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张傅山;曾利;冯羡菊;徐岷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亚胺培南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05年6月自我院分离的191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22.5%,ICU分离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ICU 21.7%~42.6%(P<0.05).结论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胸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2004年,我院心胸外科择期手术患者227例,切口感染率1.8%.4例切口感染集中在2004年4~7月,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同时采取了控制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当霞;张莉;刘存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人工气道术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对危重病人急救和治疗的重要措施.不管是通过口腔或鼻腔插管,还是气管切开,都能够减少解剖死腔和气道阻力,增加有效通气量,确保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但是由于下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失去了上呼吸道对气体的加温保湿和过滤作用,且病人病情危重,机体抵抗力低下,肺部感染机会必然增加[1].因此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是人工气道病人很重要的护理工作.根据肺部并发症的原因,我们积极进行多种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寇凤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痰热清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腹症,病因为胆道疾病、过量饮酒、感染、十二指肠反流等.发病以急性上腹疼痛、发热、血清淀粉酶升高3倍等为特点.病变轻重程度不等.内科以抑制胰腺分泌、胰酶抑制剂、抗生素、解痉镇痛等药物治疗.我科采用以上药物联合痰热清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2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刚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低钠血症对老年慢性肺心病预后的影响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科的常见病,其主要并发症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氯血症,往往因临床医生重视不够,导致病情加重,我们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55例肺心病病人(其中21例合并低钠血症)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以了解低钠血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唐启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我国目前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得当,其致残率较高,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不少负担.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脑梗死,可减少残疾率、降低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选择23例脑梗死病人行颈动脉穿刺注射尿激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现周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动态心电图检查失败原因分析及防范

    动态心电图(DCG)是记录24h患者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活动,而且能结合日常生活、工作和劳动进行心电图动态观察,从而发现在常规心电图难以检查出的暂时性改变[1].

    作者:薛志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儿童安全使用抗感染药物的临界年龄

    目的 收集、整理儿童用药信息,帮助儿科医师更好地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方法 儿科药师收集、整理儿童用药信息,将其应用到咨询服务、临床查房和用药情况调查分析等实际工作中,进行验证、总结.结果 药师经常到临床与医、护、患进行沟通,有利于发现潜在的用药问题,及时解决与用药有关的问题,促进儿童合理使用药物,社会效益更好.结论 对儿童安全使用抗菌药物等的临界年龄进行归类,将此信息对医、护人员进行宣讲,深受欢迎.

    作者:崔战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频中药离子导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

    我科2年来应用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法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苏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伤情重,情况急,变化快,可导致急性脑功能衰竭,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颅脑损伤危重患者留置导管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2003~2005年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共收治颅脑损伤危重患者276例,将其留置导管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郭桂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宫颈环扎术治疗早产疗效观察

    早产一直是产科的热点问题,早产儿一直是围生儿死亡和患病的主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功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已取得了瞩目的疗效.我科自2000年起随机将治疗多胎及先兆早产分别使用单纯药物治疗及加用宫颈环扎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丁淑珍;王敏晰;卢丽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与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突然破裂,导致椎间盘的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无菌性炎症而发生本病.为观察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我们随机选择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别应用硬膜外腔侧隐窝阻滞与骶管阻滞进行对照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大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口咽通气管在抢救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意识障碍是急诊工作中常见急症之一.许多意识障碍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准确迅速地处理呼吸道问题、维持生命、稳定病情,是争取进一步诊治机会的关键.

    作者:王改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我院2000年1月~2004年5月收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90例.在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乐克观察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作者:闫建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农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4例就诊时间及预后

    随着我国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在神经病学界中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伤残边缘上得到挽救,这就要求病人从发病到被送至医疗机构及确诊时间尽可能缩短,发病后2~3h内入院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点.据报道,只有5%的患者能够得到满意的溶栓治疗.而在农村,由于地理环境、医疗状况、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及时就诊率更低,治疗效果更差.我们对2002年1月到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农民患者144例就诊时间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平;杨仲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肺复苏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任何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致病因素均可能诱发癫痫.缺氧是癫痫发作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有关全身性缺氧,尤其是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继发癫痫的报道甚少,现将我院近年来心肺复苏后继发癫痫的病例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月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2004年7月~2005年6月自我院分离的191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数据分析采用WHONET 5.3软件.结果 191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有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22.5%,ICU分离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于非ICU 21.7%~42.6%(P<0.05).结论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傅山;曾利;冯羡菊;徐岷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形态计量学参数的改变,并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炔诺酮治疗后的子宫内膜计量学参数相比较.结果 LNG-IUS治疗前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分别为9.1±1.0、1.5±0.5、1.2±0.7、(90±14)μm、(20.4±12.1)μm,LNG-IUS置入子宫腔内3个月后,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细胞核分裂数、间质细胞核分裂数减少、腺腔横切直径及腺上皮细胞高度减小,分别为1.6±0.8、0、0、(25±5)μm、(4.9±1.2)μm,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NG-IUS研究组子宫内膜腺体数目、腺腔横切直径与炔诺酮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G-IUS研究组腺上皮细胞高度较炔诺酮对照组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均未见到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核分裂相.结论 形态计量学研究表明ING-IUS有强烈的抗子宫内膜增殖作用,其对子宫内膜增殖抑制程度显著大于口服炔诺酮治疗.

    作者:聂莉;谢梅青;王良岸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常见葡萄球菌耐药谱变迁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常见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1995年及2004年共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652株,表皮葡萄球菌269株,溶血性葡萄球菌145株.其中200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MRSH)检出率分别为54.3%、62.6%、63.6%,而1995年分别为56.0%、42.8%、47.3%.2004年MRSA、MRSE、MRSH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耐药率均为100%,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趋于稳定,无明显增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耐药率与1995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结论 MRSA检出率趋于稳定,MRSE、MRSH检出率呈上升趋势.MRSH呈多重耐药现象,耐药率仍有上升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万古霉素的使用,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尽量联合用药治疗多重耐药的MRS感染.

    作者:童照威;张龙琪;王伟洪;施柏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脑栓塞14例诊治分析

    脑栓塞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发心房颤动(房颤)时,左房扩大,血流缓慢淤滞,易发生附壁血栓,同时血流不规则使栓子易脱落形成栓塞,从而导致脑血栓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我院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脑栓塞的住院病人14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作者:何翼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480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逐年下降,三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下降明显.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仍保持着98.2%的敏感率,多粘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也保持着95.0%的敏感率.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严重,医院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监测,临床要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李玉强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