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则君
目的 探讨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含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显著好转26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组治愈12例,显著好转2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世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经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56例,男48例,女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疗效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等,随访12个月,观察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疼痛感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术处牵扯感也比对照组轻,止痛药使用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组只有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6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符合腹股沟解剖生理,无缝线张力、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限制体力活动、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是目前为理想的疝修补方法.
作者:李云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笔者统计2007年在149医院骨科中心施行传统腰椎间盘手术近500例,其中有极少数患者再次出现腰痛等不适,全年有4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证实为椎间盘术后局部血肿机化导致的腰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大剂量冲击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使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并且治疗前后完成肝功能检查的病例,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3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高1例治疗5 d后下降至11.6 g/L.结论 应用丙种球蛋白后,通过某种机制,可以引起血浆白蛋白浓度较用药前有所下降.
作者:李雪萍;黄艳霞;冯建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经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21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肝囊肿17例,多发肝囊肿4例.结果 20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平均住院时间4.5 d(3~8 d).1例囊肿因较多胆汁外漏,中转开腹.出院随访8~12个月,1例多囊肝患者复发.结论 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开窗术创伤小、恢复快、术野清晰,囊肿带蒂完整切除,患者住院时间缩短,可作为先天性肝囊肿手术的标准术式.
作者:郭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交通、工业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在造成骨折的同时,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碾挫、缺损及骨外露,这些高能量损伤处理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局部坏死或感染.以前处理这些并发症,只有进行清创加换药,并进行抗生素输注预防或治疗感染,往往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且远期效果欠佳,处理较为棘手.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以来,该技术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取得良好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逐渐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创面等的临床治疗中.我院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以来共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坏死或感染患者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福囤;邵会永;刘军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49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其中22例行单纯细针抽吸术(抽吸组),26例行置管引流术(置管组),1例抽吸术后1周脓腔无明显缩小而行置管引流术(抽吸+置管组);同时配合静脉抗炎、全身支持治疗.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或置管引流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及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2.8±0.6)d、(3.2±0.5)d、(14.6±4.2)d.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脓腔均消失,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愈率为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和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成为细菌性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卫兵;颜朝晖;陈建;刘华;金霞;陈晓;朱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吉西他滨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 mg/L、1.0 mg/L 、10 mg/L盐酸吉西他滨分别作用K56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K56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时间增加而增强,但48 h和72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同时间的阿糖胞苷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 显示10 mg/L吉西他滨作用于K562细胞48 h凋亡率为(20.56±0.02)%,明显高于阿糖胞苷组(4.68±0.01)% (P<0.01)和空白对照组(1.92±0.01)% (P<0.01).结论 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联合其他药物应用于慢粒急变期的治疗.
作者:范玮;李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 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10年6月淮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7~62岁,平均47岁.18例手术成功,1例因肾蒂粘连较重改开放手术.观察后腹腔镜手术的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80~180 min,平均100 min.术后除双侧患者外,余乳糜尿均立即消失.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体质量增加.结论 由于腹腔镜的放大作用,能更清晰的观察处理肾血管周围和输尿管上段的细小淋巴管,较传统开放手术淋巴管结扎更精细彻底.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巍;杨登伦;任春凯;乙从亮;余秋健;陈令秋;唐喆;黄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垂体瘤患者58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49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6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复发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质量是提高垂体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胡文忠;段国庆;陈小兵;刘红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对双胍类药物引起的乳酸酸中毒的认识,探讨降低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21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双胍类药物使用不当,肝、肾功能损害是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易发因素,严重乳酸酸中毒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本组21例中9例死亡,死亡组pH值、HCO-3、阴离子间隙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严格掌握双胍类降糖药的禁忌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减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发病,早期给氧、充分补液、应用葡萄糖加小剂量胰岛素、尽早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长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脊柱后正中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23例腰、腿痛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1例,Ⅰ~Ⅱ度退变性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和长肌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电凝剥离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显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黄韧带外侧缘和横突根部,行局限减压;对需要行内固定者则清除髓核,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调整椎间隙,有滑脱者进行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腰、腿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85分降至术后1.44分;滑脱获得复位,无螺钉植入失误,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正中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能够大可能保留脊柱的原始解剖结构,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文波;邝铭业;赵小泉;陈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 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2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孕产妇中23例存活,3例死亡;3l例胎儿(其中5例为双胎)中,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3例;产妇病死率为11.5%,围生儿死亡率为19.4%.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突然,病情重,孕产妇、新生儿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积极支持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
作者:赵晓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指导临床显微切除环池和脚池周围,尤其环池后上部的病变,并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 本项目通过对10例(20侧)国人成人湿颅标本进行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的研究,了解该入路的脉络裂、海马旁回、穹窿带、丘脑等脑组织结构和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滑车神经等结构,以及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测量观察.结果 ①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可在不牵拉颞叶基底面的前提下很好的暴露环池上部.此入路较颞下入路,手术路径明显缩短,且避免了颞下入路颞叶牵拉对Labbé静脉和颞叶的损伤;避免了对视束的损伤风险.②经颞中回是到颞角直、短的路径;经岛叶-脉络膜入路避免了对颞叶的过度牵拉,但对颞干的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学缺陷.③颞下入路能很好的显露环池下部结构,不需在颞叶做皮质切口,但其不适合环池上部病变.Labbé静脉损伤、牵拉颞叶,有颞叶挫伤、静脉梗死或挫伤性血肿的危险.结论 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能够较好地暴露环池周围病变,在认真考虑肿瘤正确位置、与Labbé静脉等结构的关系后,可以达到手术损伤小化、术野暴露大化的目的.
作者:施辉;周辉;李爱民;江伟;孙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活动期SLE,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 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 CTX+VCR+Pred) 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 ( CTX+Pred ),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血沉(ESR),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 B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ESR、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C3、C4,AL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感染、肝功能损害、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SLE,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 与细胞周期非异性药物(CTX) 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 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诱导疾病缓解.
作者:汪学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提高Barton骨折疗效的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5例Barton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按照Merchant标准,优良率达93.3%.结论 掌侧型Barton骨折早期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全力;孙国绍;马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意义及其诊断优势.方法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36例,总结分析其超声诊断临床特点.结果 36例超声诊断确诊后行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行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31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1%.超声误诊5例,误诊率为13.9%.结论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具有准确的应用价值和诊断优势,是诊断子宫肌瘤一种良好的检查技术手段.
作者: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喉罩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机械通气.术毕自主呼吸充分恢复,呼之睁眼后拔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拔除喉罩前、拔除即刻、拔除后5 min、拔除后10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拔除喉罩后10 min内咳嗽发生情况,并评价咳嗽强度(轻度:咳嗽次数1~3次;中度:咳嗽次数4~6次;重度:咳嗽次数7次以上或出现呛咳).结果 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略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咳嗽发生率40%,其中轻度25%,中度10%,重度5%.结论 喉罩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减轻围拔管期气道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作者:金炳植;金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