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鼠胃经腧穴的神经节段性分布实验研究

李瑞午;李翠红;郭莹

关键词:脊神经, 穴位, 胃经/神经支配, 辣根过氧化物酶
摘要:应用HRP神经示踪法对乳鼠胃经不同部位腧穴和相同部位不同经脉腧穴的节段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胃经与胃相关其不同部位的腧穴联系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腹部腧穴与胃相关的联系途径主要在外周神经,头面部和下肢腧穴与胃相关的联系途径可能在更高的神经系统.相同部位不同经脉的腧穴在脊髓的节段性分布大致相同又略有差异.同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腧穴其功能有差异也有共性,腧穴的功能具有相对特异性.
中国针灸杂志相关文献
  • 滞针牵拉和环刺治疗陈旧性面瘫120例观察

    滞针牵拉和环刺疗法治疗陈旧性面瘫120例,与常规针刺法80例对照,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3.3%,总有效率92.5%;对照组痊愈率21.4%,总有效率77.6%.提示本疗法较常规针刺法治疗陈旧性面瘫效果好.

    作者:马雄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148例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颈肩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多年来对临床较常见的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必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蜂螫90例

    蜂螫在蜂蜜采集区较为常见,除引起严重全身中毒反应及过敏性休克外,西医常规治疗存在见效慢、疗程长的缺点.笔者近2年来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蜂螫9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和;孙继杭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

    为证实皮部挑治与经穴深刺同样有效,采用fMRI(核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实验观察.经过32例次的实验,结果证明:两种方法均可在同一脑区产生功能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这一结果证实经络皮部的客观存在,经络具有内病外治的作用,并为经络客观化研究提供新途径.

    作者:李定忠;李秀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外伤性面瘫29例临床观察

    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外伤性面瘫29例,均为中颅底骨折所致.结果:治愈21例,有效5例,无效3例.由此可以看出,针刺疗法可做为一种非神经离断的外伤性面瘫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利;杨传恭;刘红利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对肾上腺切除大鼠哮喘模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

    观察肾上腺切除(ADX)大鼠哮喘模型针刺后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变化,并与ADX大鼠哮喘模型非针刺、ADX大鼠哮喘模型捆绑处理、普通大鼠哮喘模型和空白组作对照.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降低ADX大鼠哮喘模型的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对血清皮质酮水平无明显影响.提示针刺对哮喘能从减少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方面发挥其治疗作用,亦表明针刺对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不依赖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者:崔龙苹;杨永清;王正田;陈汉平;马淑兰;张英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配合红外线治疗肌肉撕裂伤56例

    肌肉撕裂伤为运动损伤中所常见,多由于准备活动不够及运动姿势采用不当所致.几年来,笔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认为用针刺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较为理想.

    作者:龙碧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为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6例

    更年期综合征是部分妇女在更年期因不能适应体内内分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的一些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系统萎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以及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近几年来笔者用电针为主辨证治疗本病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乳鼠胃经腧穴的神经节段性分布实验研究

    应用HRP神经示踪法对乳鼠胃经不同部位腧穴和相同部位不同经脉腧穴的节段性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胃经与胃相关其不同部位的腧穴联系的途径可能有所不同.腹部腧穴与胃相关的联系途径主要在外周神经,头面部和下肢腧穴与胃相关的联系途径可能在更高的神经系统.相同部位不同经脉的腧穴在脊髓的节段性分布大致相同又略有差异.同神经节段的不同经脉腧穴其功能有差异也有共性,腧穴的功能具有相对特异性.

    作者:李瑞午;李翠红;郭莹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头皮针治疗癫痫40例

    自1997年5月~1999年5月,笔者以头皮针治疗癫痫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效芳;马志刚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采用耳穴贴压法对40例尿道综合征患者(Urethral Sydrome,US)进行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结果:耳穴组与常规药物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耳穴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组.并对发病原因及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狄涛;石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和穴贴治疗支气管哮喘47例临床比较

    为探讨针刺、穴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对47例进行了临床比较观察.针刺组16例,有效率为75%,穴贴组16例,有效率为75%,药物组15例,有效率为80%,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对临时性者的肺功能进行了检测,每组FEV1,FEV1/FVC,PEF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针刺、穴贴和西药具有类似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有待探讨.

    作者:马文珠;王莹;朱文宏;张知新;唐玉秀;丁晶宏;王薇;潘琳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耳穴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胆囊炎80例

    笔者近10年来,采用胆肾结石治疗仪配合艾灸神阙穴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宗江;李福臻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艾滋病合并面瘫疗效观察

    随机将艾滋病合并面瘫143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局部选穴(地仓、颊车、合谷、承浆、阳白、四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了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丰隆、肺俞、脾俞等整体调节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1%,对照组66.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针刺局部穴加用灸整体调节穴可明显提高HIV阳性合并面瘫的疗效.

    作者:张弛;张文远;杨克利;刘永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致肠胃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针刺中脘、天枢、足三里,对34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腹胀痛发生率为44.1%,对照组腹胀痛发生率为94.6%,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同时损伤后至第1次排便时间间隔,两组相比差异亦具极显著性.提示:针刺方法能有效预防或改善肠胃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

    作者:周海旺;仇裕丰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为主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临床观察

    根据辨证分型采用电针为主配合耳穴贴压及自我按摩治疗输尿管结石60例,治疗中结合X线腹部平片观察结石排出情况.结果,60例中痊愈32例,占53.3%;显效18例,占30.0%;有效7例,占11.7%;无效3例,占5.0%.总有效率95.0%.本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促使结石排出.

    作者:王小马;胡红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迎香穴为主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0例

    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针刺迎香穴、TDP照射方法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0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维芳;田守智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

    针刺治疗35例,用围刺扬刺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4.29%,针刺前后瘤体体积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1;远期疗效表明,进步及巩固率为90.00%.提示:针刺治疗能影响甲状腺腺瘤生长,预防组织癌变及良性肿瘤的恶化.

    作者:远慧茹;卞金玲;郑健刚;杜元灏;赵惠萍;石学敏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眼针为主治疗眼肌麻痹20例临床观察

    应用眼针捻转补泻法为主,配合头皮针、体针治疗眼肌麻痹20例.结果:治愈17例,好转3例,治愈率85%.本法适用于脑血管病、糖尿病导致的难治性眼肌麻痹.

    作者:叶云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 电针治疗肩腿部软组织损伤58例

    软组织损伤是青壮年的常见病,笔者以取阿是穴为主穴,运用电针治疗肩腿部软组织损伤5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杜红 刊期: 2000年第08期

中国针灸杂志

中国针灸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