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特征及MRP、p53蛋白的表达

王小红;江洪;钟海均;余新民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化疗, MRP, P53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评价与临床评价的差异,研究病理组织学疗效与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73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检测其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7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为60.27%,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有效率为54.79%,两种评价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P、p53蛋白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临床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相结合,使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更为准确.MRP、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病理组织学疗效具有相关性,可以用来预测化疗疗效,指导临床化疗.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超声刀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很大一部分开腹妇科手术可由腹腔镜手术来代替.以往国内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多用单、双极电切术,此片法无法较好地将切割和止血结合在一起,而超声刀将切割和止血融于同一过程,使镜下手术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亦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BP神经网络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BP神经网络技术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的意义.方法 根据神经网络原理.进行BP网络建模,并进行训练,直到均方误差(MSE)<10-8.选择我科慢性肾病患者1 330例,分别使用MDRD简化方程和训练好的BP网络对肾小球滤过率进行计算,结果使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两种方法方差分析P=0.590,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线性相关系数0.999(P<0.001),两种方法计算结果高度相关.结论 BP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为探索更优的评估方程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回归方程的方法.

    作者:陈有维;万福俊;何乐愚;陈杰;蒋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消化道癌300例心电图分析

    消化道癌(PC)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并受到医学界的关注.肿瘤及化疗、放疗对心脏的损害及毒副作用已引起重视.有资料介绍,尸检发现约10%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心脏受累的病理学证据,但目前尚无客观评价心脏损害的程度及早期预测或诊断心脏并发症的方法.

    作者:周静;苗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柯萨奇病毒性重型肝炎24例临床分析

    柯萨奇病毒(CoxV)感染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引起发热和多系统损害,引起心肌损害报道多见,近年来,我们发现导致肝损害并不少见,且部分病人病情凶险,预后差.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柯萨奇病毒性重型肝炎24例,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作者:卢伟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神经刺激器下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效果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of bladder tumor,TURBT)常出现闭孔神经反射而引起大腿内收肌严重痉挛,影响手术进行,甚至造成膀胱壁穿孔或盆腔血管损伤.作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辅以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效果满意.

    作者:黄修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与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32例,手术均取得成功,疗效满意.回顾性对比同期收治的25例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优越性及术式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付;韩子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血糖诱发急性左侧心力衰竭8例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0 mmol/L而导致的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1].低血糖发作时,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居多,可诱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2]和心绞痛[3]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但诱发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左心衰)少见.近8年来,我科先后收治8例药物性低血糖诱发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浅;陈华彬;陈金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47例麻疹患者发病特点分析

    麻疹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传染病之一,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麻疹疫苗普及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近几年麻疹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2007年1月至9月底,我院共接诊麻疹疑似病例98例,明确诊断的47例,现将发病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李斌;韩君;赵小利;王继勇;李巧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进行妇科手术后发生DVT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诱因.结果 重视加强术后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DVT的发生并提高其治疗效果.结论 妇科手术后早期进行预防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可降低其发生率,并能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预后.

    作者:韦旭芳;黄关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物流系统带给护理管理的思考

    奥地利舒密公司MP10000-NW160型医用气压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是文荣医院目前使用的一套后勤保障设备.它利用管道连接各个传输点,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塑料瓶为载体,电脑控制,可以在几秒钟内准确无误地传输物品.目前,我院在病房大楼里开设了26个传输点,各传输点之间可以利用物流系统传递各种药物、卫生材料、标本及化验单、报告单等.

    作者:余桂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音乐干预对减轻成年人胃镜检查前焦虑情绪的研究

    胃镜检查是消化系统常用的检查术之一,由于该项检杳有一定的不适反应,因此患者对该项检查,都有一定的惧怕焦虑心理.我们自2005年2月至2007年lO月埘进行胃镜检查的成年人进行音乐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雪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管狭窄支架置入术85例分析

    食管癌病程晚期可冈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而引起严重梗阻.食管扩张并置入支架町免除手术痛苦,及可能的种植转移,同样能缓解吞咽困难、恶心、呕叶,增加进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我院自2002年开始开展食管癌狭窄扩张支架置人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水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Vojta+Bobath法加点穴治疗脑性瘫痪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底下,癫痫,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和接受教育的能力,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我康复病区自2006年至2007年收治脑瘫患儿数百例,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和点穴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喜英;高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距骨骨折29例的临床治疗

    距骨骨折是踝关节中较严苇的骨折,如不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距骨缺血坏死、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足的功能.我院自2001年至2005年共收治距骨骨折、脱位患者29例,针对患者的不同伤势,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升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肺栓塞现代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肺栓塞(puh-nonary embolism,PE)是以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为特点的急性病症.在美国,PE发病率>1‰[1],诊断后头3个月内死亡率>15%,大面积栓塞(massive embolism)可致猝死,未治疗患者死亡率高达30%,年死亡率比抗凝治疗者(2.5%)高10倍.PE病因有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自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也可导致PE.

    作者:林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

    喉返神经损伤足甲状腺手术中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侧损伤引起声音嘶哑,两侧损伤则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国内报道为0.3%~9%,高者可达13.3%[1].我院自2003年至2005年间共实施各类甲状腺手术156例,均采用喉返神经暴露的方法,损伤喉返神经1例,损伤率为0.63%.

    作者:周渠新;金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婴幼儿手术110例麻醉体会

    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共完成婴幼儿手术110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小展;徐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的试验研究

    目的 通过向大鼠脑缺血损伤区的靶向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观察、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B组)、神经干细胞治疗组(C组)、TGF-β1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D组),根据取样时间点的不同每组又分为3、7及14 d共三组(每组5只),手术后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SS),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 术后3、7、14 d C组和D组NS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NSS评分较C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7、14 d均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计数显示各个时间点C组和D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损伤区注入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缺血所致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白润涛;葛朝莉;韩漫夫;高明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诱导凋亡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的影响,探讨药物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某些基本机理.方法 用含0.5 μM~5μM金丝桃素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人RP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调亡细胞定量.结果 金丝桃素作用后RPE的S期百分比随着金丝桃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金丝桃素4种浓度P均<0.01).凋亡细胞定量结果显示:在2.5μM和5μM金丝桃素组凋亡细胞的比例分剐为2.3%和6.1%.结论 2.5μM和5.0μM金丝桃素能诱导RPE的凋亡,运用于眼内来控制RPE的前景是光明的.

    作者:周国义;王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龄孕妇妊娠结局101例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高龄孕妇日渐增多.由于高龄妊娠的特殊性,其合并症及围产儿危险因素明显增加,目前已成为围牛医学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对近4年来在本院分娩的高龄孕妇与同期分娩的非高龄孕妇资料作对照分析,以了解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依据.

    作者:俞丽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