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刘长胜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部分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鼻饲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 d,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83.3%和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和81.0%(P﹤0.01);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肠道喂养成功率提高,促进体质量增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结论 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蜡疗结合短波治疗,每日2次,常规治疗20 d;对照组4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50 mg,每日2次,治疗15~2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症状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作者: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青紫蓝兔骨髓,行MSCs原代及传代培养,将3代MSCs作为种子细胞.将32只青紫蓝兔造成双膝关节4 mm×4 mm 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缺损内植入负载了MSCs和bFGF的Pluronic F-127;细胞组植入负载了MSCs的Pluronic F-127;生长因子组植入负载了bFGF的Pluronic F-127;对照组缺损不做处理.于术后4周和16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且对各组修复组织行组织学评分及比较.结果 术后4周时实验组与其他三组比较修复效果不明显;术后16周,大体观察及HE染色示实验组缺损已不易辨认,以透明样软骨修复为主,Pluronic F-127基本降解仅残余少量颗粒,甲苯胺蓝染色示细胞周围基质有较多异染质,而细胞组和生长因子组缺损表面不平整,界限清晰,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仅周缘见少许纤维软骨出现,对照组仅缺损底部有纤维组织覆盖.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术后16周时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结论 Pluronic F-127结合MSCs和bFGF的复合物终形成类关节软骨样组织,基本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此方法 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软骨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开;杨金华;王筱林;吴小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局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压迫,B组用碘仿纱布压迫,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宫颈外观恢复情况.结果 A组止血时同明显短于B组,宫颈外观恢复好于B组.结论 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顼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效果好,使用方使,有推广价值.
作者:赖俏红;黄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21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5例,脑出血33例)的血浆高半胱氨酸含量,与同期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高半胱氨酸含量与脑血管病有明显关系,脑卒中患者的血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何亚丽;蔡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T型肠造口术式在肠梗阻手术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对18例行T型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经支持和抗炎治疗,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0.5~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肠坏死或肿瘤所致肠梗阻行T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二次手术痛苦小.
作者:韩明阳;李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 Twist)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9年9月呼吸内科中70例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ercu Twist组和OT组,每组35例,Percu Twist组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 Percu Twis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燕;王磊;周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38例.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0~80 min,术中出血量10~60 ml,术后引流量100~80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 d.术后胸管漏气24例,术后因呼吸衰竭行机械辅助呼吸3例.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克剑;阮应东;李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外伤可致多种疾病发生,但乳糜腹水较为少见,我院于2010年2月收治1例因外伤致乳糜腹水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端孟;贾凯;凌丰军;王永恒;张晓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采用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治疗青少年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21例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行挛缩松解术的临床资料.21例中男10例,女11 例;年龄7~19岁,平均12.7岁.病变均位于双侧.病程5~16年,平均11.3 年.结果术后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 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未遗留明显瘢痕.术前双下肢功能根据Fernandez分度法评定:轻度3例、中度12例、重度6例;术后仅1例重度患者遗有轻度跛行,优良率为95.2%.结论 对于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可避免术后遗留明显瘢痕,同时术中能彻底松解挛缩带,配合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萌;刘长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分子溶质、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清除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的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PD组和CHD组,进行维持血液透析1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后血清β2-MG、血清磷比常规血液透析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1年后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降低透析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透析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MG及血清磷浓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薛少清;邓声京;曾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 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洛尔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盐酸艾司洛尔0.5 mg/kg快速静脉注射,后给予维持量0.1 mg/(kg·min),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 输注5 min时可见HR、DBP、MBP、RPP明显降低,而SBP未见明显改变.在终止输注后20 min、HR、DBP、MBP、RPP基本恢复至用药前状态.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作者:单联斌;王超;孙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使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术后低钙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9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和高钙透析液,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 使用高钙透析液较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能更快的纠正术后出现的严重低钙血症,但对血磷的升高影响更小,对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严重的低钙血症,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可使用高钙透析液,但不推荐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转移性钙化的风险,若治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停用高钙透析液.
作者:徐雪英;阳昕;胡秀梅;兰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2例,常规准备,静脉注射10 μg芬太尼、10 mg氯胺酮、30 mg利多卡因混合液3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10~0.15 mg/kg缓慢静脉注射,待患者头晕对语言指令无反应入睡后,再予丙泊酚0.5~1.0 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基本固定.开始胃肠镜检查操作,术中根据患者体动或呛咳及血压、心率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结果 所有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肠镜检查,无发生术中知晓,无注射痛、喉痉挛、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满意率达100%.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取长补短的方案.
作者:刘永材;倪洪湖;谢永香;江才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90 ml/(min·1.72 m2)时间>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害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肾毒性药物的影响,CK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对CKD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病门诊接受尿毒清颗粒加厄贝沙坦治疗的82例CKD3~4期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汇报如下.
作者:任永强;薛美;张希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58例确诊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口服,3 g/次,2次/d;对照组单独用杜秘克口服,15 ml/次,2次/d.疗程共28 d.结果 在治疗第28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率及排便感觉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82.8%及62.1%,对照组分别为58.6%及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后第28天随访治疗组改善率为44.8%,对照组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杜秘克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朝鹏;幸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及其对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因晕厥就诊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其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阳性率为87.5%,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心脏抑制型51例,混合型3例,阴性9例.实验开始后各型心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心脏抑制型的峰值提前出现,在晕厥前各型心率均明显上升而后在晕厥时快速回落.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晕厥主要为心脏抑制型,晕厥前心率变化可以作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7月开展腹腔镜以来,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采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9例,年龄20~41岁.其中未育26例(23.8%),孕1次63例(57.7%),孕≥2次.2例(18.3%);有腹部手术瘢痕史者25例(22.9%).术前诊断明确,均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寒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