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芳
目的 探讨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4例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次雾化吸入,每30分钟1次,共3次,之后2 mg,每12小时1次;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之后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每12小时1次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4 h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呼气峰流速(PEFR)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 h后治疗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及PE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24 h后治疗组患儿临床控制率及PEFR较控制组改善明显,且两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可替代全身使用激素,不良反应少.
作者:孙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术后消化道瘘病人进行生理盐水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18例病人全部治愈.瘘口愈合时间平均46 d.结论 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铁良;刘敏;胡和平;李凯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复合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麻醉期循环、呼吸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以探讨其在乳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乳腺腺癌根治手术40例,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置罩后即刻(T1)、5 min(T2)、拔罩后即刻(T3)、5 min(T4)的HR、MAP、SpO2、PETCO2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使用喉罩通气复合肋间神经阻滞的患者术中循环、呼吸功能均稳定,麻醉诱导后置罩后T1、T2、T3的HR、MAP、SpO2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无一例烦躁,所有患者苏醒后平稳,视觉模拟评分均在3分以下.术后随访1例咽部轻度不适,2 d后自愈,无术中知晓、恶心呕吐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结论 喉罩通气复合肋间神经阻滞能更好地维持循环,呼吸稳定,使于呼吸道管理,苏醒快,气道并发症少,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吕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缬沙坦能改善肾小球灌注压,减少蛋白尿的发生率,减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保护肾功能.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扩张肾血管,改善肾组织缺氧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肾小球内血栓形成,防止肾小球硬化及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本文旨在观察两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树栋;王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非老年组患者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咳嗽严重程度.方法 58例老年和82例非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患者,按照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程序,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咳嗽积分评价咳嗽严重程度.结果 老年组常见病因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3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1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8例;非老年组常见病因依次为:CVA 31例,UACS 26例,GERC 10例.两组主要病因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病因间的日间咳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的夜间积分明显高于其他病因(P均<0.01).结论 与非老年组类似,CVA、UACS、GERC也是老年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不同病因慢性咳嗽的日间咳嗽程度类似,但CAV夜间咳嗽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病因的咳嗽.
作者:张丽琴;陈兴无;王金艳;涂雄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淮北市人民医院233例双胎妊娠妇女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尤以阴道分娩组第2组新生儿尤为显著,两胎儿分娩出生时间间隔>15 m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李新;崔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指患者通过鼻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无创性方式将患者与呼吸机相连进行正压辅助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近几年已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县级及个别乡镇级医院也已经开始应用.如何结合实际合理地应用NPPV,提高临床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1],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者:肖泽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对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96例资料完整的老年心衰患者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以及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7,P<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对老年心衰患者BNP测定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可靠指标.
作者:周熙琳;梁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是十分关键的.我院采用了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痊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镇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赵清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40例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情分别行膀胱镜逆行插管、输尿管镜下碎石、开放取石、肾造瘘和血液透析处理.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血尿素氮、肌酐进行性下降.肾功能恢复正常30例,肾功能处于代偿期7例,尿毒症3例.结论 上尿路结石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快明确诊断,尽早采取适当方法解除梗阻,阻止肾功能进一步损害,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孙继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椎弓根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自 2006年 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 21例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 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 6~20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无神经系统症状加重,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伤椎高度及脊柱生理弧度无丢失.结论 中上胸腰椎骨折脱位损伤外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对不稳定骨折、合并和不合并脊髓损伤,均应尽量早期手术减压并稳定脊柱,以利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作者:李宏九;李志伟;曹海云;张晓辉;周献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和病残率都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探索一种对中风恢复期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许多临床医师的目标.从1998年开始,应用CT定位围针法治疗脑病的经验,以头颅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我们曾在传统体针的基础上,研究了用头颅CT定位围刺长留针和常规留针的不同针法,观察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锋;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后囊膜截开手术防治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效果.方法 将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行后囊膜截开的53例(53眼)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53例(53眼)同期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未行后囊膜截开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两组在术后随访过程中观察记录的佳矫正视力、后囊膜,尤其是中央部浑浊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佳矫正视力,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1).术后随访后囊膜中央部浑浊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5,P<0.01).后囊膜混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后囊膜截开手术可有效防止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降低其混浊程度,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周亚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评价星形细胞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肿瘤患者术前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的各项血流灌注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结果 ①高级星形细胞肿瘤组的脑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通透性(PS)、MVD及VEGF表达均较低级星形细胞肿瘤组明显升高,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星形细胞肿瘤的CT灌注参数BF、BV、PS值分别与MVD、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 CT灌注成像可准确反映星形细胞肿瘤瘤体内血管生成,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
作者:陈韵;周永红;葛湛;林琼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由英国医师Heald等[1]在1982年首先提出,他们发现并报道5例直肠癌下缘的远侧系膜中存在多个腺癌转移灶.由此他们大胆推测,当时临床上直肠癌术后局部癌灶高复发率与术中未将直肠系膜内的隐匿癌灶清除干净有很大关系,即对直肠系膜的不正确处理可引起癌细胞种植、扩散以及术后局部复发等严重后果,并提出盆腔脏层筋膜和壁层筋膜之间存在间隙,沿着这个间隙手术就可以完整切除系膜,做到大限度切除肿瘤,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蔡瑜;杨文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在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为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偃师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30例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咪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65例和治疗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组)65例,将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溃疡的治疗中,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三联的治疗方案效果佳.
作者:杨鲜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肌氨肽苷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肌氨肽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并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肌氨肽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敏;苏俊生;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神经病变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a/b 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正常人与2型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有视神经病变患者的eNOS基因a/b基因型,同时对上述患者的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组(DON)组a等位基因及aa+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因此eNOS基因27bpVNTR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生有关.结论 一氧化氮参与了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发病.
作者:罗晖;任建功;胡雪剑;张文博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