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新民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异甘草酸镁, 甘草酸二胺
摘要: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为甘草酸二胺针150 mg静脉点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6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放疗期间给予顺铂40 mg/m2,第1天,每周1次,连续7周;观察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后给予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800 mg/m2,第1~5天,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3~4级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疗,32.1%(18/56)患者完成7次同期化疗;78.6%(44/56)患者完成6次同期化疗,89.3%(50/56)患者完成5次同期化疗.结论 局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区域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单纯放射治疗好,可明显提高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消退率,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丁照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药配方颗粒组(以下称中药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高烧时退热,营养支持,合并细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等治疗,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中药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结果 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中药组有效率为90.00%.中药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上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效果好,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郝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在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地位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对30例ARF具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的患者,在B超介入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并做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0例ARF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7%,病理分析显示:硬化性肾炎2例(6.6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7例(56.67%),其中IgA肾病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3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8例(26.62%),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6.67%);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3.33%).并发症主要有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ARF患者行肾活检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少清;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氧及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商丘市中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6例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和死亡患儿的临床特点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结果 106例患儿中,存活94例,死亡12例,总病死率11.3%;并应用统计学方法 对胎龄等6项因素对本病死亡的影响做出分析,结果 显示,胎龄、入院体质量、凝血功能、休克并多脏器损害、白细胞计数对本病死亡有显著影响.结论 凝血功能、休克并多脏器损害等5项因素与新生儿败血症死亡显著相关.

    作者:李保堂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达英-35与归肾丸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将41例确诊的PCOS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达英-35,每日1片,同时服用归肾丸,每天一剂,连服21 d为1个周期,停药待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下一周期.要求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第2~4天测定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睾酮(T)、催乳素等生殖激素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记录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每月记录经量、痤疮、多毛的变化.结果 23例月经减少者中18例经量较前增多,26例痤疮者中1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19例多毛者有13例症状明显改善.血LH、FSH 水平明显下降(P<0.01),LH/FSH恢复正常(P<0.01),T明显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达英-35与归肾丸联合应用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症状,使异常升高的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作者:要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7例报告

    随着交通、工业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在造成骨折的同时,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碾挫、缺损及骨外露,这些高能量损伤处理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局部坏死或感染.以前处理这些并发症,只有进行清创加换药,并进行抗生素输注预防或治疗感染,往往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且远期效果欠佳,处理较为棘手.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以来,该技术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取得良好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逐渐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创面等的临床治疗中.我院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以来共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坏死或感染患者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福囤;邵会永;刘军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意义及其诊断优势.方法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36例,总结分析其超声诊断临床特点.结果 36例超声诊断确诊后行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行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3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1%.超声误诊5例,误诊率为13.9%.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具有准确的应用价值和诊断优势,是诊断子宫肌瘤一种良好的检查技术手段.

    作者: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内翻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退行性膝内翻患者采用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28~48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截骨全部愈合.结论 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方法 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程建华;笪虎;冯大军;薛书生;顾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耳络冲剂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络冲剂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4例,分别用耳络冲剂及对照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6%%,对照组为54.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耳络冲剂是治疗神经性耳鸣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预防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的时效关系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 预防前列腺电切术综合征的时效关系.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年龄70~85岁.手术时间在45 min之内结束为Ⅰ组;手术在1.5 h之内为Ⅱ组,于手术一开始就缓慢静脉滴注3%氯化钠溶液,手术时间在60 min及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推注速尿20 mg进行处理;手术时间>2 h为Ⅲ组,手术开始前充盈膀胱,于耻骨上3 cm处穿刺造瘘,其余同Ⅱ组.开始估测手术时间不符的排除实验,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2 h(T2)、4 h(T3)时点各采患者肘正中静脉血3 ml,取少量测血糖(Glu),其余测定电解质.结果 三组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前列腺增生电切综合征.Ⅰ组与术前比较各时点Na+、K+、Cl-和Gl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和Ⅲ两组与术前比较,各时点K+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点Na+、Cl-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Glu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预防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应采取以下的治疗措施:①手术时间应限制在1 h左右,如不能完成手术,应预防性的使用高渗盐水和利尿剂,手术时间更长或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应在手术前进行膀胱造瘘灌注,并保持畅通;②高龄老年患者或术前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用5%甘露醇作为灌洗液,甘露醇不含电解质,只有6%~10%被吸收代谢掉,其余被肾脏滤过并以原形排泌于尿液中;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术期应加强对血钠和血糖等的监测,一旦出现明显异常,应尽快给予对症处理治疗.

    作者:吕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性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C)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实施,临床可控性强,因而具有更直接、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IPC已经作为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可用于不可预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故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以下就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近研究进展做总结性回顾.

    作者:马启刚;柳兆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起源于胎儿红细胞血型从父亲方面遗传了母亲没有的抗原,胎儿这些红细胞在母亲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的IgG血型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诸多溶血病的症状和合并症.国内外报道这类病例比较多,笔者就2010年期间收集的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37例,结合国内已报道的资料,对HDN三项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锋;马红丽;刘君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掌侧型Barton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提高Barton骨折疗效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Barton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按照Merchant标准,优良率达93.3%.结论 掌侧型Barton骨折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全力;孙国绍;马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误诊6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诊断相对容易,但临床上很多疾病表现与之相似,易被误诊,甚至误治.现总结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误诊为该病的6例病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原发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细菌学培养结果 及药敏.结果 腹膜炎发生原因以患者操作不规范为主,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Hb<8 g/L、Alb<28 g/L均易引起腹膜炎,治疗时根据病原菌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 积极预防、及时诊治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控制的关键,应加强对患者无菌观念的灌输,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于已经发生的腹膜炎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作者:韦慧琴;李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瘢痕子宫妊娠药物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天津市塘沽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瘢痕子宫妊娠者7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流产效果以及流产后出血量.结果 两组的流产效果及流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早孕与非瘢痕子宫早孕疗效相当.结论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的早孕(<49 d的妊娠)有效、安全.

    作者:葛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95例中有甲状腺结节,其中32例结节内伴钙化.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15例示甲状腺癌,26例示细胞增生活跃,1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为甲状腺腺瘤,1例为淋巴瘤,40例为桥本甲状腺炎,3例为毒性甲状腺肿.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示,42例为单纯性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淋巴瘤者分别为49、4、2及1例.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并存,手术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术中需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应随访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以调整治疗.

    作者:朱勇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平板运动试验的观察及应急处理

    目的 探讨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如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MAx一1型平板运动仪,采用Bruce方案对3718例患者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全程观察病情,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和血压,并配备必要药品及抢救设施.结果 3718例受试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运动中可诱发各种心血管事件,试验中加强病情观察及各方面的应急处理将提高本试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路世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左心衰竭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防治.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新郑人民医院的4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43例(95.6%);产前心衰竭34例(75.6%),产后心衰竭11例(24.4%);多胎(双胎6例,3胎1例)7例(15.6%);合并贫血13例(28.9%),低蛋白血症23例(51.1%),呼吸道感染8例(17.8%),产后出血5例(11.1%),围产儿死亡3例(6.7%),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郝世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