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忱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横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资料,并针对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1例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治疗时间为14~49 d,平均32 d;手术治疗15例,其中4例分别死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和肺大动脉出血.结论 支气管胸膜瘘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容易确诊,积极预防是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一旦发生则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陆升;覃少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 min,3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6例,总并发症率为17%.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但应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处理,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梦炎;罗灿军;吕程;孙刚;谢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的特点,胸膜腔内喷洒滑石粉是胸膜固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百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肿瘤切除﹢石炭酸烧灼、酒精局部灭活﹢骨水泥填塞术10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2.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0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肿瘤复发1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肿瘤复发 0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肿瘤复发1例.结论 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复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钟伟;刘文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术前肠内营养对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将62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组31例,术前开始口服能全力,术后治疗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7天测量体质量,静脉采血检测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均有免疫功能降低,对照组2例出现切口液化感染,治疗组无切口液化感染,体质量减轻比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作者:龙谷仔;李观华;贺长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依从性好.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 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洛尔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盐酸艾司洛尔0.5 mg/kg快速静脉注射,后给予维持量0.1 mg/(kg·min),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 输注5 min时可见HR、DBP、MBP、RPP明显降低,而SBP未见明显改变.在终止输注后20 min、HR、DBP、MBP、RPP基本恢复至用药前状态.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作者:单联斌;王超;孙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24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24例就诊患者,均依据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结论 创伤性膈疝是一种易被延误诊断的疾病,延误诊断率较高,医生对此病应高度警惕,当临床疑有此病应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
作者:寇志平;张志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共114例,按顺序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正常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DS、SAS评分的差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护理前后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身心健康,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及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结论 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胚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1].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或不全流产而行清宫术,发生大出血.超声能通过对较特异性图像辨认,对关键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应兰;游节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并配合NB-UVB照射,对照组只口服阿维A胶囊.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增加患者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阿维A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兵;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生化酶技术溶解,血凝酶用量1~2 KU,采用单针,血肿大部分或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 本组2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3.6%,明显低于未使用血凝酶组18%(P<0.05),且无并发血栓等副作用.结论 血凝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和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汤建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及其对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因晕厥就诊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其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阳性率为87.5%,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心脏抑制型51例,混合型3例,阴性9例.实验开始后各型心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心脏抑制型的峰值提前出现,在晕厥前各型心率均明显上升而后在晕厥时快速回落.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晕厥主要为心脏抑制型,晕厥前心率变化可以作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4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5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 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分别为(2.3±0.5)mg/L、( 4.2±0.6 )mg/L、(6.4±1.0)mg/L、(14.7±2.9)mg/L,各组间存在显著递增趋势,即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而cTnI仅UAP组和AMI显著升高,CK和CK-MB仅在AMI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黑希贵;丁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门诊及住院患者92例,常规准备,静脉注射10 μg芬太尼、10 mg氯胺酮、30 mg利多卡因混合液3 min后,给予依托咪酯0.10~0.15 mg/kg缓慢静脉注射,待患者头晕对语言指令无反应入睡后,再予丙泊酚0.5~1.0 mg/kg缓慢静脉注射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眼球基本固定.开始胃肠镜检查操作,术中根据患者体动或呛咳及血压、心率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结果 所有9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胃肠镜检查,无发生术中知晓,无注射痛、喉痉挛、肌颤、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满意率达100%.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取长补短的方案.
作者:刘永材;倪洪湖;谢永香;江才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外伤可致多种疾病发生,但乳糜腹水较为少见,我院于2010年2月收治1例因外伤致乳糜腹水患者,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端孟;贾凯;凌丰军;王永恒;张晓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广谱抗菌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及器官移植等手术的开展,条件性致病真菌的深部感染发生率也日渐增多,因此抗真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为了合理选用抗真菌药,达到有效消灭真菌感染,并避免药物给患者造成肝肾损害的目的,本文就抗真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治疗方案、耐药机制及对策进行论述.
作者:谢忱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