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现状

苏红军;赵琨

关键词:静脉性脑梗死, 静脉窦血栓形成, 脑血管疾病, 引流静脉, 特殊类型, 静脉栓塞, 死亡率, 临床
摘要:静脉性脑梗死是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多为脑内引流静脉或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1],临床上脑静脉栓塞死亡率较高(20%~78%)[2].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沐舒坦和万托林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喘息性疾病,多由于呼吸道病毒(RSV)感染引起,临床以咳嗽、喘憋、吸气、三凹症、喘鸣音为基本特征,好发于6个月~2岁的儿童.

    作者:庞金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钙离子及D-二聚体的变化与病情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与血浆钙离子浓度及D-二聚体数值和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32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分为轻症(MAP)19例,重症(SAP)13例,检测血浆Ca2+、PT、 APTT 、FIB;同时应用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浆里的D-二聚体的数值,14例正常人的血浆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 SAP和MAP及正常对照组Ca2+浓度之间有明显的差别,SAP和MAP及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数值也有明显的差别.结论 结论AP患者血浆Ca2+浓度与病情呈负相关,病情越严重,Ca2+浓度越低.D-二聚体数值与AP患者病情呈正相关,病情越重,D-二聚体数值越高.

    作者:郭明春;盛和振;杨富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C-反应蛋白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 、C-反应蛋白(CRP)水平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心力衰竭组为63例确诊的年龄超过60岁的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42例正常健康、年龄超过60岁人群42例.心力衰竭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测定血浆BNP、CRP浓度.结果 心力衰竭各组BNP、CRP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BNP和CRP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组患者治疗前BNP、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力衰竭组各级别患者治疗前血浆BNP、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力衰竭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检测血浆BNP、CRP浓度是诊断和评价疗效的可靠指标.

    作者:任雪丽;付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阿维A联合他扎罗汀治疗多发性跖疣的疗效分析

    跖疣为发生在足跟、跖骨头或跖间的赘生物,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是寻常疣的一种.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应用阿维A(商品名:方希,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他扎罗汀软膏(商品名:乐为,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多发性跖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占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人连枷胸13例治疗体会

    连枷胸(flail chest)指胸部创伤后造成多发、多段肋骨骨折,形成浮动的胸壁,造成胸廓局部软化,与胸廓其他部分运动不同步,软化区呈反常呼吸,并可造成纵隔左右摆动,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

    作者:胡聂;包铮;梁庆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型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有月经紊乱、多毛、肥胖、不育、高胰岛素血症及B超显示卵巢的多囊改变等,其确切病因不十分清楚,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情因人而异.

    作者:张爱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小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作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规的治疗是首选糖皮质激素,但激素用药时间长,副作用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ITP,取得较好疗效.近几年来我科采用小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ITP也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德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31例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毒鼠强属神经毒性灭鼠剂,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兴奋中枢神经,具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拮抗γ氨基丁酸[1],γ氨基丁酸是脊椎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力而广泛的抑制作用.γ氨基丁酸的作用被毒鼠强非竞争性抑制,中枢神经过度兴奋致惊厥、抽搐.

    作者:高美英;李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迟发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与护理

    有机磷农药中毒主要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大量乙酰胆碱蓄积于神经突触处,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合并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25%~67%.

    作者:李延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30例的临床治疗

    脑外伤合并脑室内出血往往提示病情危重,出血后引起的脑室梗阻颅压急剧增高,使病死率高达75%~100%[1],临床处理棘手.现将我院几年来脑外伤脑室出血30例的治疗作一回顾性总结.

    作者:黄广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疑难病和危重病,其病死率在20%左右.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可清除血清中分子物质和炎性介质,并对炎性介质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从而有效干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发展.

    作者:李科军;向正国;周辽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希恩综合征40例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希恩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对希恩综合征尽快做出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误诊的希恩综合征病例资料,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采用替代治疗,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本组误诊原因多是询问病史不详、查体不仔细、对相关辅助检查分析欠准确、非专科医生知识不全面等原因造成,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益肺胶囊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0例

    目的 探讨益肺胶囊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肺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采用益肺胶囊加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比较.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病灶稳定率85.20%,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5%、27.0%、19.5%、5.0%,而对照组单纯化疗者治疗后病灶稳定率62.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0.0%、5.0%,0.同时,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其免疫功能.结论 益肺胶囊可显著增强化疗效果及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作者:曹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非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改良术式的应用

    对于复杂性肾结石,采用非萎缩性肾实质切口取石术可以大限度地保护肾脏和取净结石,仍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重要方式[1] .

    作者:邓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在其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54例ACI患者及46健康对照组血浆NSE和hs-CRP浓度,观察比较ACI患者在不同病情时血浆NSE和hs-CRP浓度变化.结果 ACI组血浆NSE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着梗死面积增加而增加(P<0.01),血浆NSE和hs-CRP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ACI患者血浆NSE和hs-CRP浓度明显增高,血浆NSE和hs-CRP水平可以为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提供定量信息,是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活动性出血的疗效分析

    笔者于2006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硝普钠注射液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早期活动性出血(即血肿扩大),并与尼莫地平进行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柴转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为ACS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UA,并进行比较.结果 AMI、UAP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 AMI、UAP组U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和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作者:董茜;李东旺;李文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中5-羟色胺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5-羟色胺(5-HT)在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3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及治愈后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紫外光检测法测定血清5-羟色胺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作比较.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5-HT含量治疗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痊愈后降为正常(P>0.05).结论 本研究显示5-HT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患者血清5-HT浓度与疾病的活动性有关,5-HT可能是过敏性紫癜诊断和判愈的一个参考指标.

    作者:龚启英;黄建国;徐辛明;印道春;王小春;李桂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83例PH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合用组(治疗组)43例、西药组(对照组)40例.西药组给予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维生素E丸、消炎痛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药合用治疗PHN疗效确切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万卉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策略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虽然亚洲是乳腺癌低发区,但乳腺癌发病率在中国逐年上长,已占我国城市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2位,达到30/10万左右.

    作者:罗植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