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芒针治疗慢性胃炎52例

沈长青

关键词:治疗, 现报告如下, 慢性胃炎, 总长, 针具, 疗效, 毫针, 古代
摘要:芒针,针具名,源于古代长针,针身细长,形如麦亡,故名,习惯上将4寸以上至1尺多长的称芒针,4寸以下的称毫针.笔者用的芒针总长为30cm,针身长为25cm.自1993年9月~2000年9月采用此种芒针治疗各型慢性胃炎52例,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的电学特性及其特异性

    目的:研究耳穴电特性及其反应病变的特异性和识别病变的方法.方法:用耳穴电特性检测和智能识别微机系统,测定64例癌肿和33例免疫性疾病病例及38位健康人的20个穴位的电位、电阻、电容变量J、K、L,并作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及神经网络识别.用正弦波刺激耳穴,测量其频率特性.结果:耳穴电特性具有反应癌病变(含食道、胃、肝等癌肿)的特异性和多元性;获得了耳穴的频谱特性;耳穴特异性与生物分子活性密切相关;获得了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识别多元耳穴信息及应用于筛检癌肿的方法.结论:该项研究丰富了耳穴基础理论,对癌症防治和临床辅助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应用基础.

    作者:朱兵;陈巩荪;许瑞征;仲远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自制拔罐器的制作及其应用

    在拔火罐治疗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病变部位在骨突、小关节或有毛发部位,拔缺很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操作.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自制拔罐器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廖东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三阴交治疗小儿遗尿

    治法:使用2.5 ml注射器l具配5号注射针头,严格无菌操作.抽取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 ml(1 mg),病人取仰卧位,取双侧三阴交直刺,得气后回抽无血推注药液,每穴0.2 ml,每日1次,8次为一疗程.结果:治疗30例患儿,年龄小3岁,大14岁.治疗次数少2次,多8次.痊愈(停止遗尿,随访3月无复发)19例;好转(有排尿意识,基本不尿床,但有时仍需家长提醒起床排尿或遗尿次数比以前明显减少)8例;无效(无排尿意识,唤之不易醒,遗尿次数同治疗前)3例.总有效率90.0%.(注:3名无效患儿中,1名经4次治疗无效后放弃治疗,2名有骶椎隐形裂经1疗程治疗无效).

    作者:杨怡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枝川注射加艾灸治疗遗尿

    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消毒后,采用针刺式注射法,使用1 ml注射器,1 ml生理盐水中加入0.3 mg地塞米松注射液,从百会穴进针顺顶中线方向缓慢注入l ml上述枝川注射溶液,注射完毕后用棉签稍压片刻,防止出血,再用碘伏消毒针眼,随后用艾条灸百会穴20分钟,每3天治疗1次.

    作者:岳樊林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应用穴位注射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并与口服西咪替丁治疗的30例、单纯针刺治疗的28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愈显率为90.0%,痊愈率为72.0%,后两者分别为60.0%,33.3%和57.1%,32.1%,前者与后两者之间分别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两者.

    作者:魏玲;苑贵毕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尿道综合征

    尿道综合征临床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女性多见,以不明原因的反复或长期尿频、尿急、排尿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体病因尚未明了,亦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应用山莨菪碱穴位注射获满意疗效,现就资料完整的36例小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治东;王娟娟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温灸小腹治疗小儿遗尿

    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将艾绒放入温灸器的小筒内点燃,然后在脐到耻骨之间的小腹处来回温灸.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5天.

    作者:冯莉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气海穴为主治疗小儿遗尿

    治法:先让患儿在治疗前排空膀胱.取仰卧位,两手自然放到身体两侧,两腿自然伸直分开,距离15 Cm左右.医者先运气于右手内劳宫穴,发热后放在患者的气海穴上,顺时针方向揉10~15分钟,然后皮肤常规消毒,用30号l~1.5寸毫针直刺气海穴0.5~1寸深,针感向下传导,有酸麻胀感即得气,再针双侧三阴交穴,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同时配合TDP照射气海穴,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照射30分钟.隔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年龄较小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必须配合夜间按时叫醒排尿,年龄稍大的患儿晚上少喝水或稀饭.

    作者:刘思洋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耳穴埋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7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其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于它的有效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中医科自1989年3月~1999年3月,采用针灸配合耳穴埋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7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雷;胡银柱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糖尿病性膀胱病63例

    糖尿病性膀胱病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发病率很高,约60%的病人存在膀胱功能不同程度的受累,其发病隐匿,与长期控制血糖不良有关.自1996年3月~1999年7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本病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呼永河;李静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激光照射配合药物外敷治疗小儿遗尿

    治法:①激光照射,主穴取气海、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脾肺气虚型加尺泽、血海、脾俞、关元;肾气亏虚型加涌泉、肾俞、命门、关元俞;湿热下注型加曲池、膀胱俞、箕门、关元.将半导体激光探头直接紧贴于穴位皮肤,将输出功率调至患儿无任何灼热刺痛感觉为度,以免烧伤起泡.每穴照射5分钟,双侧选穴,1天1次,10天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②药物外敷,先用艾条熏灸神阙穴10分钟左右至皮肤微红,然后将自制遗尿散(由山药、吴茱萸、黄芪、桂枝、五味子、乌药、补骨脂、益智仁等组成,研为末备用)用米醋调糊,敷于脐中.晨起即去.

    作者:王玖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腧穴主治规律的全息解释

    腧穴的治病作用主要包、远治作用和特殊作用,其中远治作用是指在病痛远隔部位的穴位对其远距离的治疗作用,一般是肘膝以下穴位及一些微针系统穴区对身体其他部位疾患的调治为主,其主治往往令人费解。

    作者:张建军;丁晓亭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电针刺激和缺血预处理对猪心脏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功能的保护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和缺血预处理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头小型猪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组Ⅰ)、缺血预处理组(组Ⅱ)、针刺加缺血预处理组(组Ⅲ).于缺血前10 min,缺血20 min,再灌注20 min、60 min自左心耳采取标本,抽提组织总RNA,对HSP70mRNA进行定量,经静脉抽取血样本,测定CPK,CK-MB,SOD,MDA.超声多谱勒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量(CAF).结果:①再灌注20 min和60 min时,组Ⅰ SOD值逐步降低(P<0.05),组Ⅱ、组ⅢSOD值有升高趋势;组ⅠMDA值明显高于组Ⅱ、组Ⅲ.②3组CPK,CK-MB均较对照值明显升高(P<0.05,P<0.01),组Ⅰ的升高幅度明显大于组Ⅱ、组Ⅲ.③组Ⅰ HSP70mR-NA表达低于组Ⅱ和组Ⅲ.结论:电针刺激可明显增强预适应拮抗心肌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损伤,针刺和预适应对心肌保护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祥瑞;陈长志;周嘉;郁勤燕;杭燕南;孙大全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芒针治疗慢性胃炎52例

    芒针,针具名,源于古代长针,针身细长,形如麦亡,故名,习惯上将4寸以上至1尺多长的称芒针,4寸以下的称毫针.笔者用的芒针总长为30cm,针身长为25cm.自1993年9月~2000年9月采用此种芒针治疗各型慢性胃炎52例,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长青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自1993年以来,笔者用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84例,疗效满意,同时设有对照组32例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4例,男72例,女12例;年龄小14岁,大42岁;病程短1天,长2年.左侧发病26例,右侧发病44例,双侧14例.

    作者:徐立玉;屈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72例和对照组64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晓燕;李静茁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正确认识针灸适应症

    针灸以治疗手段命名,涵盖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及防治,其适应症广.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宣传、推广针灸临床主治的病症43种.1997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举行关于针灸的听证会并得到肯定性意见,对于确立针灸在世界医药中地位有重要作用.针灸不能包医百病,也有禁忌症;其适应症必须在临床实践中体现出来,要有创新、科研意识,拓展针灸适应症;要重视针灸新器械、新方法的运用.

    作者:张永树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综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临床观察

    用电针配合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50例与单纯电针加TDP治疗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在5天内治愈率有显著差异,电针配合艾灸等综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加TDP治疗,且皮损结痂快,止痛效果明显,并可大大缩短疗程,治愈后多无后遗神经痛.

    作者:黄峥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激光照射治疗小儿遗尿

    方法:穴取三阴交、关元、气海、肾俞.睡眠不易唤醒者增加耳穴心、肾、膀胱.用HEY-Ⅱ型双管氦氖激光医疗机,输出剂量8 mA,距离15 cm,每穴照射5分钟,耳穴各3分钟.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结果:本组共治疗48例,年龄小5岁,大9岁,均自幼开始遗尿.经治疗2个疗程,痊愈(不用人唤,能自醒排尿,或一觉睡至天明不再遗尿者)36例,好转(遗尿次数减少,睡眠中能叫醒排尿)10例,无效(治疗前后遗尿无变化)2例,总有效率95.83%.随访3个月无复发.

    作者:王玻;姜斌 刊期: 2001年第12期

  • 穴位电刺激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法及多虑平对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在应用戒毒药的同时随机取戒毒药合穴位电刺激及口服多虑平40例(治疗组)与单用戒毒药25例(对照组),进行为期10天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44.0%(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计分比较,治疗组各项分值明显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稽延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1.结论:穴位电刺激和多虑平可有效地改善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的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程度.

    作者:王华 刊期: 2001年第12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