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田慧;薛磊;和振坤

关键词:注射用, 重组人干扰素α, 治疗, 乙型肝炎患者, 资料与方法, 肝组织活检, 氨基转移酶, 阳性,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病毒载量, 丙氨酸, 住院, 应用, 停药, 随访, 门诊, 拷贝, 经济, 报道
摘要:近4年我们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部分患者于治疗前或治疗后行肝组织活检,现将资料完整、治疗48周、随访超过6个月以上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2年至2006年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HBV DNA病毒载量超过5×105拷贝/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持续6周以上.110例患者接受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其中10例治疗12周后因经济等原因停药,56例仅完成24周疗程,以上病例均因疗程不足而剔除.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OD)是小儿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临床特征为起立瞬间或直立稍久自觉头晕或眩晕、胸闷、头痛、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多汗,甚至出现晕厥等症状.由于OD症状多样,与许多疾病有类似情况,且医生对OD的临床特征不熟悉造成误诊.2003年6月至2007年5月我院诊断OD患儿46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熊振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Goldenhar综合征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2岁,女性,生后1个月父母发现其右眼颞侧球结膜近角膜缘处有绿豆大肿物,当时未予任何诊治,肿物随着患儿生长而增大,并向角膜方向生长,伴有右上睑缺损及右耳前赘生物.既往无全身疾患,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无吸氧史,母亲孕期无服药史.

    作者:张百珂;陈学国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门急诊患者突发肺栓塞并休克的救护

    肺栓塞是指栓塞物经静脉嵌塞在肺动脉及其分支,组织血液供应受阻所引起的疾患[1].本病病情凶险,是肺部疾病患者中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医院内突然死亡患者中不容易预见的疾病之一,准确地判断和积极地救治是挽回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就救护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付晓丽;赵海松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自身抗体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DCM患者57例,正常体检者5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和LVEDV.结果 DCM患者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VEDV呈正相关(r=0.63).结论 DCM病患者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LVEDV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DCM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齐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超声波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第二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的康复治疗手段及效果都欠理想.超声波疗法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及脑功能障碍在我国目前已广泛应用,并且取得较好的疗效.我科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通过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脑梗死患者60例的比较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并低钠血症60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本病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尤以近10年来,随着老年人在人口比例中的增多,患病年龄高峰明显提高.自2003年来,我院共收治150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患者,其中比较严重的60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严重时引起了低渗性脑病,本文对60例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并低钠血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引起低钠血症原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子相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阑尾炎4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降低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48例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阑尾炎收住病房1 184例,其中48例误诊为阑尾炎,误诊率4.05%.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必要的辅助检查,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才能有效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何元明;王多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眼罩蔽光护理

    目的 探讨全程眼罩蔽光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25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和对照组(125例),对照组光疗时用眼罩蔽光,观察组常规全程眼罩蔽光护理,观察两组在进奶量、体重、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住院10 d观察组进奶量、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产儿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全程眼罩蔽光护理,有利于其消化吸收,促进其生长发育.

    作者:李素锦;贾占文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健康教育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在妊娠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1].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较大的危害.妊娠糖尿病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糖过高易出现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等,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都很高.如何使GDM孕妇平安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健康是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作者:魏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严重的并发症,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是临床上至关重要的.血氨增高是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之一,90%的氨来源于胃肠道,一般认为其来源于结肠内大量细菌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及由含氮食物分解而成的尿素,从而生成氨.近几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高氨血症及肝性脑病中的作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因Hp生成的氨对全身氨水平的影响,取决于胃中Hp的量,故我们选择了41例大量Hp感染的肝硬化住院患者,在控制肠道菌群的同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根除Hp治疗,观察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观察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的变化.

    作者:孟建勋;吴明权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0.3%)的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硼酸为渗透压调节剂,海藻酸钠为增稠剂,制备甲磺酸帕珠沙星即型凝胶滴眼剂(0.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甲磺酸帕珠沙星检测浓度在4~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t=0.0005,平均回收率为(99.985±0.205)%.RSD为0.322%.本品渗透压为320 mOsm/kg,pH值为4.87.家兔眼刺激性实验表明,该滴眼剂对家兔眼睛无刺激性,符合中国药典滴眼剂的要求.结论 本滴眼剂处方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稳定性良好.

    作者:修佳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用药分析

    心力衰竭(CHF)是指任何原因造成心肌损伤,使心肌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心室泵血功能降低而引起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并已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1].

    作者:曹红云;黄艳琴;王俊杰;王现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HBV 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分析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及甲胎蛋白含量,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临床已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的含量.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均值为(5.2±3.3) g/L,比正常人的(3.8±1.3) g/L略高(P<0.05),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与甲胎蛋白含量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为 -0.201(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较正常人高,应定期随访和复查,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拷贝数高低并不代表肝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作者:陈群蓉;梁辉;曹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高龄老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心力衰竭(HF)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常见病.随着人均寿命延长,75岁以上高龄HF患者增加,对其HF临床特点的充分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75岁及以上高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与同期75岁以下老年人CHF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长斌;屈百鸣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近4年我们应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部分患者于治疗前或治疗后行肝组织活检,现将资料完整、治疗48周、随访超过6个月以上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2002年至2006年我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HBV DNA病毒载量超过5×105拷贝/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持续6周以上.110例患者接受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其中10例治疗12周后因经济等原因停药,56例仅完成24周疗程,以上病例均因疗程不足而剔除.

    作者:田慧;薛磊;和振坤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原发性肝癌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前后IGF-II、VEGF与CD4+/CD8+的变化

    目的 比较手术与射频消融两种治疗方法对小肝癌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别.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本院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与手术组,手术治疗组行肝癌根治术,射频消融治疗组采用经皮穿刺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甲胎蛋白(AFP)与CD3+、CD4+ 、CD8+T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射频组与手术组治疗前后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明显下降,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射频组与手术组治疗后血清IGF-Ⅱ、VEGF和AF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治疗前后CD3+、CD4+T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下降,其治疗前后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治疗前后CD3+、CD4+、CD8+T细胞比例上升,其治疗前后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手术组CD4+/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在清除肿瘤的作用方面与手术治疗无明显差异,但在保护与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方面强于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陈锦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感觉,是个体在对一个有害刺激的反应中所经受的不舒适感,是病人的自我认知和体验,它既属于人体的防御反应,又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它可导致病人痛苦、焦虑,从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及各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加重病人的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疼痛涉及复杂的生理、心理机制,虽然止痛药物在镇痛方面起主导作用,但为获得有效的止痛效果,促进病人生理心理放松,联合使用非侵害性技术镇痛,有助于安慰病人和缓解疼痛.

    作者:曹松雨;安社妮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Rapamycin联合供体脾细胞对大鼠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中静脉应用Rapamycin及供体脾细胞对移植心脏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术中静脉应用Rapamycin及供体脾细胞.术后通过腹壁触诊判断移植心脏存活情况.结果 Rapamycin组移植心脏的生存时间为(12.3±3.9)d,与未用药组(8.5±2.4)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5).Rapamycin+供体脾细胞组移植心脏生存时间是(12.4±3.7)d,与单独应用Rapamyci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8>0.05),但比单独用脾细胞组[(8.40±3.5d,P=0.013<0.05)]和未用药组有明显延长(P=0.015<0.05).结论 Rapamycin及联合应用供体脾细胞均可以延长移植心脏生存时间.

    作者:李敬来;萧明第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使用镇静止痛药物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持续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接受常规的心肌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吗啡0.1 mg/kg静脉注射,随后将杜冷丁、氯丙嗪、异丙嗪各0.8~1 mg/kg加生理盐水至50 ml,持续微泵注入,10~12 h注完,连用2~3 d,使病人进入嗜睡状态,维持48~72 h,对照组按单次静注吗啡0.1 mg/kg,并给予舒乐安定2 mg,3次/d口服,观察用药前后72 h内心率、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频发室性早搏及平均住院日和病死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心率、心绞痛、心肌梗死延展、室性早搏发生率的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及护理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芳芝;翟永民 刊期: 2008年第08期

  • 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疗效观察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抢救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平稳降糖,纠正脱水和高渗透压[1].近年来我们将微量泵输注胰岛素联合胃肠内补液法应用于该病的抢救治疗,显著提高了其救治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云绸;王万民;张爱果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