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爱华
目的 探讨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对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比较CSII与MSII两种方法 治疗前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 两种方法 均能有效降低血糖,但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CSII组显著少于MSII组,控制血糖所需时间CSII显著少于MSII组,低血糖发生率CSII组显著低于MSII组.结论 CSII强化治疗T2DM更能较快平稳控制血糖,优于MSII治疗,并可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作者:欧美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昏迷过程中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发现更好的适时、客观评估病情的TCD参数.方法 应用TCD动态观察24例病毒性脑炎昏迷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同时记录下TCD各参数和GCS评分.结果 PI值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涡流信号,频窗充填,后全部死亡;昏迷患者发病3 d左右病死率较高,后趋稳定.结论 TCD的PI值比GCS评分能更好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根据连续PI值和频谱检测可以初步了解病情发展趋势、判断预后.
作者:周利胜;罗玲云;周玲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并发胸腹瘘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及治疗与转归.方法 观察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05年至2010年收治的3例CAPD并发胸腹瘘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及治疗与转归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 3例患者均出现气促、胸闷、不能平卧,伴超滤量明显减少,影像学提示中-大量右侧胸腔积液;应用胸水生化成分分析鉴定胸水性质,同时以标记放射性核素99mTc-乙三胺五乙酸(DPTA)注入透析液后,在胸膜腔中探测到99m Tc确诊;经抽取胸水、暂停CAPD、改行间隙性腹膜透析等治疗方法 效欠佳,3例患者终都转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从临床表现可早期发现胸腹瘘,用核素扫描结合胸水生化成分分析诊断胸腹瘘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少.出现胸腹瘘后患者较难再维持腹膜透析治疗.
作者:陈锦华;谢敏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T型肠造口术式在肠梗阻手术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对18例行T型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经支持和抗炎治疗,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0.5~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肠坏死或肿瘤所致肠梗阻行T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二次手术痛苦小.
作者:韩明阳;李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共114例,按顺序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正常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DS、SAS评分的差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护理前后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身心健康,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及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肘管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评价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术前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伴有尺神经分布区受损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进行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分段测定,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结果 共有21例(22肢)行尺神经SVC分段测定并手术治疗.8肢SVC正常;14肢异常,其中13例未引出,3例减慢.尺神经MCV测定22例(23肢),20例(21肢)尺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1例正常;7例(8肢)尺神经沟下至腕运动传导速度正常,13例(14肢)减慢;1肢尺神经沟上至沟下运动传导速度正常,22肢减慢.结论 本组肘管综合征发病原因,包括充盈的静脉丛、粗大静脉、囊肿压迫尺神经等.尺神经肘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对肘管综合征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伊学;宋新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及其对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因晕厥就诊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其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阳性率为87.5%,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心脏抑制型51例,混合型3例,阴性9例.实验开始后各型心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心脏抑制型的峰值提前出现,在晕厥前各型心率均明显上升而后在晕厥时快速回落.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晕厥主要为心脏抑制型,晕厥前心率变化可以作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响水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成功81例,成功率为94.2%(81/86),中转开腹5例(5.8%).术后并发症:腹泻7例、胆道功能障碍6例、胆汁漏2例、肠梗阻1例.早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58 min(38~76 min),中转开腹率为2.5%;晚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96 min(55~147 min),中转开腹率为8.7%.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早期患者,手术成功率极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
作者:杨国保;王洪华;戴存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横县人民医院胸外科2000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1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资料,并针对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31例患者中16例行保守治疗治愈,治疗时间为14~49 d,平均32 d;手术治疗15例,其中4例分别死于严重感染引起的心肺功能衰竭和肺大动脉出血.结论 支气管胸膜瘘具有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容易确诊,积极预防是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一旦发生则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陆升;覃少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高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5 min,3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12个月无复发.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6例,总并发症率为17%.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高龄患者腹股沟嵌顿疝安全有效,但应高度重视高龄患者围术期的处理,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梦炎;罗灿军;吕程;孙刚;谢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结论 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我科自2008年来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诊疗情况,探讨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应用Epley手法、Barbecue翻滚法对220例BPPV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96.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BPPV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需特殊贵重器械,医疗费用低,可以在基层神经内科推广.
作者:朱常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7例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结果 假囊肿11例,平扫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囊腺瘤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并见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不规则强化.囊腺癌4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壁厚薄不一,显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伴肝脏转移.胰腺脓肿1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强化.胰岛细胞瘤囊变1例,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胰腺癌伴囊变1例平扫呈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囊变区内无分隔,壁厚不均匀.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表现特征.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是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马长江;孙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采用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治疗青少年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21例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行挛缩松解术的临床资料.21例中男10例,女11 例;年龄7~19岁,平均12.7岁.病变均位于双侧.病程5~16年,平均11.3 年.结果术后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 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未遗留明显瘢痕.术前双下肢功能根据Fernandez分度法评定:轻度3例、中度12例、重度6例;术后仅1例重度患者遗有轻度跛行,优良率为95.2%.结论 对于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可避免术后遗留明显瘢痕,同时术中能彻底松解挛缩带,配合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萌;刘长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1 909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采用Auto DELFIA 1235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得出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三种疾病的风险值,高风险者采用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三维B超进行确诊.结果 筛查的11 909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976例,阳性率为16.59%,经染色体检查或三维B超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9例,18-三体综合征3例,NTD 0例,其他缺陷异常10例.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是减少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仙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在重症监护室(ICU)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 将96例I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持续静脉微泵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给予强痛定,鲁米钠或安定静脉或肌肉镇静镇痛治疗,病程中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结论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能够起到有效镇静镇痛作用,可提高ICU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东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并配合NB-UVB照射,对照组只口服阿维A胶囊.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增加患者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阿维A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兵;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21例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淮安市楚州医院神经外科21例颅脑损伤后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初始采用口服双氢克尿噻,无效者改用激素替代疗法,以终停用双氢克尿噻或是激素替代治疗为痊愈,继续用药治疗且尿量明显减少为好转,继续用药且尿量无明显减少为无效,描述性统计分析21例颅脑损伤并发尿崩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清醒患者痊愈7例(77.78%),好转2例(22.22%);昏迷患者痊愈3例(25.00%),好转9例(75.00%);导致颅脑损伤的原因中车祸的患者痊愈11例(78.57%),好转3例(21.43%);高处坠楼的患者痊愈1例(20.00%),好转4例(80.00%);他人打伤的患者2例均痊愈.结论 本次研究相比较而言,清醒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昏迷患者的痊愈率,只有及早发现并发尿崩症,给予积极措施治疗颅脑损伤及尿崩症,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何二平;王福林;徐洪兵;吕爱华;张月清;刘昊;杨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58例确诊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口服,3 g/次,2次/d;对照组单独用杜秘克口服,15 ml/次,2次/d.疗程共28 d.结果 在治疗第28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率及排便感觉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82.8%及62.1%,对照组分别为58.6%及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后第28天随访治疗组改善率为44.8%,对照组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杜秘克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朝鹏;幸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