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王香枝;路培
目的 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3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X线胸透、DR摄影及螺旋CT检查在诊断中的意义及影像学检查的注意事项.结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急诊性疾病,如果诊断不及时,拖延了治疗时间,可造成小儿突然死亡,存活者可至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确定患儿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 对本症的诊断,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而影像学检查对于确定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根据病情选用X线胸透检查或摄影,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图像的三维重建功能可清晰显示气道内异物的大小、形态、部位和局部气道阻塞情况,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张卫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成人肺结核多发生于上肺野,其影像学表现为影像学医师熟悉,容易诊断,而发生于中下肺结核病影像学表现欠典型,或不为影像学医师重视,容易导致误诊[1].现将67例肺下叶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中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曾祥丽;李萍;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细菌性肝脓肿的49例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其中22例行单纯细针抽吸术(抽吸组),26例行置管引流术(置管组),1例抽吸术后1周脓腔无明显缩小而行置管引流术(抽吸+置管组);同时配合静脉抗炎、全身支持治疗.结果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或置管引流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及脓腔消失时间分别为(2.8±0.6)d、(3.2±0.5)d、(14.6±4.2)d.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脓腔均消失,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治愈率为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细针抽吸和置管引流术具有简便经济、创伤小、并发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成为细菌性肝脓肿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卫兵;颜朝晖;陈建;刘华;金霞;陈晓;朱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放疗期间给予顺铂40 mg/m2,第1天,每周1次,连续7周;观察组放疗结束后1个月后给予辅助化疗,顺铂80 mg/m2,第1天,5-FU800 mg/m2,第1~5天,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出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3~4级损伤等情况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疗,32.1%(18/56)患者完成7次同期化疗;78.6%(44/56)患者完成6次同期化疗,89.3%(50/56)患者完成5次同期化疗.结论 局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治疗区域晚期鼻咽癌疗效较单纯放射治疗好,可明显提高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消退率,但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丁照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活动期SLE,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 分A组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 ( CTX+VCR+Pred) 和B组用环磷酰胺+泼尼松 ( CTX+Pred ),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各项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等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个月,两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均明显改善.A组SLEDAI,血沉(ESR),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善较 B组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白蛋白(ALB)指标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进一步改善,A组SLEDAI、ESR、24 h尿蛋白定量、BUN及Scr的改善较B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补体C3、C4,AL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带状疱疹、感染、肝功能损害、月经不调、胃肠道反应,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VCR+Pred联合用药治疗SLE,疗效优于标准方案CTX+Pred.其可能的机制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VCR) 与细胞周期非异性药物(CTX) 联用能更有效地抑制 B淋巴细胞的活化,减少抗体产生,降低炎症介质水平,诱导疾病缓解.
作者:汪学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原因、相关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腹膜炎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同时观察原发病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患者营养状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与发生腹膜炎的关系;细菌学培养结果 及药敏.结果 腹膜炎发生原因以患者操作不规范为主,糖尿病患者腹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Hb<8 g/L、Alb<28 g/L均易引起腹膜炎,治疗时根据病原菌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结论 积极预防、及时诊治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控制的关键,应加强对患者无菌观念的灌输,要求患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对于已经发生的腹膜炎一定要及时正确的处理,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作者:韦慧琴;李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例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结果 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1 h内,产生严重的变态反应时对患者的皮肤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严重的危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可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涉及患者身体的多个系统,引起系统功能障碍,所以对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要合理的使用,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韩庆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重(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儿童医院PICU 2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 重症患儿262例中危重症159例,合并呼吸系统受累239例,循环系统受累59例,在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降颅压、呼吸、循环支持及丙种球蛋白、激素应用及对症治疗.治愈248例,留有后遗症9例,要求出院4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筛查出重症患儿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重症患儿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
作者:许惠敏;李玉萍;薛东生;崔永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亚太型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66例的疗效.方法 对66例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均采用亚太型Gamma钉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率96%,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9%.并发症:股骨干骨折1例,拉力螺钉退出2例,迟发感染1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等优点,为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杨茂修;冯大彦;万军;冯海;沈新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1],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作者:袁华;张景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为3~8 d.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浆液性疱疹为特征.本文总结2010年1月至12月本科室收治的18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就其诊疗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郑新杰;刘芳;王凝;宁红霞;胡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PCI)诊断和治疗操作可避免术后需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给患者带来的不便等,但若其护理不得当,可引起桡动脉痉挛,手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现将其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陈萍;王香枝;路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组150例,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组)150例.结果 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仅4例诉有极轻微腰胀,无其他不适,疼痛发生率(4%)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94%),P<0.01.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平板运动试验中如何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方法 使用美国GE公司MAx一1型平板运动仪,采用Bruce方案对3718例患者进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全程观察病情,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和血压,并配备必要药品及抢救设施.结果 3718例受试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但运动中可诱发各种心血管事件,试验中加强病情观察及各方面的应急处理将提高本试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路世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康复护理方法,为今后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郑州市骨科医院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 7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69例无并发症发生,占总患者的94.5%.结论 科学全面的康复护理可以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效的孕妇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行碎石术.结果 16例均原位碎石成功,平均碎石时间6 min,术后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消失,结石均全部排空,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兆存;邢发枢;谭万龙;郑哲明;陈早庆;杨昌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已经百年,但传统手术在术后放置引流管时一般应用的是单腔引流管,由于多种原因,术后引流管堵塞及合并感染的几率较大,包括再出血,以致疗效不满意.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用自制双腔引流管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是针对手术治疗,手术中清除血肿1/2~2/3,原发出血点不明确,疑似术后有可能再出血的患者,手术结束,血肿腔置入自制双腔引流管引流,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根江;赵广涛;左红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的病理类型及病因分布,评价肾活检在肾脏病诊治中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对30例ARF具有肾穿刺活检适应证的患者,在B超介入定位下行经皮肾穿刺活检,并做光镜、免疫病理检查及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0例ARF患者肾穿刺均能成功取得肾小球,标本合格率为97%,病理分析显示:硬化性肾炎2例(6.67%);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7例(56.67%),其中IgA肾病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5例,膜性肾病2例,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2例,新月体肾炎3例;继发性肾小球肾炎8例(26.62%),其中狼疮性肾炎6例,过敏性紫癜肾炎2例;急性肾小管坏死2例(6.67%);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3.33%).并发症主要有肉眼血尿2例,肾周血肿1例,未发生误穿其他脏器、感染及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对ARF患者行肾活检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及病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少清;刘清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皮片移植分期修复躯干巨痣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躯干部位巨痣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巨痣患者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部分切除、皮片移植术.结果 所有巨痣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瘢痕无明显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效果满意.结论 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切除、皮片移植术治疗躯干部位巨痣效果确切.
作者:代涛;袁德品;赵为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