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与回输自体血116例,监测术前及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测定红细胞悬液的Hct,记录每例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率.结果 ①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液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②回输后HR、MAP、SpO2、Hb、Hct显著上升(P<0.01),PLT无显著变化.③回输红细胞悬液Hct为0.41~0.49.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技术,可显著节约血源和减少异体输血.
作者:郑祥德;宋祥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食管癌病人在X线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对其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病人支架均一次性成功置入,术后立即感到吞咽通畅,且很快恢复进食;1周内均有轻度胸骨后胀痛不适、恶心,2例出现打嗝伴食物反流,给予对症处理,精心护理,症状均有效缓解.结论 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手术前后有效的护理,对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其康复及提高食管支架置入术的远期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为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偃师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65例和治疗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组)65例,将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的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的治疗方案效果佳.
作者:杨鲜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准确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巨大胎儿诊断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并与同期分娩的单胎正常体质量儿进行比较.结果 巨大儿组母亲身高、孕期增长体质量、孕产次、孕龄、年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为72.09%,高于对照组(31.01%).结论 根据B超检查胎儿各径线数值,综合产妇孕期增重、孕产次、身高、孕龄及宫高、腹围有关因素可提高巨大胎儿的诊断率,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a/b 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正常人与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有视神经病变患者的eNOS基因a/b基因型,同时对上述患者的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组(DON)组a等位基因及aa+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生有关.结论 一氧化氮参与了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病.
作者:罗晖;任建功;胡雪剑;张文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8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 189例手术成功181例;8例未成功转外科治疗.平均住院日7 d.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结核性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湖南省娄底市中心医院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210例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16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者加用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经改用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加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但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抗结核治疗终止.结论 加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观察并在早期加以保肝治疗是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作者:贺微;申道君;贺金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开封市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 采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对参加开封市两癌普查的12 278例妇女中自愿检测宫颈DNA倍体细胞的2344例进行DNA倍体异常细胞分析.结果 2344例被检测者中DNA倍体异常并且在阴道镜下活检,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癌者1例,确诊为子宫内膜腺癌1例,确诊为原位癌者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3例,占2.69‰.结论 开封市妇女宫颈癌发病率为16.28/10万,采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筛查宫颈癌,敏感性好,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要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植入发育,又称为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近年来该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及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应即时准确诊断,尽早处理,本文通过对本院自2007年至2008年异位妊娠68例患者的观察,以期评价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丽丽;于守君;郑继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76例经颅脑CT和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根据卒中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6.6%,病程在3~6个月时更易发生抑郁,脑卒中后抑郁严重程度与肢体肌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状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病程、肢体肌力显著相关.
作者:姜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的可能原因,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对夏邑县人民医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36例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所有患儿均伴有无热惊厥,神经系统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本组经抗病毒、补液、止惊等综合治疗3~7 d后全部治愈出院,没有出现癫痫样反复惊厥症状;随访到的患儿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轻中度腹泻是引发惊厥是儿科常见疾病,轮状病毒感染是引起肠道外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由于该病预后良好,不必再进行抗癫痫治疗.
作者:王新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医务人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老年病科对于老年甲减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性甲减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多样复杂,误诊率较高.结论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或是基础疾病较多,有时会把一些甲减症状错误的认识为正常老化表现,或是其他慢性疾病,同时由于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表现多样,极易造成误诊、误治,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曹莹;王易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消融在鼻息肉术后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180例鼻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和传统的鼻息肉钳取法进行处理.结果 治疗组102例中有60例术后一次无复发,有42例患者半年内行2~3次治疗后随访无复发.对照组78例中有28例复发,复发率达34.62%.结论 低温等离子消融在鼻息肉术后的治疗中有独特优点.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肌氨肽苷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肌氨肽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并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肌氨肽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敏;苏俊生;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40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膀胱镜逆行插管、输尿管镜下碎石、开放取石、肾造瘘和血液透析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下降.肾功能恢复正常30例,肾功能处于代偿期7例,尿毒症3例.结论 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快明确诊断,尽早采取适当方法解除梗阻,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损害,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继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6例资料完整的老年心衰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以及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7,P<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对老年心衰患者BNP测定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可靠指标.
作者:周熙琳;梁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探索一种对中风恢复期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许多临床医师的目标.从1998年开始,应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病的经验,以头颅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我们曾在传统体针的基础上,研究了用头颅CT定位围刺长留针和常规留针的不同针法,观察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锋;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检查技巧及临床意义,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常规产前筛查或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会诊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常规多切面扫查.先通过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主观目测是否存在下颌发育畸形,同时对可疑病例进行颜面部的冠状面及横切面补充扫查,仔细测量下颌骨前后径,并与双顶径进行比较,然后启动三维表面重建成像协助明确产前诊断.所有经产前超声诊断的患者均经引产后证实.结果 产前共检出下颌发育畸形胎儿11例,其中小下颌畸形9例,下颌骨缺失2例.结论 产前二维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胎儿下颌发育畸形,正中矢状切面是诊断此类畸形的首选切面;颜面部三维表面成像具有空间立体显像优势,可全面、直观地再现颜面结构的外形及细部缺陷,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李鲤;石小正;王瑜;孙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赵清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70例SAH患者中26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26例院前误诊或漏诊(占15.3%).结论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易造成漏诊及误诊,采取合理检查可降低误漏诊率.
作者:荆举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