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肺结核67例误诊原因分析

曾祥丽;李萍;王红梅

关键词:下肺结核, 影像学医师,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诊断, 回顾性分析, 肺下叶结核, 成人肺结核, 肺结核病, 鉴别诊, 误诊, 患者, 断水, 典型
摘要:成人肺结核多发生于上肺野,其影像学表现为影像学医师熟悉,容易诊断,而发生于中下肺结核病影像学表现欠典型,或不为影像学医师重视,容易导致误诊[1].现将67例肺下叶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中下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胍类药物引起乳酸酸中毒21例分析

    目的 提高对双胍类药物引起的乳酸酸中毒的认识,探讨降低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病死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21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不高,双胍类药物使用不当,肝、肾功能损害是服用双胍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乳酸酸中毒的易发因素,严重乳酸酸中毒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死亡.本组21例中9例死亡,死亡组pH值、HCO-3、阴离子间隙较存活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严格掌握双胍类降糖药的禁忌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减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的发病,早期给氧、充分补液、应用葡萄糖加小剂量胰岛素、尽早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长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了解院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菌种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从临床送检的痰、咽拭子、尿、分泌物等3724份标本中共检出白色念珠菌108株,检出率为2.9%,其中痰标本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69株,占63.9%;体外药敏试验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5.4%和93.5%;其次为制霉菌素和伊曲康唑,敏感率均为90.7%;氟康唑的敏感率较低,为83.3%.结论 白色念珠菌感染日益增多,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药敏实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芝芳;王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片移植分期修复躯干巨痣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皮片移植分期修复躯干巨痣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躯干部位巨痣的有效方式.方法 对巨痣患者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部分切除、皮片移植术.结果 所有巨痣患者移植皮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13个月,瘢痕无明显增生或挛缩,皮肤色泽及弹性与创周正常皮肤较接近,效果满意.结论 按照解剖学分区分期行巨痣切除、皮片移植术治疗躯干部位巨痣效果确切.

    作者:代涛;袁德品;赵为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临床显微解剖学研究

    目的 通过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指导临床显微切除环池和脚池周围,尤其环池后上部的病变,并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 本项目通过对10例(20侧)国人成人湿颅标本进行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的研究,了解该入路的脉络裂、海马旁回、穹窿带、丘脑等脑组织结构和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滑车神经等结构,以及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测量观察.结果 ①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可在不牵拉颞叶基底面的前提下很好的暴露环池上部.此入路较颞下入路,手术路径明显缩短,且避免了颞下入路颞叶牵拉对Labbé静脉和颞叶的损伤;避免了对视束的损伤风险.②经颞中回是到颞角直、短的路径;经岛叶-脉络膜入路避免了对颞叶的过度牵拉,但对颞干的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学缺陷.③颞下入路能很好的显露环池下部结构,不需在颞叶做皮质切口,但其不适合环池上部病变.Labbé静脉损伤、牵拉颞叶,有颞叶挫伤、静脉梗死或挫伤性血肿的危险.结论 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能够较好地暴露环池周围病变,在认真考虑肿瘤正确位置、与Labbé静脉等结构的关系后,可以达到手术损伤小化、术野暴露大化的目的.

    作者:施辉;周辉;李爱民;江伟;孙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脉点滴,对照组为甘草酸二胺针150 mg静脉点滴,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5%,显效率为63.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满意.

    作者:张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抑郁情绪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调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状况,了解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经多导睡眠图确诊的120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并使用Calagary生活质量指数(SAQLI)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120例OSAHS患者中合并抑郁情绪者45例,抑郁发生率为37.5%; 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氧饱和度(LSaO2)、平均氧饱和度( M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生活质量总分及日常活动、社会交往、情感功能及症状4个维度分均显著低于无抑郁组(P<0.05) ;Zung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OASHS患者抑郁情绪较为常见,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作者:张俊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软组织缺损7例报告

    随着交通、工业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多,在造成骨折的同时,常常合并严重的软组织碾挫、缺损及骨外露,这些高能量损伤处理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局部坏死或感染.以前处理这些并发症,只有进行清创加换药,并进行抗生素输注预防或治疗感染,往往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且远期效果欠佳,处理较为棘手.自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n博士首创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以来,该技术用于治疗躯干、四肢的软组织感染创面取得良好效果.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被逐渐推荐到创伤后各种问题创面,如慢性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创面等的临床治疗中.我院自2008年引进该技术(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封闭创伤负压引流套装)以来共治疗大面积软组织坏死或感染患者7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福囤;邵会永;刘军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起源于胎儿红细胞血型从父亲方面遗传了母亲没有的抗原,胎儿这些红细胞在母亲妊娠期间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对胎儿红细胞的IgG血型抗体,这种IgG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诸多溶血病的症状和合并症.国内外报道这类病例比较多,笔者就2010年期间收集的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37例,结合国内已报道的资料,对HDN三项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锐锋;马红丽;刘君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锁骨骨折骨圆针内固定退针原因分析

    1998年至2007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骨圆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10例,其中10例发生退针,占该种手术患者的9.09%,为总结经验对其退针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刘同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脊柱后正中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脊柱后正中椎旁肌肉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选择23例腰、腿痛患者,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1例,Ⅰ~Ⅱ度退变性滑脱4例,腰椎间盘突出并不稳8例.采用后正中切口,经多裂肌和长肌间隙直接到达上下关节突表面,电凝剥离小关节突周围软组织,显露上下关节突、椎板及黄韧带外侧缘和横突根部,行局限减压;对需要行内固定者则清除髓核,植入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调整椎间隙,有滑脱者进行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腰、腿痛症状获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85分降至术后1.44分;滑脱获得复位,无螺钉植入失误,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等并发症.结论 脊柱后正中经椎旁肌群间隙入路在腰椎退变手术中能够大可能保留脊柱的原始解剖结构,大限度减少创伤的同时,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缓解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崔文波;邝铭业;赵小泉;陈嘉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F波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探讨F波在GBS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准北市人民医院在2005年至2009年中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并且接受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的47例患者,对其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F 波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 检测,共检测 329条运动神经及235条感觉神经,F波329条,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病1周内54%患者的F波出现不正常,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者仅有6%,38%的患者运动末端潜伏期延长,57%患者复合运动动作电位波幅下降,30%患者的感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或消失,21%患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未发现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早期F波较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更为敏感,表现为出现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杨静;赵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无痛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300例,其中无痛人工流产组150例,对照组(传统人工流产组)150例.结果 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仅4例诉有极轻微腰胀,无其他不适,疼痛发生率(4%)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组(94%),P<0.01.150例无痛人工流产妇女中无一例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人工流产组(P<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16例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确诊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保守治疗无效的孕妇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行碎石术.结果 16例均原位碎石成功,平均碎石时间6 min,术后患者肾绞痛、发热等症状消失,结石均全部排空,无明显产科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兆存;邢发枢;谭万龙;郑哲明;陈早庆;杨昌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开封市鼓楼结核病医院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培菲康420 mg,每天3次,联合舒丽启能20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疗程4周;B组仅给予舒丽启能200 mg每天3次进行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种方法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50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B组5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培菲康联合舒丽启能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

    作者:杨永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 总结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 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垂体瘤患者58例,经鼻-蝶窦入路行肿瘤切除,回顾性分析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49例,大部分切除9例;术后并发症: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6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复发1例,脑脊液鼻漏合并颅内感染1例.结论 充分术前准备、掌握局部解剖结构、熟练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质量是提高垂体瘤手术治疗疗效的关键.

    作者:胡文忠;段国庆;陈小兵;刘红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目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MRI)的保护方法主要包括:缺血预处理,药物性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缺血后处理(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IPC)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实施,临床可控性强,因而具有更直接、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IPC已经作为一种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被研究,可用于不可预见的心肌缺血的治疗,故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以下就IP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近研究进展做总结性回顾.

    作者:马启刚;柳兆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9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的不良反应.方法 统计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例曾有青霉素过敏史.结果 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多发生在用药的1 h内,产生严重的变态反应时对患者的皮肤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严重的危害.结论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可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涉及患者身体的多个系统,引起系统功能障碍,所以对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药品要合理的使用,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韩庆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苦碟子注射液3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再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含奥扎格雷钠8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 治疗组治愈15例,显著好转26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组治愈12例,显著好转22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碟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世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足口病187例分析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较多,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为3~8 d.临床以发热及手、足、口腔及臀部的斑丘疹、浆液性疱疹为特征.本文总结2010年1月至12月本科室收治的18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现就其诊疗过程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郑新杰;刘芳;王凝;宁红霞;胡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清心肌酶检测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临床评估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1],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作者:袁华;张景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