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希贵;丁红梅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21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5例,脑出血33例)的血浆高半胱氨酸含量,与同期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高半胱氨酸含量与脑血管病有明显关系,脑卒中患者的血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何亚丽;蔡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90 ml/(min·1.72 m2)时间>3个月,伴或不伴肾损害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以及肾毒性药物的影响,CKD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对CKD临床干预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病门诊接受尿毒清颗粒加厄贝沙坦治疗的82例CKD3~4期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汇报如下.
作者:任永强;薛美;张希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一种效果好、费用低的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对132例患者共176条浅静脉曲张下肢行河南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改进的微创方法 治疗,术后随访1~2年.结果 所有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均被剥除,手术时间30~70 min,术中出血50 ml左右,术后无血肿,随访1~2年无复发.大部分患者患肢曲张静脉消失,少留痕迹;肿胀、酸困不适、沉重感减轻或消失,效果理想.结论 该手术是一种成本效益俱佳的微创手术,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红光;赵利红;王永乾;鲍学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FD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逍遥散为基本方,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临床痊愈38例,显效2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痊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 FD 疗效好.
作者:闻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15例在我院就诊的陈旧性颌面骨折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模型外科及定位咬牙 合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结果 15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咬牙合关系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结论 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廖圣恺;李建成;张凯;徐锦程;徐涛;黄全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高危妊娠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及方法.方法 对75例高危妊娠患者,根据其各自不同病情和病理生理特点,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加静脉基础麻醉的方法 完成手术.结果 7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 麻醉选择应依患者病情轻重、胎心情况等综合考虑,强调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加强紧急抢救措施,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海;钟治球;何绮月;吕保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采用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治疗青少年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21例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行挛缩松解术的临床资料.21例中男10例,女11 例;年龄7~19岁,平均12.7岁.病变均位于双侧.病程5~16年,平均11.3 年.结果术后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8.5 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未遗留明显瘢痕.术前双下肢功能根据Fernandez分度法评定:轻度3例、中度12例、重度6例;术后仅1例重度患者遗有轻度跛行,优良率为95.2%.结论 对于青少年臀肌筋膜挛缩症,小切口臀肌筋膜挛缩松解术可避免术后遗留明显瘢痕,同时术中能彻底松解挛缩带,配合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萌;刘长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椎间孔靶向注射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患者40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做常规牵引、物理治疗和静脉脱水消炎治疗;试验组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靶向腰神经阻滞根注射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结果 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6例.6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试验组2例,对照组6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靶向注射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神经痛确切有效.
作者:常国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并配合NB-UVB照射,对照组只口服阿维A胶囊.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增加患者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阿维A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兵;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帕瑞昔布钠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行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患者,对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UPPP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和对照组(B组),术毕带气管导管在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A组手术前15 min及间隔12 h后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0.5 mg/kg,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舒芬太尼静脉微泵持续输注,根据患者躁动情况及循环波动情况调整舒芬太尼用量.观察两组患者在入恢复室时(T1),术后2 h(T2),术后4 h(T3),拔管前(T4),拔管即刻(T5)5个时点的血压、心率,记录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各时点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次数、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 mg/kg可以增加患者对于气管插管的耐受性,明显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
作者:万文华;刘春华;唐智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58例确诊为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口服,3 g/次,2次/d;对照组单独用杜秘克口服,15 ml/次,2次/d.疗程共28 d.结果 在治疗第28天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善率及排便感觉改善率治疗组分别为82.8%及62.1%,对照组分别为58.6%及4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治疗后第28天随访治疗组改善率为44.8%,对照组为2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中益气颗粒联合杜秘克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杜秘克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朝鹏;幸君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昏迷过程中的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参数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相关性,发现更好的适时、客观评估病情的TCD参数.方法 应用TCD动态观察24例病毒性脑炎昏迷患者入院后第1、3、7天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同时记录下TCD各参数和GCS评分.结果 PI值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2);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涡流信号,频窗充填,后全部死亡;昏迷患者发病3 d左右病死率较高,后趋稳定.结论 TCD的PI值比GCS评分能更好的反映出患者的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根据连续PI值和频谱检测可以初步了解病情发展趋势、判断预后.
作者:周利胜;罗玲云;周玲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吸入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沙美特罗组(对照组)和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组(试验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沙美特罗,试验组应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出院后对照组继续使用沙美特罗,试验组继续使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随访观察6个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及出院6个月检查肺功能,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南省宁陵县妇幼保健院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有肉眼病变或有接触性出血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对依据阴道镜图像异常进行定位活检的24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者213例(含宫颈基底组织增生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9例,CINⅡ~Ⅲ 9例,宫颈癌3例,宫颈湿疣2例.结论 将阴道镜检查作为宫颈疾病的筛查手段,对早期发现宫颈癌、CNI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权红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27例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 表现.结果 假囊肿11例,平扫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囊腺瘤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并见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不规则强化.囊腺癌4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壁厚薄不一,显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伴肝脏转移.胰腺脓肿1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囊壁呈环形强化.胰岛细胞瘤囊变1例,囊液密度略高,增强周边强化.胰腺癌伴囊变1例平扫呈程度不同的低密度区,囊变区内无分隔,壁厚不均匀.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表现特征.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是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作者:马长江;孙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胚囊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瘢痕处,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1].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常被误诊为宫内妊娠或不全流产而行清宫术,发生大出血.超声能通过对较特异性图像辨认,对关键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3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应兰;游节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中期产前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1 909例孕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采用Auto DELFIA 1235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得出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NTD)三种疾病的风险值,高风险者采用胎儿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三维B超进行确诊.结果 筛查的11 909例孕妇中,高风险孕妇1976例,阳性率为16.59%,经染色体检查或三维B超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9例,18-三体综合征3例,NTD 0例,其他缺陷异常10例.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是减少染色体疾病和神经管缺陷患儿出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仙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胸膜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胸膜固定术有效率为94.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的处理中具有安全、微创、诊断准确的特点,胸膜腔内喷洒滑石粉是胸膜固定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百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盐酸艾司洛尔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 2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盐酸艾司洛尔0.5 mg/kg快速静脉注射,后给予维持量0.1 mg/(kg·min),分别记录用药前、用药时、用药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血压乘积(RPP).结果 输注5 min时可见HR、DBP、MBP、RPP明显降低,而SBP未见明显改变.在终止输注后20 min、HR、DBP、MBP、RPP基本恢复至用药前状态.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作者:单联斌;王超;孙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部分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鼻饲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 d,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83.3%和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和81.0%(P﹤0.01);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肠道喂养成功率提高,促进体质量增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