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7例麻疹患者发病特点分析

李斌;韩君;赵小利;王继勇;李巧娜

关键词:麻疹患者, 麻疹疑似病例, 发病特点分析, 发病率, 婴幼儿时期, 常见传染病, 明确诊断, 麻疹疫苗, 普及, 接种, 接诊
摘要:麻疹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麻疹疫苗普及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几年麻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007年1月至9月底,我院共接诊麻疹疑似病例98例,明确诊断的47例,现将发病特点分析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青霉素皮试过敏者58例再皮试观察

    青霉素自1940年问世以来,很快就以它的高效、低毒、价格低廉而广为应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极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

    作者:李君霞;吕新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音乐干预对减轻成年人胃镜检查前焦虑情绪的研究

    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术之一,由于该项检杳有一定的不适反应,因此患者对该项检查,都有一定的惧怕焦虑心理.我们自2005年2月至2007年lO月埘进行胃镜检查的成年人进行音乐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雪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欣维宁治疗冠状动脉急性血栓3例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69岁,主因胸闷心前区不适3 h,加重1 h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7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心音低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音.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室梗死.急诊行冠脉造影显示右冠近段100%闭塞,左同旋支发育细小,前降支未见狭窄.

    作者:刘长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与心理康复

    严重烧伤所引起的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诸方面的生理功能改变,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但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则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烧伤作为一个应激原,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1].已有资料表明,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蔡卫红;孙毅青;董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进行妇科手术后发生DVT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诱因.结果 重视加强术后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DVT的发生并提高其治疗效果.结论 妇科手术后早期进行预防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可降低其发生率,并能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预后.

    作者:韦旭芳;黄关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心力衰竭22例临床分析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医疗条件有很大改善,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心力衰竭病例也明显增多,由于老年人合并症较多,致使病情复杂化,加之老年人心衰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诊断治疗带来困难,为探讨其诊治方法,本文对22例老年人心力衰竭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学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手术110例麻醉体会

    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共完成婴幼儿手术110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展;徐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探讨4种常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即A组用氯沙坦50 mg,B组用缬沙坦80 mg,C组用厄贝沙坦150 mg,D组用替米沙坦80 mg,均为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采用小成本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 A、B、C、D四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单纯药品费用,C/E,△C/△E均为低.结论 C组为优选方案.

    作者:林惊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物流系统带给护理管理的思考

    奥地利舒密公司MP10000-NW160型医用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是文荣医院目前使用的一套后勤保障设备.它利用管道连接各个传输点,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塑料瓶为载体,电脑控制,可以在几秒钟内准确无误地传输物品.目前,我院在病房大楼里开设了26个传输点,各传输点之间可以利用物流系统传递各种药物、卫生材料、标本及化验单、报告单等.

    作者:余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与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疗效满意.回顾性对比同期收治的25例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优越性及术式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付;韩子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超声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很大一部分开腹妇科手术可由腹腔镜手术来代替.以往国内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多用单、双极电切术,此片法无法较好地将切割和止血结合在一起,而超声刀将切割和止血融于同一过程,使镜下手术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亦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孕妇妊娠结局101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高龄孕妇日渐增多.由于高龄妊娠的特殊性,其合并症及围产儿危险因素明显增加,目前已成为围牛医学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对近4年来在本院分娩的高龄孕妇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孕妇资料作对照分析,以了解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俞丽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喉返神经损伤足甲状腺手术中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两侧损伤则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国内报道为0.3%~9%,高者可达13.3%[1].我院自2003年至2005年间共实施各类甲状腺手术156例,均采用喉返神经暴露的方法,损伤喉返神经1例,损伤率为0.63%.

    作者:周渠新;金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诱导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的影响,探讨药物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某些基本机理.方法 用含0.5 μM~5μM金丝桃素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人RP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调亡细胞定量.结果 金丝桃素作用后RPE的S期百分比随着金丝桃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金丝桃素4种浓度P均<0.01).凋亡细胞定量结果显示:在2.5μM和5μM金丝桃素组凋亡细胞的比例分剐为2.3%和6.1%.结论 2.5μM和5.0μM金丝桃素能诱导RPE的凋亡,运用于眼内来控制RPE的前景是光明的.

    作者:周国义;王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641株腹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腹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腹部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腹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4%,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6%,肺炎克雷伯菌占13.5%;革兰阳性菌占39.8%.其中肠球菌占62.6%;真菌占5.8%.分离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是腹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肠球菌在腹部感染病原菌中所占比率较高,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陈金云;孔海深;杨青;陈晓;滕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9例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损伤,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术是目前此病早期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以恢复屈肘功能.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膈神经直接移位至上干前股及腓肠神经移植膈神经一肌皮神经桥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9例,经连续跟踪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谢书强;谢昌平;侯建玺;孙河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化道癌300例心电图分析

    消化道癌(P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并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肿瘤及化疗、放疗对心脏的损害及毒副作用已引起重视.有资料介绍,尸检发现约10%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心脏受累的病理学证据,但目前尚无客观评价心脏损害的程度及早期预测或诊断心脏并发症的方法.

    作者:周静;苗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98例

    妇科急腹症足妇科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义非常困难,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牛命.腹腔镜在急腹症中不仅可以得到及时诊断,而且能同时进行手术.

    作者:胡逸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特征及MRP、p53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评价与临床评价的差异,研究病理组织学疗效与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73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检测其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7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为60.27%,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有效率为54.79%,两种评价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P、p53蛋白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临床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相结合,使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更为准确.MRP、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病理组织学疗效具有相关性,可以用来预测化疗疗效,指导临床化疗.

    作者:王小红;江洪;钟海均;余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院前急救护理中医疗纠纷的防范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抢救病人的前沿,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死亡,具有很强的医疗性和社会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急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保证院前救护工作的成功、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2].

    作者:倪建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