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艾司洛尔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单联斌;王超;孙玉

关键词:盐酸艾司洛尔,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率, 血压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洛尔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盐酸艾司洛尔0.5 mg/kg快速静脉注射,后给予维持量0.1 mg/(kg·min),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 输注5 min时可见HR、DBP、MBP、RPP明显降低,而SBP未见明显改变.在终止输注后20 min、HR、DBP、MBP、RPP基本恢复至用药前状态.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探讨及神经电生理检查肘管综合征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评价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术前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伴有尺神经分布区受损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进行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分段测定,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结果 共有21例(22肢)行尺神经SVC分段测定并手术治疗.8肢SVC正常;14肢异常,其中13例未引出,3例减慢.尺神经MCV测定22例(23肢),20例(21肢)尺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1例正常;7例(8肢)尺神经沟下至腕运动传导速度正常,13例(14肢)减慢;1肢尺神经沟上至沟下运动传导速度正常,22肢减慢.结论 本组肘管综合征发病原因,包括充盈的静脉丛、粗大静脉、囊肿压迫尺神经等.尺神经肘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肘管综合征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伊学;宋新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型吻合造瘘术在肠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T型肠造口术式在肠梗阻手术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对18例行T型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经支持和抗炎治疗,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0.5~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肠坏死或肿瘤所致肠梗阻行T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二次手术痛苦小.

    作者:韩明阳;李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中胆囊管结石的横切处理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时,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7例胆囊管结石,实施LC手术.采用距离胆总管0.5~0.8 cm横行切开胆囊颈管,挤出结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 27例LC均获得成功.27例术中均发现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手术时间40~1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4 d.结论 胆囊管横行切开,由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常能轻易推动胆囊管内的嵌顿结石.仔细耐心解剖出嵌顿结石与胆总管之间的胆囊管部分,是该类LC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军;陈伟;赵奎;陈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的特点,胸膜腔内喷洒滑石粉是胸膜固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百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 抽取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经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 20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静脉输注CIK细胞后,有1例出现寒战,2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输注CIK细胞的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陈庆丽;宋战义;李惠容;欧利芳;王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非阿托伐他汀钙组,分别观察治疗后 4个月和 1.5 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及血脂变化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组 4个月、1.5年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沙美特罗组(对照组)和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组(试验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沙美特罗,试验组应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出院后对照组继续使用沙美特罗,试验组继续使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随访观察6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及出院6个月检查肺功能,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术前肠内营养对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前肠内营养对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组31例,术前开始口服能全力,术后治疗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量体质量,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免疫功能降低,对照组2例出现切口液化感染,治疗组无切口液化感染,体质量减轻比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龙谷仔;李观华;贺长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109例

    异位妊娠是妇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7月开展腹腔镜以来,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采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患者109例,年龄20~41岁.其中未育26例(23.8%),孕1次63例(57.7%),孕≥2次.2例(18.3%);有腹部手术瘢痕史者25例(22.9%).术前诊断明确,均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寒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生化酶技术溶解,血凝酶用量1~2 KU,采用单针,血肿大部分或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 本组2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3.6%,明显低于未使用血凝酶组18%(P<0.05),且无并发血栓等副作用.结论 血凝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和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汤建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对偏头痛患者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 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85例

    目的 探讨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85例非器质性病变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具体包括药物治疗、局部微波治疗、针刺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治疗10 d后评定疗效,痊愈69例,占81.18%;显效10例,占11.76%;好转5例,占5.88%;无效1例,占1.18%.总有效率为98.82%.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安全简便,疗效显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不失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贾云飞;刘庆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35例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 min,3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6例,总并发症率为17%.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但应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处理,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梦炎;罗灿军;吕程;孙刚;谢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容易早期发现、早期确诊的肿瘤.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各级CIN均有发展为宫颈癌的趋向,级别越高发展为癌的几率越大;级别越低,自然消退几率越多.所以临床早期筛查并诊断宫颈病变尤其重要,有效的筛查及恰当的治疗完全可能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阶段并彻底治愈,所以宫颈癌是可被预防的恶性肿瘤.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恶性胆道梗阻33例

    目的 探讨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置放胆道内支架姑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ERCP 将导丝插入33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胆道并超过梗阻部位,扩张狭窄,然后用推送导管将引流支架推送至胆道狭窄部位,其两端均超过狭窄段1 cm 以上,从而解除33例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结果 33例患者中插管成功29例,不成功4例,成功率为87.88%( 29/33).术后黄疸逐渐消退,皮肤瘙痒等症状消失或减轻.术后2周内血清总胆红素均下降50%以上,血清总胆红素均退至40 μmol/L,肝功能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通过ERCP 内镜下胆道内置放支架,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对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疗效.

    作者:徐亮;周栋;李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比较CSII与MSII两种方法 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 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II组显著少于MSII组,控制血糖所需时间CSII显著少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显著低于MSII组.结论 CSII强化治疗T2DM更能较快平稳控制血糖,优于MSII治疗,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作者:欧美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伤性乳糜腹水的处理

    外伤可致多种疾病发生,但乳糜腹水较为少见,我院于2010年2月收治1例因外伤致乳糜腹水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端孟;贾凯;凌丰军;王永恒;张晓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青紫蓝兔骨髓,行MSCs原代及传代培养,将3代MSCs作为种子细胞.将32只青紫蓝兔造成双膝关节4 mm×4 mm 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缺损内植入负载了MSCs和bFGF的Pluronic F-127;细胞组植入负载了MSCs的Pluronic F-127;生长因子组植入负载了bFGF的Pluronic F-127;对照组缺损不做处理.于术后4周和16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且对各组修复组织行组织学评分及比较.结果 术后4周时实验组与其他三组比较修复效果不明显;术后16周,大体观察及HE染色示实验组缺损已不易辨认,以透明样软骨修复为主,Pluronic F-127基本降解仅残余少量颗粒,甲苯胺蓝染色示细胞周围基质有较多异染质,而细胞组和生长因子组缺损表面不平整,界限清晰,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仅周缘见少许纤维软骨出现,对照组仅缺损底部有纤维组织覆盖.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术后16周时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结论 Pluronic F-127结合MSCs和bFGF的复合物终形成类关节软骨样组织,基本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此方法 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软骨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开;杨金华;王筱林;吴小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及耐药机制研究

    随着广谱抗菌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及器官移植等手术的开展,条件性致病真菌的深部感染发生率也日渐增多,因此抗真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为了合理选用抗真菌药,达到有效消灭真菌感染,并避免药物给患者造成肝肾损害的目的,本文就抗真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耐药机制及对策进行论述.

    作者:谢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9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复方氟米松乳膏和卤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2周后观察有效率.结果 复方氟米松组有效率为83%,卤米松组有效率为86%,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效激素复方氟米松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确切.

    作者:吴志波;芦桂青;陈友扬;胡晓佩;陈红;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