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新
目的 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病理组织学评价与临床评价的差异,研究病理组织学疗效与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我院73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并检测其MRP、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73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有效率为60.27%,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有效率为54.79%,两种评价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P、p53蛋白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临床评价与病理组织学评价相结合,使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更为准确.MRP、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的病理组织学疗效具有相关性,可以用来预测化疗疗效,指导临床化疗.
作者:王小红;江洪;钟海均;余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我科进行妇科手术后发生DVT的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诱因.结果 重视加强术后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及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DVT的发生并提高其治疗效果.结论 妇科手术后早期进行预防DVT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可降低其发生率,并能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其预后.
作者:韦旭芳;黄关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院前急救是急救医疗服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抢救病人的前沿,院前急救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死亡,具有很强的医疗性和社会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急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因此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对保证院前救护工作的成功、减少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2].
作者:倪建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底下,癫痫,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和接受教育的能力,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我康复病区自2006年至2007年收治脑瘫患儿数百例,采用神经生理学疗法和点穴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喜英;高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低血糖症是指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0 mmol/L而导致的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1].低血糖发作时,主要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居多,可诱发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室传导阻滞[2]和心绞痛[3]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但诱发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左心衰)少见.近8年来,我科先后收治8例药物性低血糖诱发急性左心衰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浅;陈华彬;陈金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严重烧伤所引起的机体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诸方面的生理功能改变,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但烧伤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则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烧伤作为一个应激原,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1].已有资料表明,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蔡卫红;孙毅青;董俊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模式改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越来越适合人们对健康和生存的高质量要求.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帮助其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建立积极向上的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我院是一所基层综合性医院,虽然健康教育的普及率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教育效果不够满意.现将相关因素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红晓;孙桂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常见损伤,致残严重,治疗困难,神经移位术是目前此病早期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膈神经移位代肌皮神经以恢复屈肘功能.我科自1999年以来采用膈神经直接移位至上干前股及腓肠神经移植膈神经一肌皮神经桥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9例,经连续跟踪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谢书强;谢昌平;侯建玺;孙河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向大鼠脑缺血损伤区的靶向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观察、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B组)、神经干细胞治疗组(C组)、TGF-β1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D组),根据取样时间点的不同每组又分为3、7及14 d共三组(每组5只),手术后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SS),采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结果 术后3、7、14 d C组和D组NS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NSS评分较C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7、14 d均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BrdU阳性细胞计数显示各个时间点C组和D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损伤区注入TGF-β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脑缺血所致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作者:白润涛;葛朝莉;韩漫夫;高明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腹部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1月至2007年10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腹部感染病原菌构成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腹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4.4%,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9.6%,肺炎克雷伯菌占13.5%;革兰阳性菌占39.8%.其中肠球菌占62.6%;真菌占5.8%.分离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现多重耐药.结论 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的肠杆菌科细菌是腹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肠球菌在腹部感染病原菌中所占比率较高,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作者:陈金云;孔海深;杨青;陈晓;滕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和设备器械的不断发展,很大一部分开腹妇科手术可由腹腔镜手术来代替.以往国内腹腔镜下妇科手术多用单、双极电切术,此片法无法较好地将切割和止血结合在一起,而超声刀将切割和止血融于同一过程,使镜下手术可以更快更好地进行.我院在腹腔镜下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手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亦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妇科急腹症足妇科常见病,起病急,发展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义非常困难,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牛命.腹腔镜在急腹症中不仅可以得到及时诊断,而且能同时进行手术.
作者:胡逸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柯萨奇病毒(CoxV)感染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引起发热和多系统损害,引起心肌损害报道多见,近年来,我们发现导致肝损害并不少见,且部分病人病情凶险,预后差.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柯萨奇病毒性重型肝炎24例,现将其临床特征总结如下:
作者:卢伟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临床常见病,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是在盲视下采用腺样体刮匙刮除,手术带有盲目性,加上手术器械本身的局限性及于术者的技术水平,术后易残留,复发率高,常需再次于术治疗.我科自2005年3月始采用鼻内镜及动力吸割系统,在电视显示系统临视下行腺样体吸割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患儿曾经接受过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术后症状复发而需再次手术.所以我们对35例再次手术患儿的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兰龙江;徐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食管癌病程晚期可冈肿瘤直接浸润或压迫而引起严重梗阻.食管扩张并置入支架町免除手术痛苦,及可能的种植转移,同样能缓解吞咽困难、恶心、呕叶,增加进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我院自2002年开始开展食管癌狭窄扩张支架置人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水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青霉素自1940年问世以来,很快就以它的高效、低毒、价格低廉而广为应用,但它同时也是一种极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
作者:李君霞;吕新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谷胱甘肽转移酶(GSTpi)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CSTpi的表达情况,并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学:采用X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秩相关统计法.结果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pi)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pi)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乳腺癌组织中CSTpi的存在是一个预后差的预后指标.
作者:吉庆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金丝桃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凋亡的影响,探讨药物防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某些基本机理.方法 用含0.5 μM~5μM金丝桃素不同浓度的血清培养人RPE,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调亡细胞定量.结果 金丝桃素作用后RPE的S期百分比随着金丝桃素浓度增加而逐渐减少(金丝桃素4种浓度P均<0.01).凋亡细胞定量结果显示:在2.5μM和5μM金丝桃素组凋亡细胞的比例分剐为2.3%和6.1%.结论 2.5μM和5.0μM金丝桃素能诱导RPE的凋亡,运用于眼内来控制RPE的前景是光明的.
作者:周国义;王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其中黏膜下肌瘤占10%~15%[1].可引起月经过多、不孕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和工作.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切除子宫或开腹剔除肌瘤,手术创伤大.随着内窥镜器械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在妇科已发展为成熟的微伤手术,可保留子宫,保存生育功能,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官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除术57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惠芬;施晓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4种常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将175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即A组用氯沙坦50 mg,B组用缬沙坦80 mg,C组用厄贝沙坦150 mg,D组用替米沙坦80 mg,均为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并采用小成本分析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 A、B、C、D四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单纯药品费用,C/E,△C/△E均为低.结论 C组为优选方案.
作者:林惊世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