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脂分析

姚家勇;张蔚起;韦天彬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脂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血脂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汕头市孕妇血脂检测结果,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6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经临床确诊PIH 38例,分析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分析.结果 GIGT组和GDM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TC 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 组和GDM组间四项血脂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血脂TG、TC、ApoB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或结果,重视妊娠妇女血脂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应作为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脑炎昏迷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昏迷过程中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发现更好的适时、客观评估病情的TCD参数.方法 应用TCD动态观察24例病毒性脑炎昏迷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同时记录下TCD各参数和GCS评分.结果 PI值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涡流信号,频窗充填,后全部死亡;昏迷患者发病3 d左右病死率较高,后趋稳定.结论 TCD的PI值比GCS评分能更好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根据连续PI值和频谱检测可以初步了解病情发展趋势、判断预后.

    作者:周利胜;罗玲云;周玲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58例确诊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口服,3 g/次,2次/d;对照组单独用杜秘克口服,15 ml/次,2次/d.疗程共28 d.结果 在治疗第28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率及排便感觉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82.8%及62.1%,对照组分别为58.6%及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后第28天随访治疗组改善率为44.8%,对照组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杜秘克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朝鹏;幸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容易早期发现、早期确诊的肿瘤.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各级CIN均有发展为宫颈癌的趋向,级别越高发展为癌的几率越大;级别越低,自然消退几率越多.所以临床早期筛查并诊断宫颈病变尤其重要,有效的筛查及恰当的治疗完全可能将其阻断在癌前病变或早期癌阶段并彻底治愈,所以宫颈癌是可被预防的恶性肿瘤.

    作者:刘小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分析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90 ml/(min·1.72 m2)时间>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害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肾毒性药物的影响,CK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对CKD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病门诊接受尿毒清颗粒加厄贝沙坦治疗的82例CKD3~4期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汇报如下.

    作者:任永强;薛美;张希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24例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余年来其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地乳腺癌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乳腺彩超、X线钼靶以及乳腺MRI等设备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

    作者:林楠;廖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依从性好.

    作者:郭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中胆囊管结石的横切处理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时,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7例胆囊管结石,实施LC手术.采用距离胆总管0.5~0.8 cm横行切开胆囊颈管,挤出结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 27例LC均获得成功.27例术中均发现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手术时间40~1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4 d.结论 胆囊管横行切开,由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常能轻易推动胆囊管内的嵌顿结石.仔细耐心解剖出嵌顿结石与胆总管之间的胆囊管部分,是该类LC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军;陈伟;赵奎;陈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宫颈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局部应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压迫,B组用碘仿纱布压迫,比较两组止血时间,宫颈外观恢复情况.结果 A组止血时同明显短于B组,宫颈外观恢复好于B组.结论 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宫顼电环切除术后阴道出血效果好,使用方使,有推广价值.

    作者:赖俏红;黄惠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阴道镜检查246例分析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宁陵县妇幼保健院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有肉眼病变或有接触性出血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对依据阴道镜图像异常进行定位活检的24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者213例(含宫颈基底组织增生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9例,CINⅡ~Ⅲ 9例,宫颈癌3例,宫颈湿疣2例.结论 将阴道镜检查作为宫颈疾病的筛查手段,对早期发现宫颈癌、CNI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权红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生化酶技术溶解,血凝酶用量1~2 KU,采用单针,血肿大部分或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 本组2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3.6%,明显低于未使用血凝酶组18%(P<0.05),且无并发血栓等副作用.结论 血凝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和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汤建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220例

    目的 总结我科自2008年来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诊疗情况,探讨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应用Epley手法、Barbecue翻滚法对220例BPPV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6.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需特殊贵重器械,医疗费用低,可以在基层神经内科推广.

    作者:朱常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脑卒中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离退休职工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及有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肺部感染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25例,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治疗组28例,痊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消炎类中药注射液,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孕中期孕妇产前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1 909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采用Auto DELFIA 1235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得出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三种疾病的风险值,高风险者采用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三维B超进行确诊.结果 筛查的11 909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976例,阳性率为16.59%,经染色体检查或三维B超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9例,18-三体综合征3例,NTD 0例,其他缺陷异常10例.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是减少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仙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顽固性鼻出血好发部位及其治疗

    目的 总结顽固性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经鼻内镜治疗的46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鼻出血好发部位依次为:下鼻道穹窿部12例(26.09%),鼻中隔嗅裂区10例(21.74%),鼻中隔后部9例(19.57%),中鼻道后端7例(15.22%),中鼻甲后端6例(13.04%),2例出血部位不能确定(4.35%).首次检查发现出血点35例(76.09%),再次检查发现出血点9例(19.57%),其中38例行电凝止血,6例行凡士林油纱条或膨胀海绵定向填塞.2例出血部位不能确定者做后鼻孔栓塞,未再出血.结论 应用鼻内镜寻找出血点并进行电凝治疗,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一次性治愈率高的优势,为临床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娟;鞠宏霜;马明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42例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是对消化道的损害.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NSAID有关的病例共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桂燕;徐瑞红;王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拦截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研究人工鼻对医院感染细菌扩散的拦截作用.结果 使用人工鼻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同一人工鼻不同拦截面的菌株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鼻对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扩散的拦截作用明显,具有预防医院感染扩散的作用.

    作者:赖连枪;蒋巧雅;曹枫;詹雨林;王辉;纠智松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型吻合造瘘术在肠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T型肠造口术式在肠梗阻手术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对18例行T型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经支持和抗炎治疗,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0.5~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肠坏死或肿瘤所致肠梗阻行T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二次手术痛苦小.

    作者:韩明阳;李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 抽取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经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 20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静脉输注CIK细胞后,有1例出现寒战,2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输注CIK细胞的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陈庆丽;宋战义;李惠容;欧利芳;王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脂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血脂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汕头市孕妇血脂检测结果,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6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经临床确诊PIH 38例,分析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分析.结果 GIGT组和GDM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TC 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 组和GDM组间四项血脂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血脂TG、TC、ApoB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或结果,重视妊娠妇女血脂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应作为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姚家勇;张蔚起;韦天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