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邓猛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检验, 影响因素, 控制对策
摘要:寻找探究各种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来有效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是一项重要活动.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来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究归纳出各种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在根据实际灵活的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之后通过在本院中设置对照实验来判断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完成本院100例病患的对照实验后发现在标本属性、洗液调整、试剂稳定时间、相关操作人元素质方面都会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产生影响.保证在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时能够严格按照规则制度进行是保证结果有效的关键.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以粉碎性骨折为常见,骨折后可有腕部疼痛、肿胀,并伴有掌屈活动受限,临床对于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常用术式,本次将对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提供相关借鉴.

    作者:蒋勇;杜娟;蒋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加强护理干预后,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明显,生活能力显著提高,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能力.

    作者:柳式周;徐丽华;张伶俐;周叶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品管圈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服药正确率中的运用

    将品管圈活动方式运用于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服药正确率上,针对高血压患者院外服药正确率低找出根本原因,实施对策等活动,彻底提高高血压患者院外服药正确率.运探索中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提高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刘显峰;郑红;王钟会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消化性溃疡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组34例,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根据症状缓解、溃疡愈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和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相当,安全、可靠,均可作为根治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鲁域;李金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高能量颈椎外伤特点及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分析高能量颈椎外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淮安市急救中心救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或颈髓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占80%,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占97.5%,20~50岁占92.5%,有合并伤的占80%,急救时伴有意识障碍的占35%急救时有20%的患者漏诊未行颈部制动.结论:颈椎外伤通常见于高能量的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伤,多发于劳动力年龄男性,多有其他系统合并伤.急救时应重视颈椎外伤的可能,对可能的颈椎损伤和昏迷患者均应采用颈椎制动.

    作者:刘国阳;王庆玮;刘嫒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81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2周、3个月观察组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左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罗效萍;董韫;袁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代谢和微血管病变而引起的神经病变,其神经功能损伤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植物神经.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蚁走感、触电样感觉,可呈烧灼痛、刺痛、钻凿痛等,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减退.

    作者:李明秀;潘良明;简树才;刘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4例,对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前抑郁患者53例,焦虑患者58例;护理干预后抑郁患者4例,焦虑患者7例.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也有较为显著地降低.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患者产生严重地抑郁、焦虑,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沈春凤;徐玉霞;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外科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64%/80.36%,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8.21%/82.14%,护理满意度为100%/78.57%,疼痛缓解率为87.5%/67.86%.结论:对外科患者的护理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疼痛缓解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霞;沈春凤;王继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以往在我院就诊的治疗后确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治疗前采用常规X线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治疗前采用16排CT技术进行检查.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影像学检查扫描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69.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16排CT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可以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作者:何碧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智能中药房存取调配系统的使用体会

    目的:以智能化中药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中药调配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总体使用情况,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结果:中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取药过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有关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有利于医院中药房现代化建设.

    作者:曹益鸣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

    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和痰控工作的良好进行存在密切关系,因此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其质量,同时做好相应的控制管理工作.本次我们针对疾病控制机构微生物检验观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控制管理措施,并做出综述.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检测机构2016年度报告

    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地处巴中市巴州区回风大道155号,其前身为巴州区卫生防疫站,成立于1956年1月,2007年11月更名为巴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集疾病预防与控制、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主要职能为一体的县级公益性卫生事业单位,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职责.

    作者:吴後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CT影像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过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患者的CT影像学变化情况,并对其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的改变,CTSI评分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胰头、胰体、胰尾CT密度均显著升高,胰腺体积减小,出血、坏死病灶部分或完全吸收,渗出逐渐吸收,肾前筋膜变薄,且治疗后的CTS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显著,且通过CT影像学检查可以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定量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仕福;王虎;税波;刘洋;邓纯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的患者,共12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钬激光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的比较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和住院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所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情况的比较上,观察组的并发症率为1.67%(1例),对照组为13.3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33%(2例),对照组为5.00%(3例),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输尿管结石并息肉的过程中,运用钬激光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增强,帮助患者早日实现康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骆凯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血常规变化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小儿在感染支原体肺炎后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60例临床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取60例同一时进行期体检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小儿的的血常规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可得:两组小儿在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以及血小板计数的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比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小儿血常规的变化能够初步判定小儿是否感染支原体肺炎,此法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行健康教育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9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高于对照组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情况,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林燕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实际疗效.方法:我们对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150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各有7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出血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与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出血纠正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疗效确切,患者的出血状况得到纠正,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家瑜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的探索

    目的:探索和研究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方法:选取某社区退休及贫困妇女86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纽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疾病防治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结果:观察组对象CIN病变检出率以及有效就诊率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信息平台支撑下的宫颈疾病防治双向转诊管理模式应用之后,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和治疗妇女宫颈疾病的水平和质量,且能为防治宫颈疾病提供科学的临床医学,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代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宫缩抑制剂预防早产的药物评价研究进展

    早产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的常见疾病,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而且也会提高新生儿的死亡率.在这种背景下,宫缩抑制剂应用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早产以及相关防治方法,然后以β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缩宫素受体拮抗剂、硫酸镁为例,评价了临床用药情况,以供参考.

    作者:邱和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