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钟治球;何绮月;吕保平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三门峡离退休职工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采用痰热清注射液及有效抗生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肺部感染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25例,痊愈10例,好转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2.0%;治疗组28例,痊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消炎类中药注射液,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小分子溶质、β2-微球蛋白(β2-MG)、血磷清除及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PD)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的规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HPD组和CHD组,进行维持血液透析1年,每周透析2~3次,每次4.5 h,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透析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通量透析组透析后血清β2-MG、血清磷比常规血液透析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1年后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降低透析患者血清β2-MG、血清磷浓度,改善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透析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透析膜的通量是影响清除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MG及血清磷浓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薛少清;邓声京;曾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7例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结果 假囊肿11例,平扫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囊腺瘤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并见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不规则强化.囊腺癌4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壁厚薄不一,显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伴肝脏转移.胰腺脓肿1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强化.胰岛细胞瘤囊变1例,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胰腺癌伴囊变1例平扫呈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囊变区内无分隔,壁厚不均匀.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表现特征.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是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马长江;孙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680例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进一步确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68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作为观察组,术中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并与同期要求传统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记录观察组麻醉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下降较明显,术后可迅速恢复.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起效快,恢复快,镇痛效果好,麻醉不良反应小,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韩雪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的特点,胸膜腔内喷洒滑石粉是胸膜固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百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其对偏头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时加服麦角胺咖啡因片1片/次;口服尼莫地平40 mg/次,3次/d,盐酸氟桂利嗪胶囊2粒/次,1次/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口服,75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监测治疗前后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伴随症状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测定PAR、LPA、ET-1.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2178,3.9720,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PAR、LPA、ET-1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8.1816,5.2797,4.4709,P<0.01)和对照组(t=6.7543,2.4861,2.0546,P<0.01或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6,P>0.05).结论 偏头痛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PAR、LPA及ET-1水平密切相关,在常规治疗偏头痛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显著地提高疗效,降低PAR、LPA及ET-1水平,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杨占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90 ml/(min·1.72 m2)时间>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害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肾毒性药物的影响,CK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对CKD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病门诊接受尿毒清颗粒加厄贝沙坦治疗的82例CKD3~4期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汇报如下.
作者:任永强;薛美;张希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科自2008年来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诊疗情况,探讨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应用Epley手法、Barbecue翻滚法对220例BPPV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6.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需特殊贵重器械,医疗费用低,可以在基层神经内科推广.
作者:朱常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非阿托伐他汀钙组,分别观察治疗后 4个月和 1.5 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及血脂变化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组 4个月、1.5年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静脉点滴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患儿分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108例,另92例用病毒唑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痰热清治疗退热效果好,明显好转率为74.1%,皮疹消退效果较好,明显好转率为70.4%.结论 痰热清是一种治疗手足口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栋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使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术后低钙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9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和高钙透析液,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 使用高钙透析液较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能更快的纠正术后出现的严重低钙血症,但对血磷的升高影响更小,对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严重的低钙血症,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可使用高钙透析液,但不推荐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转移性钙化的风险,若治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停用高钙透析液.
作者:徐雪英;阳昕;胡秀梅;兰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5例在我院就诊的陈旧性颌面骨折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及定位咬牙 合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咬牙合关系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廖圣恺;李建成;张凯;徐锦程;徐涛;黄全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响水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成功81例,成功率为94.2%(81/86),中转开腹5例(5.8%).术后并发症:腹泻7例、胆道功能障碍6例、胆汁漏2例、肠梗阻1例.早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58 min(38~76 min),中转开腹率为2.5%;晚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96 min(55~147 min),中转开腹率为8.7%.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早期患者,手术成功率极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
作者:杨国保;王洪华;戴存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12例肺栓塞的误诊原因并进行总结.方法 对首诊误诊肺栓塞患者1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误诊为冠心病6例,误诊为心功能不全和肺部感染各3例.结论 对肺栓塞应该提高警惕,按照诊断流程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误诊,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
作者:薛瑞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时,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7例胆囊管结石,实施LC手术.采用距离胆总管0.5~0.8 cm横行切开胆囊颈管,挤出结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结果 27例LC均获得成功.27例术中均发现结石嵌顿于胆囊管.手术时间40~130 min.术后平均住院3.4 d.结论 胆囊管横行切开,由近端向远端轻轻挤压,常能轻易推动胆囊管内的嵌顿结石.仔细耐心解剖出嵌顿结石与胆总管之间的胆囊管部分,是该类LC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季军;陈伟;赵奎;陈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更好的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蕲春县人民医院肾内科病房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合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结果 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缓解率达85%.结论 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关键之一.
作者:胡文丽;王晓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生化酶技术溶解,血凝酶用量1~2 KU,采用单针,血肿大部分或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 本组2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3.6%,明显低于未使用血凝酶组18%(P<0.05),且无并发血栓等副作用.结论 血凝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和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汤建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Pluronic F-127负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抽取青紫蓝兔骨髓,行MSCs原代及传代培养,将3代MSCs作为种子细胞.将32只青紫蓝兔造成双膝关节4 mm×4 mm 关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实验组缺损内植入负载了MSCs和bFGF的Pluronic F-127;细胞组植入负载了MSCs的Pluronic F-127;生长因子组植入负载了bFGF的Pluronic F-127;对照组缺损不做处理.于术后4周和16周,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 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且对各组修复组织行组织学评分及比较.结果 术后4周时实验组与其他三组比较修复效果不明显;术后16周,大体观察及HE染色示实验组缺损已不易辨认,以透明样软骨修复为主,Pluronic F-127基本降解仅残余少量颗粒,甲苯胺蓝染色示细胞周围基质有较多异染质,而细胞组和生长因子组缺损表面不平整,界限清晰,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仅周缘见少许纤维软骨出现,对照组仅缺损底部有纤维组织覆盖.根据Wakitani评分标准术后16周时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三组.结论 Pluronic F-127结合MSCs和bFGF的复合物终形成类关节软骨样组织,基本修复关节软骨缺损,此方法 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有望成为临床治疗软骨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黄开;杨金华;王筱林;吴小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一种效果好、费用低的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132例患者共176条浅静脉曲张下肢行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改进的微创方法 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 所有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均被剥除,手术时间30~70 min,术中出血50 ml左右,术后无血肿,随访1~2年无复发.大部分患者患肢曲张静脉消失,少留痕迹;肿胀、酸困不适、沉重感减轻或消失,效果理想.结论 该手术是一种成本效益俱佳的微创手术,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红光;赵利红;王永乾;鲍学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