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实践研究

赵靖

关键词:病历档案, 信息化, 管理, 实践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计算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各大医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的信息化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点要求.本文分析了病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实践,以期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香砂养胃丸联合瑞巴派特对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香砂养胃丸联合瑞巴派特与单用瑞巴派特对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科5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教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口服瑞巴派特,对照组25例口服瑞巴派特加用香砂养胃炎.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胃黏膜的病理积分.结果:香砂养胃丸联合瑞巴派特在临床评分及病理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1),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此次收治于我院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B超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CT检查,分析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准确性,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唐洪勇;邓春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伸护理在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从社区中选取30例糖尿病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由社区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以及综合医院专科医生组成的护理小组给予的延伸护理措施,对比受试对象护理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护理前相比,受试对象护理后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以及掌握情况显著改善,且受试对象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显著提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价值.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三酰甘油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对比上,护理后要显著优于护理前,P< 0.05.结论:对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延伸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以及掌握情况,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且能显著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临床指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邱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在未婚先孕人工流产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门诊实施院工流产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与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未婚先孕人工流产孕妇应用心理护理效果明显,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术后身体恢复.

    作者:白利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卵巢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CT在卵巢囊腺瘤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和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图像,归纳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在36例患者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16例,在CT平扫下显示边缘清晰、囊壁薄、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粘液性囊腺瘤患者20例,良性病变囊壁和囊壁结节存在不显著强化情况.结论:通过对卵巢囊腺瘤患者在临床诊治的时候行多排螺旋CT诊断,可以清晰、准确地显示出患者卵巢囊腺瘤的结构成分以及病变形态,有助于在接受手术治疗前进行良恶性鉴别和病理类型诊断.

    作者:夏晓;李值慧;朱品泽;穆端;黄翔静;闵敏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探讨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

    目的:关于社区儿童保健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意义研究分析.方法:选取该社区0~6岁儿童家长200例,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以及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再予以其健康教育,之后在对其儿童保健知识,预防接种人数进行调查.结果:在对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知识,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前,其对于保健知识了解情况一般,且进行预防接种的人数也较少,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其儿童保健知识了解人数显著增长,且其进行预防接种疫苗的人数也显著增加,优于之前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家长,进行保健知识教育,以及预防接种疫苗教育,有助于帮助家长了解儿童保健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家长及时带适龄儿童取接种疫苗,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元成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理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定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并接受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定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无抑郁概率为73.3%,对照组为50%.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控制患者负性情绪,避免患者产生抑郁症.

    作者:程雪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2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于早期接受系统的降压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早期系统的降压治疗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临床明确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早期接受系统降压治疗对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仁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在精神科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认识行为治疗,对其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之间,来我院精神科就诊的病人共计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认知组和常规组,每组各75例,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对认知组进行医治,使用西医药物疗法对常规组病人进行治疗,将两组病人进行不同治疗手段后的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认知组病人的主观评定、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运用和社会功能受损四个方面都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当中,使用认知行为治疗方法能够好的比较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乾香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麻杏石甘汤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总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麻杏石甘汤结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救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共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研究组(n=38例,以麻杏石甘汤结合西药进行救治),对照组(n=34例,以单一西药进行救治),对两组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4%、喘息缓解时间(4±0.7)d、咳嗽缓解时间(8±2.1)d、咯痰缓解时间(5±1.1)d,均优于对照组76.47%(6±0.6)d、(10±2.3)d、(7±1.7)d(P<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过程中,对其施以麻杏石甘汤结合西药进行救治,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缩减其各种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西药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傅晓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科腹腔镜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护理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妇科手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对女性患者来说无疑是理想的手术方式[1].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在临床上也备受关注.现就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的围手术期及并发症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晨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试论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现在社会的现状是,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医院也更能将信息系统使用的更好,提供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救治医疗方面也带来了方便.然而,用处越广泛,隐患相对来说也会越多,万一发生事故无论是对医院还是就诊的病人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就需要医院对信息系统有个全面的管理,既能做到正常的使用,也能防止发生事故无法挽回的局面.本文主要的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能更好的安全管理利用做出分析和看法.

    作者:黄冬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ELISA和TRUST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联合使用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84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研究组患者采用ELISA联合TRUST法检测其血清,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假阳性率及漏检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40例,阴性2例,阳性检查率95.34%,对照组患者检出阳性32例,阴性10例,阳性检查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与TRUST法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率,减少误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尤洪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延续性护理用于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2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遵医度为95.12%,对照组为70.73%;青年且病程短的患者遵医度为100%,中老年且病程长的患者为79.1%;高文化水平患者遵医度为97.3%,低文化水平为73.33.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值得推广

    作者:刘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的平片、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6月-016年9月该院94例脊柱外伤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为47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平片诊断方式,研究组进行MRI诊断,诊断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诊断价值.结果:经过采用不同诊断方式,研究组脊椎损伤、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前纵韧带损伤、后纵韧带损伤等检出率均高于常规组,诊断价值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对脊柱外伤患者诊断方案的选择上,采用MRI对脊柱外伤患者损伤情况进行诊断,可有效提升诊断价值,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PDCA循环法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PDCA循环法用于药库药品供应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发放药品39800件为对照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药库方法药品43200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药品使用、报损及去向.结果:观察组药品使用有效率(99.4%)及去向明确率(99.99%)均高于对照组,报损率(0.0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药库药品供应实施PDCA循环法,药品使用有效率增加,使用去向明确率提升,报损情况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王金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讨论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例,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入院的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将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干预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辛伐他汀配合治疗,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试验结果、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肌缺血相关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运动所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心肌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在治疗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工作中应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陈斌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药学管理实践中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的992张中药处方与相应病例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观察组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理论与模式,对两组药学管理的中的不合理药物出房率、配药错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不合理药物出房率、配药错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观察组高(P<0.05).结论:药学管理实践中采用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使药物管理更具规范性,使医务人员专业素质显著提高,保证用药的安全.

    作者:孙景;于伯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嗅觉测试助诊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早和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嗅觉受损.一项研究提出,神经递质功能障碍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嗅觉丧失的原因.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报告称有嗅觉功能障碍,而几乎所有中度或重度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都存在气味鉴别障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不同入路方式(翼点、额下)对鞍结节脑膜瘤的切除手术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额下入路外科切除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临床疗效.方法:翼点组经翼点入路实施相应治疗,额下组经额下入路实施相应治疗.记录两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改善情况、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额下组完全切除率(85.19%)显著高于对照组(59.26%)(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14.81%、18.52%;术后两组视力均较之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术后视力改善效果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种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均可获得满意预后,但额下入路完全切除率更高.

    作者:卢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