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分析

李丽萍

关键词: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红霉素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保暖、部分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鼻饲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 d,连用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达83.3%和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和81.0%(P﹤0.01);自行吸吮母乳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胃肠喂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两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肠道喂养成功率提高,促进体质量增长,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疗效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10年9月手术治疗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肿瘤切除﹢石炭酸烧灼、酒精局部灭活﹢骨水泥填塞术10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5年,平均2.6年.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0例,肿瘤复发2例;病灶刮除植骨6例,肿瘤复发1例;单纯瘤段切除5例,肿瘤复发1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5例,肿瘤复发 0例.瘤段切除关节融合4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术治疗Ⅲ期患者3例,肿瘤复发1例.结论 手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其复发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钟伟;刘文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转移性脊柱肿瘤X线误诊10例

    转移性脊柱肿瘤,系指癌、肉瘤或其他恶性病变转移至脊柱而发病.由于转移性脊柱肿瘤发病较良、恶性原发性肿瘤为多,加之医生认识不足,极易导致误、漏诊.本文对转移性脊柱肿瘤X线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减少X线误诊.

    作者:刘庆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蜡疗结合短波治疗,每日2次,常规治疗20 d;对照组40例,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50 mg,每日2次,治疗15~2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症状及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蜡疗结合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口服药物治疗.

    作者:蒋东生;车兴旺;范连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脂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血脂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0月来我院就诊的汕头市孕妇血脂检测结果,其中妊娠期糖耐量减低 (GIGT)6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56例,经临床确诊PIH 38例,分析项目包括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分析.结果 GIGT组和GDM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G、TC 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GT 组和GDM组间四项血脂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血脂TG、TC、ApoB明显增高,ApoA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存在脂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可能是其发生或发展的原因或结果,重视妊娠妇女血脂监测,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应作为围产期保健和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

    作者:姚家勇;张蔚起;韦天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特点

    目的 探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特点及其对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72例因晕厥就诊的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在安静环境下进行直立倾斜试验,观察其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阳性率为87.5%,其中血管抑制型9例,心脏抑制型51例,混合型3例,阴性9例.实验开始后各型心率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心脏抑制型的峰值提前出现,在晕厥前各型心率均明显上升而后在晕厥时快速回落.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患者晕厥主要为心脏抑制型,晕厥前心率变化可以作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21例脑卒中患者(脑梗死10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5例,脑出血33例)的血浆高半胱氨酸含量,与同期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 脑卒中患者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高半胱氨酸含量与脑血管病有明显关系,脑卒中患者的血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何亚丽;蔡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肿瘤患者CIK细胞回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静脉输注CIK细胞,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及改善生存质量的护理.方法 抽取20例肿瘤患者外周血,经培养后回输给患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 20例患者经有效的心理护理,消除了顾虑,静脉输注CIK细胞后,有1例出现寒战,2例出现发热,经相应的处理后缓解.结论 静脉输注CIK细胞的实施方便,不良反应少,是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陈庆丽;宋战义;李惠容;欧利芳;王利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 Twist)在呼吸内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4年6月至2009年9月呼吸内科中70例有气管切开适应证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Percu Twist组和OT组,每组35例,Percu Twist组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OT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差异指标.结果 Percu Twist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部瘢痕大小、切口溢痰情况、切口感染情况、气管切口的愈合时间和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OT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微创、安全、快捷等特点,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刘燕;王磊;周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86例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响水县人民医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成功81例,成功率为94.2%(81/86),中转开腹5例(5.8%).术后并发症:腹泻7例、胆道功能障碍6例、胆汁漏2例、肠梗阻1例.早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58 min(38~76 min),中转开腹率为2.5%;晚期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96 min(55~147 min),中转开腹率为8.7%.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尤其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早期患者,手术成功率极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Calot三角.

    作者:杨国保;王洪华;戴存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癌保乳手术24例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十余年来其在我国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在北京、上海等地乳腺癌已跃居为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乳腺彩超、X线钼靶以及乳腺MRI等设备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采用保留乳房手术(保乳手术),新辅助化疗,辅助放、化疗以及内分泌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

    作者:林楠;廖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30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的疗效.方法 泰州市高港人民医院于2009年至2011年对胃切除术后30例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联合治疗,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显效14例,有效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66.67%.经过6个月的随访,2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7%.结论 小柴胡汤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胃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术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穿刺,生化酶技术溶解,血凝酶用量1~2 KU,采用单针,血肿大部分或基本清除后拔针.结果 本组2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3.6%,明显低于未使用血凝酶组18%(P<0.05),且无并发血栓等副作用.结论 血凝酶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和微创清除术再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汤建清;王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阿维A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阿维A胶囊并配合NB-UVB照射,对照组只口服阿维A胶囊.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维A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增加患者对光疗的敏感性,减少光疗的量和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阿维A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永兵;潘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在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5例原发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术后完成规定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新辅助化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其中3例病理为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呕吐,粒细胞减少及脱发.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案之一.

    作者:吴天峰;范春香;郗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3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为38.70%(89/230),男女之比为2.18∶1(P<0.05).皮肤紫癜反复在非肾损组占19.15%(27/141),而在肾损组占53.93%(4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紫癜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以及生活在矿区的患儿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紫癜以及生活在城市者(P<0.05).结论 男性更易发生肾损害,皮肤紫癜反复或合并消化道症状或生活在矿区者肾脏更易受累及.

    作者:薛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680例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施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观察,进一步确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选择680例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作为观察组,术中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并与同期要求传统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进行对比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记录观察组麻醉前、手术中及手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无一例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两组患者在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麻醉恢复快、不良反应小,麻醉和手术期间血压和心率下降较明显,术后可迅速恢复.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起效快,恢复快,镇痛效果好,麻醉不良反应小,可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是目前终止早期妊娠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韩雪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共114例,按顺序随机分两组,正常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子宫切除术后临床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正常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积极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干预前后SDS、SAS评分的差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护理前后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焦虑恐惧情绪,提高了患者身心健康,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及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钙透析在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观察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血液透析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后,使用不同钙离子浓度的透析液,对术后低钙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9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和高钙透析液,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血清白蛋白变化.结果 使用高钙透析液较使用钙浓度1.5 mmol/L透析液,能更快的纠正术后出现的严重低钙血症,但对血磷的升高影响更小,对甲状旁腺素的影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血液透析患者,若存在严重的低钙血症,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可使用高钙透析液,但不推荐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转移性钙化的风险,若治疗过程中出现顽固性高血压应停用高钙透析液.

    作者:徐雪英;阳昕;胡秀梅;兰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T型吻合造瘘术在肠造口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T型肠造口术式在肠梗阻手术临床应用中的经验.方法 对18例行T型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经支持和抗炎治疗,18例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0.5~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因肠坏死或肿瘤所致肠梗阻行T型肠造口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二次手术痛苦小.

    作者:韩明阳;李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9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复方氟米松乳膏和卤米松乳膏联合硅油乳膏封包.2周后观察有效率.结果 复方氟米松组有效率为83%,卤米松组有效率为86%,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效激素复方氟米松封包治疗局限性湿疹疗效确切.

    作者:吴志波;芦桂青;陈友扬;胡晓佩;陈红;于晓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