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多西紫杉醇, 吡柔吡星
摘要: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58例确诊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口服,3 g/次,2次/d;对照组单独用杜秘克口服,15 ml/次,2次/d.疗程共28 d.结果 在治疗第28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率及排便感觉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82.8%及62.1%,对照组分别为58.6%及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后第28天随访治疗组改善率为44.8%,对照组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杜秘克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朝鹏;幸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腭垂腭咽成形术后舒芬太尼作用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对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UPPP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和对照组(B组),术毕带气管导管在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A组手术前15 min及间隔12 h后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0.5 mg/kg,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舒芬太尼静脉微泵持续输注,根据患者躁动情况及循环波动情况调整舒芬太尼用量.观察两组患者在入恢复室时(T1),术后2 h(T2),术后4 h(T3),拔管前(T4),拔管即刻(T5)5个时点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时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次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 mg/kg可以增加患者对于气管插管的耐受性,明显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作者:万文华;刘春华;唐智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对偏头痛患者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 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孕中期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1 909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采用Auto DELFIA 1235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得出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三种疾病的风险值,高风险者采用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三维B超进行确诊.结果 筛查的11 909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976例,阳性率为16.59%,经染色体检查或三维B超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9例,18-三体综合征3例,NTD 0例,其他缺陷异常10例.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是减少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仙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局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压迫,B组用碘仿纱布压迫,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宫颈外观恢复情况.结果 A组止血时同明显短于B组,宫颈外观恢复好于B组.结论 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顼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效果好,使用方使,有推广价值.

    作者:赖俏红;黄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蜡疗结合短波治疗,每日2次,常规治疗20 d;对照组4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50 mg,每日2次,治疗15~2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症状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作者: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上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32例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总义齿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2例佩戴上颌单颌总义齿3个月~2年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进行相关口腔检查.结果 首次单颌总义齿修复患者复诊率为70%,有单颌总义齿的患者为17%.结论 单颌总义齿修复应注意佩戴后的组织疼痛以及患者的心理因素,固位稳定是修复的基本条件.

    作者:王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脑卒中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离退休职工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及有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肺部感染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25例,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治疗组28例,痊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消炎类中药注射液,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24例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余年来其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地乳腺癌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乳腺彩超、X线钼靶以及乳腺MRI等设备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

    作者:林楠;廖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无张力修补35例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 min,3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6例,总并发症率为17%.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但应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处理,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梦炎;罗灿军;吕程;孙刚;谢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目的 更好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蕲春县人民医院肾内科病房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 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缓解率达85%.结论 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关键之一.

    作者:胡文丽;王晓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心脏疾病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自2002年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国产封堵器应用于临床以来,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一种替代传统外科手术的有效手段.但其并发症及其防治仍是介入医生关注的重点,现就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予以综述.

    作者:宋志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9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复方氟米松乳膏和卤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2周后观察有效率.结果 复方氟米松组有效率为83%,卤米松组有效率为86%,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效激素复方氟米松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确切.

    作者:吴志波;芦桂青;陈友扬;胡晓佩;陈红;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非阿托伐他汀钙组,分别观察治疗后 4个月和 1.5 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及血脂变化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组 4个月、1.5年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脂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血脂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汕头市孕妇血脂检测结果,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6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经临床确诊PIH 38例,分析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分析.结果 GIGT组和GDM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TC 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 组和GDM组间四项血脂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血脂TG、TC、ApoB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或结果,重视妊娠妇女血脂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应作为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姚家勇;张蔚起;韦天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3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的疗效.方法 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于2009年至2011年对胃切除术后30例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显效14例,有效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66.67%.经过6个月的随访,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7%.结论 小柴胡汤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患者围术期的麻醉管理

    目的 研究高危妊娠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及方法.方法 对75例高危妊娠患者,根据其各自不同病情和病理生理特点,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加静脉基础麻醉的方法 完成手术.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麻醉选择应依患者病情轻重、胎心情况等综合考虑,强调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加强紧急抢救措施,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海;钟治球;何绮月;吕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横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资料,并针对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1例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治疗时间为14~49 d,平均32 d;手术治疗15例,其中4例分别死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和肺大动脉出血.结论 支气管胸膜瘘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容易确诊,积极预防是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一旦发生则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陆升;覃少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青紫蓝兔骨髓,行MSCs原代及传代培养,将3代MSCs作为种子细胞.将32只青紫蓝兔造成双膝关节4 mm×4 mm 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缺损内植入负载了MSCs和bFGF的Pluronic F-127;细胞组植入负载了MSCs的Pluronic F-127;生长因子组植入负载了bFGF的Pluronic F-127;对照组缺损不做处理.于术后4周和16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且对各组修复组织行组织学评分及比较.结果 术后4周时实验组与其他三组比较修复效果不明显;术后16周,大体观察及HE染色示实验组缺损已不易辨认,以透明样软骨修复为主,Pluronic F-127基本降解仅残余少量颗粒,甲苯胺蓝染色示细胞周围基质有较多异染质,而细胞组和生长因子组缺损表面不平整,界限清晰,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仅周缘见少许纤维软骨出现,对照组仅缺损底部有纤维组织覆盖.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术后16周时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结论 Pluronic F-127结合MSCs和bFGF的复合物终形成类关节软骨样组织,基本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此方法 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软骨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开;杨金华;王筱林;吴小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拦截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研究人工鼻对医院感染细菌扩散的拦截作用.结果 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明显,具有预防医院感染扩散的作用.

    作者:赖连枪;蒋巧雅;曹枫;詹雨林;王辉;纠智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