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氧及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王辉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 吸氧, 排气
摘要: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吉西他滨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 mg/L、1.0 mg/L 、10 mg/L盐酸吉西他滨分别作用K56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K56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时间增加而增强,但48 h和72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同时间的阿糖胞苷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 显示10 mg/L吉西他滨作用于K562细胞48 h凋亡率为(20.56±0.02)%,明显高于阿糖胞苷组(4.68±0.01)% (P<0.01)和空白对照组(1.92±0.01)% (P<0.01).结论 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联合其他药物应用于慢粒急变期的治疗.

    作者:范玮;李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左心衰竭4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的防治.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入住新郑人民医院的4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中未做产前检查或偶做产前检查43例(95.6%);产前心衰竭34例(75.6%),产后心衰竭11例(24.4%);多胎(双胎6例,3胎1例)7例(15.6%);合并贫血13例(28.9%),低蛋白血症23例(51.1%),呼吸道感染8例(17.8%),产后出血5例(11.1%),围产儿死亡3例(6.7%),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左心衰竭产妇发病急、病情重,可危及母儿生命,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加强孕期监测,以便于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郝世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介入手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断和治疗操作可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不便等,但若其护理不得当,可引起桡动脉痉挛,手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现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萍;王香枝;路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21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经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21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肝囊肿17例,多发肝囊肿4例.结果 20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平均住院时间4.5 d(3~8 d).1例囊肿因较多胆汁外漏,中转开腹.出院随访8~12个月,1例多囊肝患者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创伤小、恢复快、术野清晰,囊肿带蒂完整切除,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可作为先天性肝囊肿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郭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4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HRV长程时域指标及每小时心率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房颤组心率变异分析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相邻RR之差>50 ms占窦性心搏的百分数均明显增高,白天高与低心率差值及心率平均值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是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则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骨圆针内固定退针原因分析

    1998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10例,其中10例发生退针,占该种手术患者的9.09%,为总结经验对其退针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同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为甘草酸二胺针150 mg静脉点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6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针在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针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并探讨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82例脑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针治疗组(40例)和倍他司汀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42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显效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1.0%),治疗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2%).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针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亚州;闫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2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的患者发病前有胸背痛,神经系统表现:12例中偏瘫9例,单下肢瘫1例,双下肢瘫1例,昏迷1例.结论 对于合并胸背痛、胸闷、血压不对称等症状的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要高度怀疑AD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涛;张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附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10年6月淮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7~62岁,平均47岁.18例手术成功,1例因肾蒂粘连较重改开放手术.观察后腹腔镜手术的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00 min.术后除双侧患者外,余乳糜尿均立即消失.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结论 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能更清晰的观察处理肾血管周围和输尿管上段的细小淋巴管,较传统开放手术淋巴管结扎更精细彻底.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巍;杨登伦;任春凯;乙从亮;余秋健;陈令秋;唐喆;黄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继发于头部外伤、炎症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肿瘤导致的脑积水,在治疗上较为复杂.药物疗法虽能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常引起许多并发症,且病情多有反复.本文报告自2003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50例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异位宫颈2例

    1 病例资料病例1:28岁,足月妊娠自然分娩后4+月于经后第5天来我院要求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前查体无手术禁忌,按手术步骤放置Mcu功能性宫内节育器,术中顺利,术后无异常.半年后计划生育查体发现宫内节育器下移,来我院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

    作者:刘敬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F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F波在GBS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准北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至2009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且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7例患者,对其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 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检测,共检测 329条运动神经及235条感觉神经,F波329条,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病1周内54%患者的F波出现不正常,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仅有6%,38%的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57%患者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30%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21%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未发现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早期F波较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杨静;赵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脊柱后正中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脊柱后正中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23例腰、腿痛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1例,Ⅰ~Ⅱ度退变性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和长肌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电凝剥离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显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黄韧带外侧缘和横突根部,行局限减压;对需要行内固定者则清除髓核,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调整椎间隙,有滑脱者进行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腰、腿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85分降至术后1.44分;滑脱获得复位,无螺钉植入失误,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正中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能够大可能保留脊柱的原始解剖结构,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文波;邝铭业;赵小泉;陈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耳络冲剂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耳络冲剂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确诊的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64例,分别用耳络冲剂及对照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6%%,对照组为54.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耳络冲剂是治疗神经性耳鸣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制剂.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35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10年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35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1]:年龄3~12岁,男女不限,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痰多、舌苔黄腻等表现.

    作者:孙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附56例报告)

    目的 比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男48例,女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感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术处牵扯感也比对照组轻,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只有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符合腹股沟解剖生理,无缝线张力、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限制体力活动、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是目前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李云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评估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1],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作者:袁华;张景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9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例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结果 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1 h内,产生严重的变态反应时对患者的皮肤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严重的危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可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涉及患者身体的多个系统,引起系统功能障碍,所以对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要合理的使用,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韩庆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应用奈福泮复合芬太尼静脉平衡镇痛的临床观察

    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奈福泮(Nefopam)是一种甲基噁唑辛化合物,其结构类似苯海拉明.它是一种具有中枢介导的非阿片类镇痛剂,可抑制组胺、多巴胺和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再摄取.静注后可产生对伤害性反射的抑制作用.1996年起在法国开始用于静脉镇痛[1-3],由于奈福泮无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适合与阿片类药物复合应用[1].2007年以来我们应用奈福泮复合芬太尼进行食管癌患者术后PCIA,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纯芬太尼PCIA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芳;王洁;张其龙;赵莹;赵卫兵;姚盛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