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骨折骨圆针内固定退针原因分析

刘同明

关键词:锁骨骨折, 骨圆针内固定, 内固定治疗, 原因分析, 手术患者, 切开复位, 总结, 经验
摘要:1998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10例,其中10例发生退针,占该种手术患者的9.09%,为总结经验对其退针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足口病187例分析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为3~8 d.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浆液性疱疹为特征.本文总结2010年1月至12月本科室收治的18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就其诊疗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郑新杰;刘芳;王凝;宁红霞;胡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食管癌60例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内镜下综合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局部中晚期老年患者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试验组28例局部中晚期老年患者采用内镜下介入治疗辅助中医联合放疗,放疗总剂量60~70 Gy.对照组32例接受单纯放疗,总剂量同试验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和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内镜下综合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疗效肯定,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但终结论 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赵翠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4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HRV长程时域指标及每小时心率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房颤组心率变异分析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相邻RR之差>50 ms占窦性心搏的百分数均明显增高,白天高与低心率差值及心率平均值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是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则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甲泼尼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肺功能影响.方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清CRP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清CPR,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甲泼尼龙可显著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气道炎性反应,并显著改善肺功能.

    作者:蒋贵平;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误诊6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诊断相对容易,但临床上很多疾病表现与之相似,易被误诊,甚至误治.现总结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误诊为该病的6例病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状况,了解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并使用Calagary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120例OSAHS患者中合并抑郁情绪者45例,抑郁发生率为37.5%; 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氧饱和度(LSaO2)、平均氧饱和度( M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生活质量总分及日常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功能及症状4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5) ;Zung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OASHS患者抑郁情绪较为常见,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9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例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结果 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1 h内,产生严重的变态反应时对患者的皮肤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严重的危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可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涉及患者身体的多个系统,引起系统功能障碍,所以对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要合理的使用,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韩庆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用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并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手术原则,所有标本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标本淋巴结数目2~14个.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费用节省,术后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 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宁长青;孙雪峰;胡宗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F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F波在GBS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准北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至2009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且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7例患者,对其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 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检测,共检测 329条运动神经及235条感觉神经,F波329条,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病1周内54%患者的F波出现不正常,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仅有6%,38%的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57%患者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30%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21%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未发现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早期F波较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杨静;赵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目的 观察亚太型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6例的疗效.方法 对66例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均采用亚太型Gamma钉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率96%,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并发症:股骨干骨折1例,拉力螺钉退出2例,迟发感染1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等优点,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杨茂修;冯大彦;万军;冯海;沈新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隐匿性阴茎

    目的 探讨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平均年龄为5岁8个月的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患儿临床表现为阴茎外观短小,隐匿在皮下的是发育正常的阴茎体,用手向后按压阴茎根部皮肤可显露出发育正常的阴茎体,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可伴有包茎.环形切开包皮,于阴茎深筋膜浅层向阴茎根部游离脱套,彻底切除阴茎体与皮肤之间发育不良的肉膜组织,同时分离切断部分阴茎浅悬韧带延长阴茎海绵体,于阴茎根部3、9点两处固定阴茎皮肤和阴茎体.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阴茎显露良好,阴茎疲软时显露长度平均(4.86±0.23)cm.术后发生包皮水肿8例,1~4周恢复.家长和患儿对效果满意.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复发,阴茎发育良好.结论 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矫治隐匿性阴茎,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

    作者:邓辉;马春清;宋勇波;方长明;张克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骨圆针内固定退针原因分析

    1998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10例,其中10例发生退针,占该种手术患者的9.09%,为总结经验对其退针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同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达英-35与归肾丸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将41例确诊的PCOS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达英-35,每日1片,同时服用归肾丸,每天一剂,连服21 d为1个周期,停药待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下一周期.要求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第2~4天测定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睾酮(T)、催乳素等生殖激素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记录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每月记录经量、痤疮、多毛的变化.结果 23例月经减少者中18例经量较前增多,26例痤疮者中1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19例多毛者有13例症状明显改善.血LH、FSH 水平明显下降(P<0.01),LH/FSH恢复正常(P<0.01),T明显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达英-35与归肾丸联合应用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症状,使异常升高的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作者:要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活动期SLE,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 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 CTX+VCR+Pred) 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 ( CTX+Pred ),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血沉(ESR),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 B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ESR、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C3、C4,AL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感染、肝功能损害、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SLE,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 与细胞周期非异性药物(CTX) 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 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诱导疾病缓解.

    作者:汪学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X线胸透、DR摄影及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影像学检查的注意事项.结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急诊性疾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造成小儿突然死亡,存活者可至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确定患儿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对本症的诊断,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根据病情选用X线胸透检查或摄影,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图像的三维重建功能可清晰显示气道内异物的大小、形态、部位和局部气道阻塞情况,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张卫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应用奈福泮复合芬太尼静脉平衡镇痛的临床观察

    芬太尼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确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剂量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奈福泮(Nefopam)是一种甲基噁唑辛化合物,其结构类似苯海拉明.它是一种具有中枢介导的非阿片类镇痛剂,可抑制组胺、多巴胺和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再摄取.静注后可产生对伤害性反射的抑制作用.1996年起在法国开始用于静脉镇痛[1-3],由于奈福泮无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适合与阿片类药物复合应用[1].2007年以来我们应用奈福泮复合芬太尼进行食管癌患者术后PCIA,取得良好效果,并与单纯芬太尼PCIA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学芳;王洁;张其龙;赵莹;赵卫兵;姚盛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下肺结核67例误诊原因分析

    成人肺结核多发生于上肺野,其影像学表现为影像学医师熟悉,容易诊断,而发生于中下肺结核病影像学表现欠典型,或不为影像学医师重视,容易导致误诊[1].现将67例肺下叶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中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曾祥丽;李萍;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16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效的孕妇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行碎石术.结果 16例均原位碎石成功,平均碎石时间6 min,术后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消失,结石均全部排空,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兆存;邢发枢;谭万龙;郑哲明;陈早庆;杨昌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86例

    目的 探讨心电图改变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其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例(81.40%)心电图表现异常者的临床资料,以心律失常为常见,其次为ST-T段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淑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