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邹贤琼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价值评价, 小儿腹泻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发生小儿腹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观察组患儿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儿则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组间患儿疗效,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的止泻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戈比较组间患儿家属对本组护理评价,即比较护理满意度,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手段,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析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的治疗效果以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脓毒症患儿40例平分两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临床疗效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65% (P<0.05);治疗后,观察组检测出的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症,在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廖霓;张国英;熊梓宏;周芹;王孟;赵亚凡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口炎的几种常见病症与施治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小儿口炎的症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总结了小儿口炎中常见的类型,归纳了其常见症状与治法.结果:小儿口炎分为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症状.结论:中西医治疗小儿口炎应当分清种类,进行开方治疗,促进伤口痊愈.

    作者:成光中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的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中风痴呆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划分为甲组与乙组(n=31).为甲组实施西医基础治疗方式,为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黄饮子加减方辩证施治,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HDS-R)积分.结果:甲组、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42%与93.5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患者治疗前(HDS-R)积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数据对比存在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对中风痴呆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朱明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50例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干休所职工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所2015年1月-2016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治疗对象,总结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及治疗体会.结果高血压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控制率低,全面了解老年高血压对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风险,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有重要意义.结论坚持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李金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护理行为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0)和路径组(n=30),对所有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所有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结论: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护理效果,可推广运用.

    作者:贺书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对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对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在本院选取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患者320例,对照组160例进行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对比两组的细胞因子水平及肝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对比(P>0.05),观察组的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效果明显,改善肝肾功能.

    作者:雷忠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值判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5.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检验危急值标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判定,能够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艳鹏;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DCA循环法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发放药品39800件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方法药品43200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药品使用、报损及去向.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有效率(99.4%)及去向明确率(99.99%)均高于对照组,报损率(0.0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实施PDCA循环法,药品使用有效率增加,使用去向明确率提升,报损情况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析传统手术与微型腹腔镜在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60例平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组.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传统组相比更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率6.7%显著低于传统组并发症率20% (P<0.05).结论: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的手术疗效优于传统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的优势,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陈忠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刺五加注射液不合理应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本文通过分析一例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后出现的过敏性休克病例,探讨刺五加注射液诱发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作者:罗忠俊;张海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发生小儿腹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设为1:1.观察组患儿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患儿则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比较组间患儿疗效,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比较组间的止泻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临床指标,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戈比较组间患儿家属对本组护理评价,即比较护理满意度,P< 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在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时,配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干预手段,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邹贤琼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光敏细菌让小鼠远离心脏病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在猜测,如果他们能为这些心肌细胞提供紧急的氧气供应,直到外科医生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恢复血流,心脏组织的一些永久性损伤便能够避免,从而保护心脏功能.如今,一项研究利用老鼠尝试了一种创新的方法——利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感染心脏,从而可以在暴露于光照下时自然产生氧气.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00例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于本院2014年10年至2015年12月骨科诊疗患者中选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100例,对患者均进行全面护理,了解并总结患者术后出现疼痛情况、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出现.结果:经护理后患者骨折部位恢复良好,术后5个月、一年后的复查股骨头均未出现坏死或骨折移位的情况;术后仅出现2例尿道感染患者,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患者.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心理顾虑,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而术后实施全面护理可帮助患者积极进行复健锻炼,可促进骨性愈合,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袁丽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对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研究

    在医学领域,解剖学是极为基础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医学知识.关于解剖学的教学,可以分为人体解剖学和医学影像解剖学两个方向.随着医学设备的不断创新,以及CT、MRI等设备在医学领域的广泛使用,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也要学习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促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解剖学这门学科.文章在分析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的结合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两种解剖学模式实行结合教学的方法,以期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和振典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48例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组(24例,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骨折恢复优良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9.2%),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没有出现钢板断裂、松动等意外事件,也没有出现髓内感染、切口感染、肩周炎等并发症,其中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良好,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患肢功能尽早恢复,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神分裂症合并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5例

    本文对精神分裂症合并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的5例患者进行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并非偶然,甚至认为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或许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密切关联;即潜藏在胆道系统的隐性细菌性感染.

    作者:戴准;杨志江;罗旭东;律东;陈康杜;林举达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实践研究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计算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各大医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点要求.本文分析了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实践,以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赵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的临床效果与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124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62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药物降压,即应用艾司洛尔降压.对照组抽取的62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全部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探究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不同方法进行降压的效果与特点.记录两组年高血压病人手术患者在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降压半小时、停止降压后一刻的心率(HR)、血压(SBP、DBP、MAP)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后其开始降压时间为2.5±0.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常规降压时间为5.7±1.4min,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滴鼻降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快速的起到稳定和降低血压,舒张静脉和动脉,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陈伟;胡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受其文化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向其发放我院自制健康教育调查表进行调查统计,按文化程度的差异对比患者健康教育相关需求及教育方式情况.结果: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患者在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等健康教育内容的自检得分逐渐降低(P<0.05),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倾向于直观性简洁的健康教育方式,而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倾向于主动性自主学习方式.结论: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糖尿病患者,应给予不同宣讲方式讲解健康教育知识,有利于高效、合理的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屈珍;徐锐;张小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静脉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绒毛膜癌的临床对比效果.方法:就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绒毛膜癌患者共280例,采用掷骰子的方式随机分为奇数组(n=140)和偶数组(n=140),奇数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化疗,偶数组则应用介入性动脉化疗和栓塞疗法,对比其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措施不同,偶数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奇数组少,此外,血清β-HCG指标的变化及恢复时间均较对奇数组短,经比较,有统计性的差异(P<0.05).结论:目前,就临床上绒毛膜癌患者给予介入性动脉化疗并且联合栓塞疗法治疗的临床优势显著的优于静脉化疗,治疗措施可以值得患者去选择和信赖.

    作者:官静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