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娟
预激综合征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电图改变有一定特异性.现将桓台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收集到的32例伴有异常Q波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1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及查体检出的32例心电图伴有异常Q波的预激综合征患者.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60岁.
作者:孙玲;荣爱萍;李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推动脉血流指数更为准确可信的指标,进一步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疾病组)及110例门诊体检的同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椎动脉及颈外动脉血流指标的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结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VA总血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血流总量/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与正常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与正常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椎动脉血流总量/颈外动脉血流总量不仅可反映后脑部组织的血供状况,同时还可除外因年龄、性别、基础血流、个体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是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准确可靠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秦巧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脑梗死不同时期的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登封市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9例新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院初期,病后14、28 d行血糖检测.结果 入院初期血糖检测正常65例,糖尿病9例,糖耐量异常10例,空腹血糖调节受损6例,入院14、28 d诊断为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有所变化.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增高可以是原有糖代谢异常的反映,亦可以是应激反应的表现,另外通过本研究也说明在无糖尿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着较多的糖代谢异常者.
作者:郝金海;李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粪便进行菌群分析,初步探讨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粪便菌群紊乱情况.方法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组患者各20例,健康志愿者20名,留取粪便标本行快速涂片革兰染色以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症,按照菌种总数及菌群分布分为正常大便及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结果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8、6、3例,发病率为85%,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4、2、0例,发病率为30%,对照组Ⅰ、Ⅱ、Ⅲ度菌群失调症分别为2、0、0例,发病率为10%.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组与其他两组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发病率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无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作者:任巧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泌阳县中医院普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并住院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急性Ⅰ期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给予腹腔引流管置入,经充分引流后拔管,平均住院8d,均痊愈出院,无腹腔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行Ⅰ期手术切除治疗及时消除感染源,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避免多次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避免二次手术,将取代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误诊为冠心痛的原因.方法 对1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均为老年人,仅有轻度或缺乏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症状、体征,均有心脏疾病的表现,甲状腺功能测定均有促甲状腺激素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激素升高.单纯针对心脏疾病治疗效果差,确诊后同时予以抗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心脏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易误诊为冠心病,对原因不明的老年心脏病患者经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应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免误诊.
作者:唐梅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感染后咳嗽诊断标准入选病例150例,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给予酮替芬和复方甘草合剂治疗,布地奈德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治疗组在布地奈德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分别于第3、7天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第3天时联合治疗组和布地奈德治疗组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时联合治疗组咳嗽评分低于布地奈德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7d后总有疗效率为88%,高于布地奈德治疗组的74%和对照组的52% (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感染后咳嗽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林业辉;范联;周杏;潘志伟;陈进喜;陈昭仪;陈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年龄24~38岁,孕37.3~40.1周.372例患者依据病情分别行阴道试产和再次剖宫产.结果 372例瘢痕子宫再妊娠者进行分娩的方法为212例(56.98%)产妇通过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的孕妇有148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69.81%.224例产妇进行了再次剖宫产,通过择期剖宫产手术者206例,通过阴试产失败后改为剖宫产者64例.结论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孕妇首要选择阴道试产,密切观察其各项指标,增加阴道分娩率,减少再剖宫产率.
作者:张银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及术后配合特定电磁波(TDP)局部照射的疗效.方法 对156例(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术后配合TDP局部照射.结果 干耳率及鼓膜穿孔愈合率达98%,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对慢性中耳乳突炎采用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病变愈单纯,术后听力改善愈佳;凡鼓室成形术,均应行鼓室探查;术后应配合TDP局部照射.
作者:陈仁物;黄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烧伤再生医学(MEBT/MEBO)与传统西医外科烧伤治疗技术(SD-Ag/切削痂植皮)预防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MEBO组)和对照组(SD-Ag组),每组30例,研究组烧伤创面采用MEBT/MEBO治疗,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SD-Ag)配合切削痂植皮治疗.观察两组抗生素使用天数、创面感染发生率,不同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手术植皮例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7.6±5.6)d,平均创面的愈合时间(34.9±8.6)d,手术植皮3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烧伤再生医学预防控制烧伤创面感染的效果优于传统外科烧伤治疗技术,且有能效促进创面愈合和减少手术植皮,临床效果较满意.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探测布加氏综合征10例,并经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果 肝静脉阻塞3例,下腔静脉阻塞5例,二者同时病变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判断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临床诊断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志榕;郑继伟;张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性刮宫术、妇科彩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方法 对因子宫异常出血患者306例全部进行妇科彩超检查,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回声病例行诊断性刮宫术及宫腔镜定位取材并经病理检验,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病理检查确诊子宫内膜息肉95例,发生率31.05%;宫腔镜诊断108例,符合率为87.96%;诊断性刮宫术诊断70例,符合率为73.68%,妇科彩超检查诊断51例,符合率为53.13%,三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子宫内膜情况,镜下检查、定位、活检准确可靠,手术效果满意,是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与治疗的较佳手段.
作者:高晓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胆脂瘤中耳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的听力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97.37%,平均手术时间为(52.46±12.64)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26%;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为89.47%,平均手术时间为(75.67±13.25)min,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3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听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具有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原中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女,54岁,反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6月余.每次均以进食生凉、隔夜等食物为诱因,开始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随后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患者于2011年5月28日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2 h首次入住我院.此次入院前晚间进食海鲜类食物后,凌晨出现腹痛,呈持续性钝痛,可耐受,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5次,伴腹泻,水样便,自服易蒙停后效果不佳,随后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明显.
作者:于津;王彦昌;冯继兵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相关发病因素及机制.方法 对5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睡眠障碍、偏头痛、氨基糖苷耳毒性药物、高血压病、糖尿病、内耳的病毒性感染、梅尼埃病等.结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引起耳石的脱落有关,治疗主要采用复位疗法,复位成功后根据可能的不同的发病因素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作者:宋长明;薛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前置胎盘期待疗法中的意义.方法 对照组给予妇产科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宫缩及舒适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新生儿状况、孕妇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在产后出血、孕周,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孕妇治疗依从性情况、健康知识普及率及满意度调查结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期待疗法在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患者随机分为法舒地尔组(23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法舒地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30 mg静脉滴注,2次/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4ml测定LPA水平.结果 治疗14 d后,法舒地尔组与常规治疗组LP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法舒地尔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能降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LPA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毕玉华;邹莉;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并疑诊为VAP的患者60例,按诊断标准分为VAP组(33例)和非VAP组(27例),测定两组患者的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值,VAP组的33例患者在治疗后第5天再次进行PCT检测并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根据病情转归又分为好转组(18例)和恶化组(15例).结果 VAP组的PCT、WBC和CRP值均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诊断VAP的敏感性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PCT诊断VA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WBC;VAP组经治疗后好转组的PCT和CHS值均低于恶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与CPIS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PCT水平的测定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动态监测PCT水平变化对病情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高伟良;陶维华;傅应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被误诊的22例帕金森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6例,年龄49~80岁.22例患者均行头颅CT或NRI检查.结果 帕金森病被误诊为脑梗死8例,老年痴呆7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颈椎病1例.结论 坚持严格的帕金森病定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及应用左旋多巴试验性治疗有效,就会避免误诊.
作者:李江涛;秦志红;许爱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城县人民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28例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PPI制剂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支气管咳嗽评分与胃食管反流性症状的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支气管咳嗽评分与胃食管反流性症状评分均较前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潘立酮混悬液联合PPI制剂治疗小儿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楠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