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霞;田雪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局部用药辅助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20 g/L碘甘油治疗,观察组用2%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前及用药4周末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用药4周末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I、PD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辅助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炎症状,且疗效优于碘甘油组.
作者:崔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无痛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8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和EST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处理.结果 189例手术成功181例;8例未成功转外科治疗.平均住院日7 d.结论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是ERCP/EST取石术取得成功以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旨在观察小剂量美托洛尔预防气管内插管致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实验组)、B(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在全麻诱导前实验组以美托洛尔0.05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缓慢静脉推注(1 min),对照组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ml,所有患者气管插管操作由专人负责,均一次成功,观察记录全麻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 min 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两组间比较,患者SBP、DBP、HR在诱导前及插管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 min时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组内比较:与诱导前相比,A组除插管前SBP、DBP、HR波动较大外,在插管后各指标较为稳定;而B组在插管前后各指标波动极为显著.结论 全麻诱导前预注小剂量美托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抑制气管内插管操作所致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尹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脊髓栓系综合征(TCS)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脊柱、椎管、脊髓异常, 终丝变异、变短、增粗、紧张而使脊髓圆锥受到牵拉, 处于低位, 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征候群.X线、CT和超声等对其诊断较为困难, MRI具有高分辨率, 多方位成像的优势, 为TCS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党保华;赵鑫;张小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至2010年新野卫生职业中专附属医院治疗的86例RE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用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并评价内镜下有效率.结果 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为93.02%,内镜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09%,内镜下总有效率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RE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汪瑞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 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8.6%,胆漏发生率为3.4%,术后第一天肛门恢复排气10.3%,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为93.1%.结论 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安全、省时,值得选择应用.
作者:陈钦寿;车斯尧;潘思波;何龙光;黎福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 对40例因黄疸住院,血培养(+)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培养出病原菌40株,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第一位,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偏低,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部分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率.结论 以黄疸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儿早期应宜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血培养报告后,再根据药敏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陈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将46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护肝退黄综合治疗(维生素类、门冬氨酸钾镁、益肝灵、能量合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中自行粗暴还纳嵌顿性疝导致肠破裂2例,阴囊外伤致肠破裂1例,散步时绊倒发生2例,打篮球跳起投篮时发生1例.手术6例,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 嵌顿性疝粗暴还纳、阴囊外伤是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常见原因,特殊条件下身体过度后仰亦可诱发肠破裂.肠破裂修补加疝囊颈荷包缝合是治疗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较好的手术方式.
作者:李永;张昕辉;李欢送;齐敦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与回输自体血116例,监测术前及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测定红细胞悬液的Hct,记录每例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率.结果 ①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液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②回输后HR、MAP、SpO2、Hb、Hct显著上升(P<0.01),PLT无显著变化.③回输红细胞悬液Hct为0.41~0.49.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技术,可显著节约血源和减少异体输血.
作者:郑祥德;宋祥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穿刺硬化剂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经CT扫描确诊为单纯性囊肿的患者,在CT引导定位下经皮穿刺囊肿抽吸囊液后,行高纯度无水乙醇反复多次冲洗,注射量约为抽出囊液的25%.术后分别于3个月及6个月后各复查CT扫描对比.结果 随访10例,有效率为90%,消除率为6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肾囊肿硬化剂治疗安全有效、方便、并发症低;能达到使囊肿收敛,缩小以至消失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辉;叶达林;陈朝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纳美芬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4例.在相同综合治疗及抗病毒[病毒唑10 mg/(Kg·d)]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0.1 mg/次,1~2次/d),观察患儿发热、呕吐、惊颤及意识恢复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惊颤消失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美芬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郝建华;符莹;吴鸿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采用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平均时间28 d.结论 采用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应用肠外营养、糖皮激素和生长抑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作者:李庆春;王同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62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50例,多发肌瘤12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44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42例,剖宫产并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出术,手术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增加.结论 在病例选择合适的情况下,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并不增加手术的风险.
作者:赵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酯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均予替比夫定600 mg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HBsAg、HBeAg、HBV DNA定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根据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聚合酶链反应(PCR)低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A组和高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B组.结果 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越低,HBsAg下降幅度越大,在48周HBV DNA达到PCR检测不到的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越高.A组患者在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为44.1%,B组患者则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及HBsAg下降幅度可作为48周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海红;曾文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喉癌的发病原因与吸烟、饮酒、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将我科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56例喉癌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56例病理确诊喉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56例喉癌患者每日吸20支烟以上者33例占58.9%;饮酒者每日饮15 ml酒以上者21例占26.6%;吸烟和饮酒史均5年以上.男53例,女3例;年龄50~80岁48例占85.7%;50岁以下4例占7%;80岁以上4例占7%.结论 提示喉癌发病的因素与吸烟、饮酒、性别、年龄有明显的关连.
作者:梁国祥;刘丽;蔡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5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治疗措施等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经积极抢救及治疗后,共有54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系服药量过大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经积极抢救与治疗无效死亡,3例患者自动转院;抢救成功率为93.10%.结论 彻底的洗胃是抢救成功与否的重要治疗措施.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合理使用是抢救的关键措施.
作者:秦桂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分别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镇静剂的使用次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同时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赵清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商品名曼月乐)治疗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103例月经量>80 ml的患者宫内放置LNG-IUS后月经周期、月经期、月经量、血红蛋白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放置LNG-IUS后3个月,患者月经周期未出现显著变化,月经期表现为放置后1个月显著延长,但随后恢复正常;月经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也显著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也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结论 LNG-IUS治疗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作者:陈良湾;陈建英;张伟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白血病初治诱导缓解的因素.方法 总结48例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情况,分析年龄、白血病类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与完全缓解率(CR)的关系.结果 不同年龄、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的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类型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60岁)和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CR率低,预后差.
作者:刘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