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辉;马春清;宋勇波;方长明;张克尽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起源于胎儿红细胞血型从父亲方面遗传了母亲没有的抗原,胎儿这些红细胞在母亲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的IgG血型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诸多溶血病的症状和合并症.国内外报道这类病例比较多,笔者就2010年期间收集的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37例,结合国内已报道的资料,对HDN三项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锋;马红丽;刘君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性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C)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实施,临床可控性强,因而具有更直接、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IPC已经作为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可用于不可预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故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以下就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近研究进展做总结性回顾.
作者:马启刚;柳兆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配方颗粒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药配方颗粒组(以下称中药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高烧时退热,营养支持,合并细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物等治疗,西医组给予利巴韦林,中药组给予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结果 西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中药组有效率为90.00%.中药组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上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较单纯西医治疗组效果好,且患儿依从性好.
作者:郝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疗效.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吸氧保守治疗和排气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8例采用吸氧保守治疗者治愈出院,12例行排气治疗者除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 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吸氧保守治疗及排气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放疗期间给予顺铂40 mg/m2,第1天,每周1次,连续7周;观察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后给予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800 mg/m2,第1~5天,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3~4级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疗,32.1%(18/56)患者完成7次同期化疗;78.6%(44/56)患者完成6次同期化疗,89.3%(50/56)患者完成5次同期化疗.结论 局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区域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单纯放射治疗好,可明显提高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消退率,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丁照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断和治疗操作可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不便等,但若其护理不得当,可引起桡动脉痉挛,手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现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萍;王香枝;路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X线胸透、DR摄影及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影像学检查的注意事项.结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急诊性疾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造成小儿突然死亡,存活者可至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确定患儿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对本症的诊断,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根据病情选用X线胸透检查或摄影,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图像的三维重建功能可清晰显示气道内异物的大小、形态、部位和局部气道阻塞情况,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张卫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科于2010年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35例,疗效满意,且未发现有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入选标准[1]:年龄3~12岁,男女不限,有急性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咳嗽痰多、舌苔黄腻等表现.
作者:孙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效的孕妇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行碎石术.结果 16例均原位碎石成功,平均碎石时间6 min,术后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消失,结石均全部排空,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兆存;邢发枢;谭万龙;郑哲明;陈早庆;杨昌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吉西他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变期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盐酸吉西他滨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水溶性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0.1 mg/L、1.0 mg/L 、10 mg/L盐酸吉西他滨分别作用K562细胞12 h、24 h、48 h、72 h后,K562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抑制作用随浓度时间增加而增强,但48 h和72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同浓度同时间的阿糖胞苷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法检测结果 显示10 mg/L吉西他滨作用于K562细胞48 h凋亡率为(20.56±0.02)%,明显高于阿糖胞苷组(4.68±0.01)% (P<0.01)和空白对照组(1.92±0.01)% (P<0.01).结论 盐酸吉西他滨对慢粒急变期K562细胞有一定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有望联合其他药物应用于慢粒急变期的治疗.
作者:范玮;李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电图改变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86例,分析其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70例(81.40%)心电图表现异常者的临床资料,以心律失常为常见,其次为ST-T段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改变对早期发现和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了解患儿的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淑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垂体瘤患者58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49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6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复发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质量是提高垂体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胡文忠;段国庆;陈小兵;刘红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68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被随机分入对照组(34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34例),两组均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常规治疗,同时辛伐他汀治疗组加口服辛伐他汀,每次20 mg,晚间顿服,连续应用3个月.两组均在观察开始、3个月后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组3个月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安全、有效地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作者:胡芳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用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并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手术原则,所有标本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标本淋巴结数目2~14个.所有患者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费用节省,术后恢复快和美容效果好等优点,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 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宁长青;孙雪峰;胡宗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亚太型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6例的疗效.方法 对66例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均采用亚太型Gamma钉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率96%,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并发症:股骨干骨折1例,拉力螺钉退出2例,迟发感染1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等优点,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杨茂修;冯大彦;万军;冯海;沈新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天津市塘沽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瘢痕子宫妊娠者78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妊娠78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流产效果以及流产后出血量.结果 两组的流产效果及流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早孕与非瘢痕子宫早孕疗效相当.结论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的早孕(<49 d的妊娠)有效、安全.
作者:葛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喉罩对脑室腹腔分流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 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置入喉罩后机械通气.术毕自主呼吸充分恢复,呼之睁眼后拔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拔除喉罩前、拔除即刻、拔除后5 min、拔除后10 min各时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拔除喉罩后10 min内咳嗽发生情况,并评价咳嗽强度(轻度:咳嗽次数1~3次;中度:咳嗽次数4~6次;重度:咳嗽次数7次以上或出现呛咳).结果 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略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咳嗽发生率40%,其中轻度25%,中度10%,重度5%.结论 喉罩用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可减轻围拔管期气道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对围拔管期应激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作者:金炳植;金庆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组150例,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组)150例.结果 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仅4例诉有极轻微腰胀,无其他不适,疼痛发生率(4%)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94%),P<0.01.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常伴有循环系统症状,在首诊与急诊中影响医师对本病分期与严重程度的诊断与鉴别,因此寻求一种相对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之呼吸困难期与肺心功能失代偿之右心衰竭期等三期,每期30例;被研究者在入组后第2天检测血浆脑钠肽(BNP)与彩色二维超声,分析临床检测结果 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肺心功能代偿期、肺心功能失代偿之呼吸困难期与肺心功能失代偿之右心衰竭期血浆BNP依次为(81±47)ng/L、(138±56)ng/L、(214±84)ng/L,随着症状的加重BNP指数呈现升高的趋势.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作为评估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右心室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指标,也可做为评价疗效和判定肺心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戢妍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