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脊髓栓系综合征55例的MRI表现

党保华;赵鑫;张小安

关键词:儿童, 脊髓栓系, 综合, 神经功能障碍, 后天获得性, 诊断方法, 脊髓圆锥, 脊髓异常, 高分辨率, 先天性, 多方位, TCS, 椎管, 优势, 困难, 脊柱, 成像, 超声, 变异, 变短
摘要:脊髓栓系综合征(TCS)为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脊柱、椎管、脊髓异常, 终丝变异、变短、增粗、紧张而使脊髓圆锥受到牵拉, 处于低位, 而出现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征候群.X线、CT和超声等对其诊断较为困难, MRI具有高分辨率, 多方位成像的优势, 为TCS提供了有效的诊断方法.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100例

    目的 观察肌氨肽苷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肌氨肽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神经内分泌阻滞剂并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肌氨肽苷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氨肽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敏;苏俊生;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能改善肾小球灌注压,减少蛋白尿的发生率,减缓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保护肾功能.前列地尔是一种血管活性药物,通过扩张肾血管,改善肾组织缺氧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肾小球内血栓形成,防止肾小球硬化及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本文旨在观察两者联合应用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树栋;王永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酯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指标,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均予替比夫定600 mg治疗48周,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的HBsAg、HBeAg、HBV DNA定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根据治疗24周时血清HBV DNA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聚合酶链反应(PCR)低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A组和高于检测下限(≥300拷贝/ml)的B组.结果 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越低,HBsAg下降幅度越大,在48周HBV DNA达到PCR检测不到的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ALT复常率越高.A组患者在48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为44.1%,B组患者则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P<0.01).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比夫定治疗24周时HBV DNA水平及HBsAg下降幅度可作为48周疗效的预测指标.

    作者:杨海红;曾文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植入发育,又称为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角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近年来该病发生率不断增加.异位妊娠是严重危及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妊娠,是妇产科的急腹症,应即时准确诊断,尽早处理,本文通过对本院自2007年至2008年异位妊娠68例患者的观察,以期评价彩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丽丽;于守君;郑继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因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硝普钠和新活素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 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尿量的改善,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效果显著,在临床疗效方面状况明显优于传统药物,且安全性高,值得在急性代偿性心衰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冠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功能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踝臂指数和动脉僵硬度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和冠心病患者的动脉功能变化.方法 348例受检者入选本研究,其中正常组122例,高血压病组118例,冠心病组108例.所有受检者应用动脉僵硬度和踝臂指数(ABI)对动脉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 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冠心病组为(11.7±2.5)m/s,与正常组(10.2±1.6)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冠心病组为(1601±267)cm/s,高血压病组为(1607±311)cm/s,与正常组(1360±209)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BI 冠心病组为1.09±0.14,与高血压组(1.15±0.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僵硬度能够方便、快捷、无创评价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早期变化,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功能明显降低.

    作者:陈瑞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87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用微波治疗,治疗前后各用保妇康栓治疗1个疗程,而对照组43例单独采用微波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微波治疗.

    作者:杜复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合理治疗方法,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至2010年2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28例均有右上腹痛疼、腹胀;伴有发热的23例,局限性腹膜炎19例,黄疸3例,胆囊坏疽4例;合并胆囊结石26例,胆总管结石3例;合并糖尿病10例,心脑血管疾病13例,慢性支气管炎4例.急诊手术21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例,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C)13例,同时胆总管切开探查3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待急性症状控制后手术切除胆囊7例.28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结论 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应根据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

    作者:贺卫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9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行手术治疗7例,保守治疗2例,平均切除肠管200 cm,住院死亡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抗凝和及时手术是改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根本措施.

    作者:刘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24例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有效地处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是十分关键的.我院采用了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外科患者出院后的定期随访

    目的 探讨外科出院患者定期随访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9月到2009年5月在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外科手术治疗后出院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1年随访,调查分析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等.结果 实施随访后患者的满意度及依从性较随访前明显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个性化需求满足率也较随访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患者的依从性,全面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延伸服务职能,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赵淑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胎儿下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表现、检查技巧及临床意义,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常规产前筛查或在外院超声检查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会诊的胎儿颜面部进行常规多切面扫查.先通过二维超声正中矢状切面主观目测是否存在下颌发育畸形,同时对可疑病例进行颜面部的冠状面及横切面补充扫查,仔细测量下颌骨前后径,并与双顶径进行比较,然后启动三维表面重建成像协助明确产前诊断.所有经产前超声诊断的患者均经引产后证实.结果 产前共检出下颌发育畸形胎儿11例,其中小下颌畸形9例,下颌骨缺失2例.结论 产前二维超声可以明确诊断胎儿下颌发育畸形,正中矢状切面是诊断此类畸形的首选切面;颜面部三维表面成像具有空间立体显像优势,可全面、直观地再现颜面结构的外形及细部缺陷,是提高胎儿颜面畸形诊断准确度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李鲤;石小正;王瑜;孙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7例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新野县人民医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住的7例进展期胃癌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了D2根治性手术.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未见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除1例患者失访外,其余患者现均生存(7~60个月),健康状况良好,复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是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新辅助化疗加根治性手术的模式很可能将成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新标准.

    作者:林楠;廖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23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1997年1月至2010年12月淮北市人民医院233例双胎妊娠妇女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剖宫产组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尤以阴道分娩组第2组新生儿尤为显著,两胎儿分娩出生时间间隔>15 min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结论 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李新;崔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围术期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方法 针对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预防DVT形成后在扩容、抗凝、祛聚的基础上进行溶栓.结果 54例存在高风险易患因素的患者中有3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DVT发生经溶栓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进行预防与治疗能降低DVT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杨昨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影响小儿嵌顿性斜疝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10年收治22例小儿嵌顿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法复位10例,手术12例.肠管坏死1例,异物嵌顿肠管穿破2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正确的围术期处理是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关键.

    作者:艾力合达尔·吾拉孜汗;赵雪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血清孕酮水平与早期先兆流产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血清孕酮在判断先兆流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169例早期先兆流产血清孕酮水平,根据治疗结果将先兆流产患者分为妊娠持续组和妊娠失败组,并与正常妊娠组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失败组的孕酮水平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 nmol/L为标准判断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88.55%,特异度为89.47%.结论 血清孕酮可以作为判断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申萍;陈丹;石金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附46例报告)

    目的 探讨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将46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护肝退黄综合治疗(维生素类、门冬氨酸钾镁、益肝灵、能量合剂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和肝功能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消化道瘘

    目的 探讨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营养支持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疗效.方法 对2001年7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例术后消化道瘘病人进行生理盐水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18例病人全部治愈.瘘口愈合时间平均46 d.结论 腹腔持续冲洗引流加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术后消化道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铁良;刘敏;胡和平;李凯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术中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血液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ZITI-2000型血液回收机回收与回输自体血116例,监测术前及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测定红细胞悬液的Hct,记录每例回收血量、回输血量和异体输血率.结果 ①平均每例回收血3379ml,回输血液1235ml,异体输血率为25.8%.②回输后HR、MAP、SpO2、Hb、Hct显著上升(P<0.01),PLT无显著变化.③回输红细胞悬液Hct为0.41~0.49.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血液保护技术,可显著节约血源和减少异体输血.

    作者:郑祥德;宋祥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