、梅尼埃病等.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引起耳石的脱落有关,治疗主要采用复位疗法,复位成功后根据可能的不同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作者:宋长明;薛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杏丁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杏丁(又称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脑梗死标准治疗,杏丁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观察两组脑梗死治疗后3个月以及1年再发生脑梗死的情况.结果 3个月内两组脑梗死再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34,P>0.05);治疗1年后杏丁组脑梗死再发生数明显减少(x2 =3.95,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具有扩张微动脉、改善微循环、抗凝和抗氧化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稳定细胞膜,故有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作用.

    作者: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37例的临床急救

    尽管自2007年1月1日起,农业部要求全面禁止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但广大农村不少家庭仍储存有机磷农药,因种种原因,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A OPP)事件时有发生.本研究对三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37例口服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有效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37例患者,男5例,女32例,年龄17 ~ 80岁,平均56岁,中毒至就诊时间1~8h,口服有机磷农药量50 ~ 300 ml.

    作者:丁先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盐酸法舒地尔对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舒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4ml测定LPA水平.结果 治疗14 d后,法舒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L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法舒地尔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能降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LP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毕玉华;邹莉;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的原因和意义及并发症预防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5年4月至2012年8月1500例LC中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0例LC中中转开腹77例,中转率为5.13%.中转开腹的原因分别为:急性胆囊炎、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38例(49.35%);术中出血难以控制17例(23.61%);有腹部手术史及腹腔严重粘连11例(15.28%);胆囊萎缩、“瓷瓶样”胆囊6例(8.33%);胆囊癌2例(2.78%);术中胆漏、怀疑胆道损伤2例(2.78%);腹腔镜光源损坏1例(1.39%).本研究患者经中转开腹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8d.2例胆囊癌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及5个月死亡.结论 胆囊三角处理困难,胆囊急性炎症及术中出血、损伤是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适时中转开腹尤其是主动中转开腹是保证安全、防止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智;周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百草枯中毒34例早期肺损伤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肺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胸部X线或CT表现.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收治34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给予胸部X线或CT检查,并于入院后48 h、72 h、5d、7d、10 ~ 14 d复查胸部X线或CT,追踪观察肺部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经洗胃、导泻,血必净、血液灌流、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综合救治5~14 d,10例患者各项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治愈出院,18例患者肝脏、肾脏、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肺渗出和早期肺纤维化不同程度改善好转出院,追踪随访6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占本组病例的17.6%.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病程变化迅速,病死率高,尽早采取综合抢救措施,可提高早期治愈率,使肺、肾、肝脏功能障碍得到改善和恢复.肺损伤的胸部X线或CT表现与其病理过程有较好的一致性,及时复查对比,对分析临床转归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洪波;杨亚非;段红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社区个体化综合干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研究

    目的 观察社区个体化综合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31例GDM孕妇进行社区个体化综合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胰岛素治疗及产后随访等的联合干预措施),观察至产前、随访2~6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31例GDM孕妇进行社区个体化综合干预前(93.55%)存在不良心理,干预后2例(6.45%);干预前14例(45.16%)知晓糖尿病知识,干预后31例(100%)均知晓,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至产前27例(87.10%)GDM孕妇血糖水平控制良好,其中23例只采取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另4例增加胰岛素治疗;余4例(12.90%)为产前血糖水平控制不良,干预过程中均使用胰岛素治疗.31例GDM孕妇产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6个月,其中3例血糖水平控制不良转内科治疗,均为产前血糖水平控制不良者,余28例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结论 GDM孕妇大多存在不良心理,社区个体化综合干预GDM孕妇能够显著改善不良心理,提高GDM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良好率.

    作者:崔占叶;崔付清;马英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肺栓塞的研究进展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每年新发PE死亡率仅次于冠心病及肿瘤,居人口死因构成第3位.

    作者:吴君伟;李凌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具有多分化能力且能自我更新复制的骨髓间质细胞,已被多个临床试验证实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可被应用于组织损伤修复,如心肌梗死、脊柱及脑损伤、软骨及骨损伤等.而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是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前提,因此进一步了解“归巢”机制可以为临床更有效的应用MSCs提供理论依据及有效的移植方法.

    作者:曹星宇;肖践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意义.方法 对照组给予妇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宫缩及舒适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孕妇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在产后出血、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孕妇治疗依从性情况、健康知识普及率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超声胎盘大切面与传统切面的比较

    目的 比较新的胎盘扫查切面与传统切面,探讨胎盘大切面的价值.方法 采用新的超声胎盘切面,即垂直于传统的超声胎盘切面,观察和比较新老方法的区别.结果 通过新老胎盘切面的比较,新方式获得的显示面积明显增大,信息量明显增多.结论 新的胎盘大切面方法,操作简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晓俊;郭迎新;刘艳国;骆桂英;刘青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来氟米特在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LEF)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模型大鼠异位内膜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LEF对EMT的作用机制.方法 自体移植法建立EMT大鼠模型,观察LEF对大鼠异位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异位子宫内膜IL-1β表达;放免法检测腹腔液IL-1β含量.结果 LEF组大鼠的异位子宫内膜体积明显缩小(P<0.01),异位子宫内膜IL-1β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液中IL-1β水平也较对照组和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LEF可抑制EMT模型大鼠异位病灶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L-1β等细胞因子的生成而实现的.

    作者:刘彩霞;边爱平;赵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

    患者,男,53岁,突发中上腹疼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8h入院.8h前,患者进食后突感左上腹剧烈疼痛,持续性,难以忍受,伴恶心、呕吐3次.吸烟史30余年,每天1包,高血压病病史4年,否认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病史.人院时查体:体温36℃,呼吸24次/min,脉搏90次/min,血压160/85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痛苦面容,烦躁不安,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巩膜无黄染.

    作者:李水花;吴农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6例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相应的护理.结果 96例患者中治愈95例,1例因无法开通而失败.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艳芳;冯英璞;张桂芳;行君;张婧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注射用硝普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桃江县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左心衰竭患者5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在接受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和左心室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力衰竭改善总有效率达83.3%,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在心力衰竭指标改善和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30 d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峰值充盈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使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且具有较好的耐受力.

    作者:傅泽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粪便菌群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粪便进行菌群分析,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粪便菌群紊乱情况.方法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组患者各20例,健康志愿者20名,留取粪便标本行快速涂片革兰染色以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按照菌种总数及菌群分布分为正常大便及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结果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8、6、3例,发病率为85%,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4、2、0例,发病率为30%,对照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2、0、0例,发病率为10%.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与其他两组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病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作者:任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目的 探讨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69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男43例,女26例,年龄5个月~13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观察组3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35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患儿均于用药3 d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鼻塞、流涕停止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短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82.3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为97.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采用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张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泌阳县中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并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急性Ⅰ期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给予腹腔引流管置入,经充分引流后拔管,平均住院8d,均痊愈出院,无腹腔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及时消除感染源,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避免多次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避免二次手术,将取代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芦丁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芦丁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对力竭恢复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40只小鼠以不同剂量的芦丁灌胃12 d,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恢复20h后,用超微量微孔板分光光度计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尿素氮(BUN)和血糖(SG)的含量,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LDH同工酶.结果 芦丁中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游泳至力竭的时间(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活性、LDH同工酶总活性以及MDA、BUN、SG浓度(P<0.05).结论 芦丁可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性疲劳小鼠的恢复.

    作者:吴涛;杨建雄;李宝茹;臧洁;刘明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