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86例

李淑香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改变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其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例(81.40%)心电图表现异常者的临床资料,以心律失常为常见,其次为ST-T段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指标,探讨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在其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对43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HRV长程时域指标及每小时心率指标进行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房颤组心率变异分析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相邻RR之差>50 ms占窦性心搏的百分数均明显增高,白天高与低心率差值及心率平均值与夜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失常,是持续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则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喉罩用于抑制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喉罩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机械通气.术毕自主呼吸充分恢复,呼之睁眼后拔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拔除喉罩前、拔除即刻、拔除后5 min、拔除后10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拔除喉罩后10 min内咳嗽发生情况,并评价咳嗽强度(轻度:咳嗽次数1~3次;中度:咳嗽次数4~6次;重度:咳嗽次数7次以上或出现呛咳).结果 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略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咳嗽发生率40%,其中轻度25%,中度10%,重度5%.结论 喉罩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减轻围拔管期气道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作者:金炳植;金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误诊6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哮喘(简称支哮)是我国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诊断相对容易,但临床上很多疾病表现与之相似,易被误诊,甚至误治.现总结我院自2005年至2010年误诊为该病的6例病例并分析如下.

    作者:黄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D-二聚体对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DD)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60例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并随访患者的病情.结果 160例患者有2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术前DD的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7 d的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动态监测对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慧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5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活动期SLE,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 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 CTX+VCR+Pred) 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 ( CTX+Pred ),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血沉(ESR),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 B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ESR、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C3、C4,AL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感染、肝功能损害、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SLE,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 与细胞周期非异性药物(CTX) 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 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诱导疾病缓解.

    作者:汪学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以鱼腥草注射液10 ml、麻黄碱注射液1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α-靡蛋白酶4000 U混合液加生理盐水20 ml行鼻腔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5 min,同时应用鼻窦炎口服液,每次10 ml,每日3次,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分别为超声雾化组和鼻窦炎口服液组,10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药液配合鼻窦炎口服液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无痛苦,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较好.

    作者:张云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为甘草酸二胺针150 mg静脉点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6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用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并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手术原则,所有标本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标本淋巴结数目2~14个.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费用节省,术后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 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宁长青;孙雪峰;胡宗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附19例报告)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10年6月淮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7~62岁,平均47岁.18例手术成功,1例因肾蒂粘连较重改开放手术.观察后腹腔镜手术的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00 min.术后除双侧患者外,余乳糜尿均立即消失.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结论 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能更清晰的观察处理肾血管周围和输尿管上段的细小淋巴管,较传统开放手术淋巴管结扎更精细彻底.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巍;杨登伦;任春凯;乙从亮;余秋健;陈令秋;唐喆;黄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列地尔针在脑供血不足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针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并探讨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82例脑供血不足(VBI)患者随机分为前列地尔针治疗组(40例)和倍他司汀注射液加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42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显效率57.5%,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1.0%),治疗组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2%).结论 应用前列地尔针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亚州;闫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氧及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的主动脉夹层12例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0%的患者发病前有胸背痛,神经系统表现:12例中偏瘫9例,单下肢瘫1例,双下肢瘫1例,昏迷1例.结论 对于合并胸背痛、胸闷、血压不对称等症状的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要高度怀疑AD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魏涛;张青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

    目的 探讨退行性膝内翻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退行性膝内翻患者采用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经28~48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截骨全部愈合.结论 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方法 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程建华;笪虎;冯大军;薛书生;顾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差异(附56例报告)

    目的 比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男48例,女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感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术处牵扯感也比对照组轻,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只有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符合腹股沟解剖生理,无缝线张力、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限制体力活动、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是目前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李云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达英-35与归肾丸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方法 将41例确诊的PCOS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达英-35,每日1片,同时服用归肾丸,每天一剂,连服21 d为1个周期,停药待撤退性出血第5天开始下一周期.要求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月经第2~4天测定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睾酮(T)、催乳素等生殖激素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行B超检查,记录子宫大小、卵巢大小及卵泡数目,每月记录经量、痤疮、多毛的变化.结果 23例月经减少者中18例经量较前增多,26例痤疮者中19例治愈或基本治愈,19例多毛者有13例症状明显改善.血LH、FSH 水平明显下降(P<0.01),LH/FSH恢复正常(P<0.01),T明显降低(P<0.05).卵巢体积缩小,卵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达英-35与归肾丸联合应用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症状,使异常升高的促性腺激素及雄激素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作者:要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评估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1],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作者:袁华;张景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部创伤的救治及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符合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诊断标准93例伤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对患者及时进行各项检查以确诊创伤部位及伤害程度.有必要时行急诊腹部手术等.其主要并发症包括创伤性休克、感染、肝或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结果 93例中抢救成功76例,其中临床治愈59例(63.4%),残疾17例(18.3%),死亡17例(18.3%).结论 以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的诊治应做到边抢救、边诊断、边抢救.对其诊断步骤力求快速、简洁及准确,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确定抢救的先后次序以及采用的医疗技术非常重要,对并发症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处理,这些均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冯奕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组150例,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组)150例.结果 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仅4例诉有极轻微腰胀,无其他不适,疼痛发生率(4%)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94%),P<0.01.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隐匿性阴茎

    目的 探讨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手术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8例平均年龄为5岁8个月的隐匿性阴茎患儿采用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治疗.患儿临床表现为阴茎外观短小,隐匿在皮下的是发育正常的阴茎体,用手向后按压阴茎根部皮肤可显露出发育正常的阴茎体,松开后阴茎体迅速回缩,可伴有包茎.环形切开包皮,于阴茎深筋膜浅层向阴茎根部游离脱套,彻底切除阴茎体与皮肤之间发育不良的肉膜组织,同时分离切断部分阴茎浅悬韧带延长阴茎海绵体,于阴茎根部3、9点两处固定阴茎皮肤和阴茎体.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阴茎显露良好,阴茎疲软时显露长度平均(4.86±0.23)cm.术后发生包皮水肿8例,1~4周恢复.家长和患儿对效果满意.随访6~36个月,无一例复发,阴茎发育良好.结论 包皮脱套松解延长固定术矫治隐匿性阴茎,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隐匿性阴茎的理想术式.

    作者:邓辉;马春清;宋勇波;方长明;张克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