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疗效观察

宁云绸;王万民;张爱果

关键词:微量, 泵输注, 胰岛素, 胃肠内补液, 治疗糖尿病, 酮症高渗性昏迷, 抢救治疗, 现报道如下, 救治成功率, 急性并发症, 高渗透压, 补液法, 应用, 脱水, 提高, 降糖
摘要: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糖,纠正脱水和高渗透压[1].近年来我们将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法应用于该病的抢救治疗,显著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用药分析

    心力衰竭(CHF)是指任何原因造成心肌损伤,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泵血功能降低而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并已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1].

    作者:曹红云;黄艳琴;王俊杰;王现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麻醉管理

    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病程长,病情重,手术麻醉危险性明显增加.我院自2003年10月以来,共施行重度二尖瓣狭窄心脏瓣膜置换术53例,现将麻醉处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53例,男20例,女33例,年龄29~71岁,平均61岁;二尖瓣瓣口面积为0.6~1.0 cm2,左房直径56~80 cm,EF值为42%~64%;术前心电图示房颤心律45例,窦性心律8例;X线胸片显示肺部瘀血,超声心动图示所有患者均有肺动脉高压(50~100 mm Hg);术前均有反复心力衰竭(心衰)史,心功能Ⅱ~Ⅲ级40例,Ⅳ级13例.

    作者:林仙菊;王苗凤;杨灵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产儿科医生联合开展新法复苏

    2005年10月我院产科及儿科医生接受杨巧荣、薛帮广十年百项计划中有关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培训,并于同年11月起坚持儿科医生轮流进行产科工作,产科合作施行新生儿复苏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杨巧荣;薛帮广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OD)是小儿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为起立瞬间或直立稍久自觉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多汗,甚至出现晕厥等症状.由于OD症状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类似情况,且医生对OD的临床特征不熟悉造成误诊.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我院诊断OD患儿4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熊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波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第二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康复治疗手段及效果都欠理想.超声波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在我国目前已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我科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通过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比较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及甲胎蛋白含量,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已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的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均值为(5.2±3.3) g/L,比正常人的(3.8±1.3) g/L略高(P<0.05),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含量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为 -0.201(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较正常人高,应定期随访和复查,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高低并不代表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群蓉;梁辉;曹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近4年我们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部分患者于治疗前或治疗后行肝组织活检,现将资料完整、治疗48周、随访超过6个月以上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2年至2006年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HBV DNA病毒载量超过5×105拷贝/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持续6周以上.110例患者接受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其中10例治疗12周后因经济等原因停药,56例仅完成24周疗程,以上病例均因疗程不足而剔除.

    作者:田慧;薛磊;和振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脑血管意外18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合并症多.我院1988年10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35例,其中并发脑血管意外共18例,占13.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重症急性胰腺炎并脑血管意外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76岁,平均51.7岁.本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8分,或Ranson评分>3分,或CT分级>6分.发病原因:胆原性10例,酒精性3例,高脂血症2例,暴饮暴食2例,特发性1例.

    作者:林东;阎建萍;徐继宁;陈淑梅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使用镇静止痛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持续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接受常规的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吗啡0.1 mg/kg静脉注射,随后将杜冷丁、氯丙嗪、异丙嗪各0.8~1 mg/kg加生理盐水至50 ml,持续微泵注入,10~12 h注完,连用2~3 d,使病人进入嗜睡状态,维持48~72 h,对照组按单次静注吗啡0.1 mg/kg,并给予舒乐安定2 mg,3次/d口服,观察用药前后72 h内心率、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频发室性早搏及平均住院日和病死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心率、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室性早搏发生率的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及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芳芝;翟永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前后IGF-II、VEGF与CD4+/CD8+的变化

    目的 比较手术与射频消融两种治疗方法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别.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手术组,手术治疗组行肝癌根治术,射频消融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与CD3+、CD4+ 、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射频组与手术组治疗前后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射频组与手术组治疗后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治疗前后CD3+、CD4+T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下降,其治疗前后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前后CD3+、CD4+、CD8+T细胞比例上升,其治疗前后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手术组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在清除肿瘤的作用方面与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但在保护与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面强于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陈锦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6例AMI病人尽早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分别从溶栓前、溶栓后及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静脉溶栓成功29例,未通17例,再通率63%,并发出血5例,心律失常35例,病情均基本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及时恰当的溶栓治疗,准确无误的护理技术操作,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敏捷果断的处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靳凤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的对症处理及三联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服汤剂及外敷中药.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效病例主要症状、体征消退的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P<0.01);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舟;卢海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健康教育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在妊娠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1].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较大的危害.妊娠糖尿病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糖过高易出现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等,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都很高.如何使GDM孕妇平安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健康是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魏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眼罩蔽光护理

    目的 探讨全程眼罩蔽光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光疗时用眼罩蔽光,观察组常规全程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在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0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产儿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全程眼罩蔽光护理,有利于其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李素锦;贾占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0.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硼酸为渗透压调节剂,海藻酸钠为增稠剂,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0.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检测浓度在4~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t=0.0005,平均回收率为(99.985±0.205)%.RSD为0.322%.本品渗透压为320 mOsm/kg,pH值为4.87.家兔眼刺激性实验表明,该滴眼剂对家兔眼睛无刺激性,符合中国药典滴眼剂的要求.结论 本滴眼剂处方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良好.

    作者:修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自从临床上应用抗菌药物以来,很多传染病得以消灭,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疾患得以治愈.抗菌药物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与此同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WHO新资料,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70%,其中广谱抗菌药物和联合用药约占58%,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30%)[1].

    作者:曹磊磊;倪冲;杜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Goldenhar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2岁,女性,生后1个月父母发现其右眼颞侧球结膜近角膜缘处有绿豆大肿物,当时未予任何诊治,肿物随着患儿生长而增大,并向角膜方向生长,伴有右上睑缺损及右耳前赘生物.既往无全身疾患,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无吸氧史,母亲孕期无服药史.

    作者:张百珂;陈学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疗效观察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糖,纠正脱水和高渗透压[1].近年来我们将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法应用于该病的抢救治疗,显著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云绸;王万民;张爱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并低钠血症60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本病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尤以近10年来,随着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的增多,患病年龄高峰明显提高.自2003年来,我院共收治150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其中比较严重的60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严重时引起了低渗性脑病,本文对60例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并低钠血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低钠血症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门急诊患者突发肺栓塞并休克的救护

    肺栓塞是指栓塞物经静脉嵌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所引起的疾患[1].本病病情凶险,是肺部疾病患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医院内突然死亡患者中不容易预见的疾病之一,准确地判断和积极地救治是挽回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就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付晓丽;赵海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