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胡文忠;段国庆;陈小兵;刘红林

关键词: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垂体瘤患者58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49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6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复发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质量是提高垂体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降低母婴病死率.方法 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5年来收治的26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孕产妇中23例存活,3例死亡;3l例胎儿(其中5例为双胎)中,死胎3例,新生儿死亡3例;产妇病死率为11.5%,围生儿死亡率为19.4%.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突然,病情重,孕产妇、新生儿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早终止妊娠、积极支持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母婴病死率.

    作者:赵晓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原发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细菌学培养结果 及药敏.结果 腹膜炎发生原因以患者操作不规范为主,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Hb<8 g/L、Alb<28 g/L均易引起腹膜炎,治疗时根据病原菌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 积极预防、及时诊治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控制的关键,应加强对患者无菌观念的灌输,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于已经发生的腹膜炎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作者:韦慧琴;李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

    目的 观察亚太型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6例的疗效.方法 对66例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均采用亚太型Gamma钉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率96%,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并发症:股骨干骨折1例,拉力螺钉退出2例,迟发感染1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等优点,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杨茂修;冯大彦;万军;冯海;沈新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吸氧及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组150例,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组)150例.结果 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仅4例诉有极轻微腰胀,无其他不适,疼痛发生率(4%)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94%),P<0.01.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硬膜外阻滞下应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对老年患者内脏牵拉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40例ASA Ⅰ或Ⅱ级择期或急诊阑尾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被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硬膜外阻滞完善后,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 μ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记录手术开始时(T1)、分离阑尾系膜时(T2)及缝皮时(T3)的循环变化,记录T2时内脏牵拉反应情况及围术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T2时,F组血压、心率波动较S组明显,S组90%的患者内脏牵拉反应处于0~Ⅰ级,F组0~Ⅰ级仅有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辅助硬膜外阻滞,在阑尾切除术中对内脏的牵拉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芬太尼比较更具有安全性.

    作者:夏虹;姜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D-二聚体对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D-二聚体(DD)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60例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术前、术后3 d、术后7 d进行DD的定量检测,并随访患者的病情.结果 160例患者有20例并发DVT,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DVT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组与未并发DVT组相比,术前DD的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7 d的DD检测结果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的动态监测对骨折并发DVT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慧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54例女性细菌性阴道病检测结果分析

    细菌性阴道病(BV)是指在细菌学上表现为生殖道正常菌群(产H202乳杆菌)数量减少,代之以一组厌氧菌群(类杆菌属族、加得纳菌、莫比伦氏菌属、人型支原体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等)数量增加为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状.被称之为细菌性是由于本症有明显的异常大量的厌氧菌生长;称之为阴道病,则是指阴道分泌物增多,却没有临床阴道炎时所见到的炎性反应,局部也无白细胞增加.BV在一般妇女中的感染率为30%~50%,发病率为10%~30%[1],为了解妇女阴道病的感染情况,本文对454例女性分泌物的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囡;汪先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

    继发于头部外伤、炎症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以及肿瘤导致的脑积水,在治疗上较为复杂.药物疗法虽能缓解症状,但长期用药常引起许多并发症,且病情多有反复.本文报告自2003年3月至2010年8月我院50例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椎间盘术后局部血肿机化原因分析4例

    笔者统计2007年在149医院骨科中心施行传统腰椎间盘手术近500例,其中有极少数患者再次出现腰痛等不适,全年有4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证实为椎间盘术后局部血肿机化导致的腰痛,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为甘草酸二胺针150 mg静脉点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6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保留硬膜外导管支架在输卵管再通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硬膜外导管支架应用于输卵管中远段再通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硬膜外导管头端从输卵管伞端插入至输卵管吻合断端,再经近端管腔至子宫腔内,以此为支架,缝合输卵管两断端,用硬膜外穿刺针自患侧下腹壁穿刺腹壁将硬膜外导管远端引导至腹腔外,保留1周后拔除.疗效判定标准:下次月经干净后3~5 d行输卵管通液治疗1次,术后3个月复查碘油输卵管造影.结果 26例患者中1例术后第2个月发生宫内孕,另外29条输卵管治疗后26条输卵管再通,再通率为89.66%.26例均获一侧或双侧复通成功.结论 留硬膜外导管支架在输卵管阻塞再通术对防止输卵管再粘连、吻合口疤痕收缩狭窄起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输卵管的再通成功率.

    作者:李小清;朱晓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X线胸透、DR摄影及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影像学检查的注意事项.结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急诊性疾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造成小儿突然死亡,存活者可至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确定患儿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对本症的诊断,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根据病情选用X线胸透检查或摄影,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图像的三维重建功能可清晰显示气道内异物的大小、形态、部位和局部气道阻塞情况,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张卫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16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效的孕妇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行碎石术.结果 16例均原位碎石成功,平均碎石时间6 min,术后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消失,结石均全部排空,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兆存;邢发枢;谭万龙;郑哲明;陈早庆;杨昌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8例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发现95例中有甲状腺结节,其中32例结节内伴钙化.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发现,15例示甲状腺癌,26例示细胞增生活跃,1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为甲状腺腺瘤,1例为淋巴瘤,40例为桥本甲状腺炎,3例为毒性甲状腺肿.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示,42例为单纯性桥本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及淋巴瘤者分别为49、4、2及1例.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其他甲状腺疾病并存,手术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术中需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应随访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以调整治疗.

    作者:朱勇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7例报告

    随着交通、工业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在造成骨折的同时,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碾挫、缺损及骨外露,这些高能量损伤处理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局部坏死或感染.以前处理这些并发症,只有进行清创加换药,并进行抗生素输注预防或治疗感染,往往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且远期效果欠佳,处理较为棘手.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以来,该技术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取得良好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逐渐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创面等的临床治疗中.我院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以来共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坏死或感染患者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福囤;邵会永;刘军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用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并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手术原则,所有标本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标本淋巴结数目2~14个.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费用节省,术后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 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宁长青;孙雪峰;胡宗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喉罩用于抑制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喉罩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机械通气.术毕自主呼吸充分恢复,呼之睁眼后拔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拔除喉罩前、拔除即刻、拔除后5 min、拔除后10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拔除喉罩后10 min内咳嗽发生情况,并评价咳嗽强度(轻度:咳嗽次数1~3次;中度:咳嗽次数4~6次;重度:咳嗽次数7次以上或出现呛咳).结果 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略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咳嗽发生率40%,其中轻度25%,中度10%,重度5%.结论 喉罩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减轻围拔管期气道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作者:金炳植;金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自制双腔引流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已经百年,但传统手术在术后放置引流管时一般应用的是单腔引流管,由于多种原因,术后引流管堵塞及合并感染的几率较大,包括再出血,以致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用自制双腔引流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针对手术治疗,手术中清除血肿1/2~2/3,原发出血点不明确,疑似术后有可能再出血的患者,手术结束,血肿腔置入自制双腔引流管引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根江;赵广涛;左红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49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其中22例行单纯细针抽吸术(抽吸组),26例行置管引流术(置管组),1例抽吸术后1周脓腔无明显缩小而行置管引流术(抽吸+置管组);同时配合静脉抗炎、全身支持治疗.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或置管引流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及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2.8±0.6)d、(3.2±0.5)d、(14.6±4.2)d.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脓腔均消失,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愈率为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和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成为细菌性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卫兵;颜朝晖;陈建;刘华;金霞;陈晓;朱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