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59例抢救与护理

于艳梅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抢救,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分析5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总结抢救与护理的经验体会.结果 59例中毒患者除1例入院较晚抢救无效外,其余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尽早足量应用氯解磷定等复能剂治疗,可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四肢长骨干骨折钢板断裂11例临床分析

    四肢长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骨科常见手术,但钢板断裂导致内固定失效的病例仍不断出现, 自2001年3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共收治四肢长骨干骨折钢板断裂患者11例,现分析手术及术后的治疗经过并将钢板断裂发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作者:符孔龙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节育环移位致子宫肌壁间妊娠破裂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2岁,因停经45 d,下腹疼痛8 h于2009年2月13日16:35救护车出诊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8年12月26日,停经40 d有轻微早孕反应,验尿HCG(+),B超示:子宫增大,宫内似见一妊娠囊,大小10 mm×9 mm,内未见胚芽及心管搏动,宫内见节育环回声,位置稍偏宫底,双侧附件未见占位.入院前8 h开始自觉下腹疼痛,为持续性疼痛,稍难忍受,无呕吐、腹胀,平躺后疼痛有所缓解.入院前2 h腹痛加剧,伴肛门坠胀感,自觉头晕、眼花、大汗淋漓,晕厥1次,呼我院救护车出诊接入院.患者孕1产1,4年前于产后8个月放置宫内节育环.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内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5例

    自2000年10月至2008年9月,我院对内科住院的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65例患者进行内科三步化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保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出现麻疹并发症11例,18例治愈,1例难产,4例流产,2例足月产.各种并发症得到及时地发现和有效地治疗.结论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对高热、皮肤、饮食的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对确保母婴健康尤为重要.

    作者:裘国芬;王凤岚;杨小红;胡健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中期引产率也明显增加.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终止合并瘢痕子宫的中期妊娠,避免宫颈裂伤、子宫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成为我们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对住院的76例瘢痕子宫妊娠12~26周的孕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及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双芝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国产辛伐他汀片的生物等效性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灵敏度、专属性、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介质效应等.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两组进行单剂量二交叉试验,测定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研制的辛伐他汀片相对于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辛伐他汀片的生物利用度.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试验片 (10 mg/片,4片) 及辛伐他汀参比片(20 mg/片,2片)后,测定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经时过程,并计算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Cmax分别为(6.2±2.8)ng/mL和(6.0±2.6)ng/mL,Tmax分别为(1.8±0.6)h 和(1.8±0.5)h,t1/2分别为(3.4±1.1)h和(3.2±1.1)h,MRT分别为(5.2±1.2)h和(5.3±1.3)h,AUC0-14分别为(21.6±8.8)(ng·h)/ml和(21.6±8.9)(ng·h)/ml,AUC0-14分别为(23.4±9.0)(ng·h)/ml和(23.3±8.9)(ng·h)/ml;按AUC0-14计算,试验制剂中辛伐他汀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5±10.4)%;AUC和Cmax经对数转换后方差分析检验,Tmax经Wilcoxon符号秩检验,表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AUC和Cmax对数转换后经双单侧t-检验表明,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李大平;崔凤云;郑家润;林麟;吴黎莉;韩德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35岁以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40例误诊分析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目前在逐年增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在世界各地目前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严重危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疾病.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19%.居恶性肿瘤死因的首位[1],近年来青年人肺癌也不少见[2],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作者总结了35岁以下肺癌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五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会因走路不稳而跌倒,据有关方面统计,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有跌倒1次以上的经历,并且随年龄的递增跌倒次数而随之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老年脑血管病病人由于体质差、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步态不稳、平衡功能下降更易发生跌倒,因而,脑血管病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59例抢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 分析5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总结抢救与护理的经验体会.结果 59例中毒患者除1例入院较晚抢救无效外,其余无死亡病例.结论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如果及时采取一系列治疗护理措施,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尽早足量应用氯解磷定等复能剂治疗,可有效预防猝死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于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 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按颈总动脉IMT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形成组,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对颈总动脉IMT异常患者统计分析,分析颈总动脉IMT和血hsCRP的关系.结果 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7.6±1.6)mg/L]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3.6±1.3)]mg/L],P<0.05.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血清hsCRP[(9.3±1.8)mg/L]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3.6±1.3)mg/L]与增厚患者[(6.8±1.2)mg/L],P均<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MT与血清hsCRP水平呈正相关,提示血hsCRP水平可作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周熙琳;陈德生;周柱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失代偿肝病临床观察

    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失代偿肝病多属晚期肝病,治疗困难,预后差.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病死率高,可达80%以上,存活者病情可多次反复[1].已有多项研究证明,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纠正失代偿.本文报告拉米夫定治疗3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失代偿肝病的结果.

    作者:苏同宝;张栋华;刘静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液净化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通过对2000余人次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降低治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稳定病人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2000余人次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急性并发症及对内瘘穿刺、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精心观察和护理.结果 避免了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內瘘和留置导管使用时间理想.结论 精心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降低了血液净化病人的并发症,提高了透析质量及生存质量 .

    作者:李延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改良3R护理对老年性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的3R护理(reminisceneet 往事回忆、realityorientations 实物定位、Remotivation记忆再激发)对老年性痴呆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54例轻中度痴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7 例, 实验组施行改良的3R护理法护理患者(在施行3R护理同时,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心理疏导,并结合图片、实物、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指导患者行功能强化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及强化记忆,促进机体康复),对照组采用骨科手术患者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护理训练计划完成后分别测定与记忆、智能有关的4种量表:IADL-FAQ、FIM(14~18)、WAIS-RC(简式)、RBMT-R.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测定的4种量表相比,在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计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计划干预后遵护嘱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结论 改良3R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痴呆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黎彩红;林翠娥;何敏兰;谢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脂血症致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高脂血症(hyperlipemia,HL)诱发导致的急性胰腺炎(AP)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在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中,高脂血症约占1.3%~3.8%,而12%~38%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甘油三酯(TG)升高[1],是仅次于胆源性、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我们在治疗中发现并迅速去除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发性和继发因素,降低TG,可明显改善病情,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脑卒中失语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护理

    脑卒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恢复期,经常会遇到失语的问题,据资料统计,脑卒中致残患者中出现失语症的比例达20%~30%[1].失语症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理解障碍,口语表达障碍,阅读计算书写能力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医患交流,也造成患者心理上阴影,容易加重患者抑郁或焦虑等心理和情绪反应,给治疗增加困难,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本文对入住我科的32例脑卒中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病人语言功能恢复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丛蕴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优良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方法

    常规病理制片是病理切片技术重要的部分,任何病理技术都离不开它.它包括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等几个主要步骤.

    作者:周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64例

    为探讨手术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对1996年10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16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中药丹参注射液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1月,8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42例只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 两组在术后出血征象和刀口引流量方面无明显区别,但在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药联合应用预防和治疗DVT效果更好.

    作者:张付友;陈宝国;侯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颈愈汤治疗局部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颈愈汤治疗局部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 例局部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0例,采用颈愈汤内服;对照组30例,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缓释胶囊.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愈汤治疗局部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晓明;李寅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

    目的 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各种化疗药物准确输入,减轻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肿瘤患者血管的破坏.方法 对115例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 上述方法消除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刺激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渗透性损伤,保证了患者按时化疗.结论 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更好保护血管,保证化疗药物及时准确输入,且具有操作方便、合并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

    作者:戢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