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膜对慢性伤口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晓新;李静如

关键词:慢性伤口, 生物膜, 影响机制
摘要:现代研究发现,生物膜与慢性伤口的感染和难以愈合密切相关,如何防治生物膜及其相关危害已成为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追本溯源,了解生物膜对慢性伤口的影响机制,对从源头上寻找有效防治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就此作一综述.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联合应用于 肾结石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联合应用于肾结石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5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采取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联合治疗)与研究组各27例(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取石术治疗).结果:研究组Ⅰ期结石取净率100.00%高于对照组77.78%(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与超声碎石清石系统在肾结石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作者:郑红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的80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分组,4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儿童感冒灵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0%,远高于对照组的75.2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韦莉花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患者护理水平提升,并发症率少,恢复快,患者满意率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祁亚楠;胡佳雨;李欣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瘤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脑膜瘤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4例,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相关评分均无明显差别(t=-0.408,-0.399,P>0.05),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低(t=-10.988,-15.405,-4.52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6,11.257,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维持良好医患关系.

    作者:谢旭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

    作者:廖海岑;韦盈盈;零枝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吸烟 比病毒本身更要命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还吸烟,那么他们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会高出10倍左右.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胸腹腔镜联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预见性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对其进行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对其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配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住院时间等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配合可以使手术的配合效率明显的提高,显著的缩短了手术的时间,使得术中的出血量大大的减少,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蒋粉芹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过敏性鼻炎患者用海扶刀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海扶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研究组(海扶刀,n=39)与对照组(传统微波治疗仪,n=39).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扶刀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 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S T E M I患者10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尼可地尔)与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各52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80.77%(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M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与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STEMI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卢东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运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回收式自体血质量

    目的:通过利用品管圈提高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品管圈提高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对其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从2017年2—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自体血回收比例和总量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对基层医院宫外孕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质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了医疗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均为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疾病,二者并存时称为重叠综合征,更严重的与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更易引起合并症,有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就重叠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杜昆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精神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分析和风险管理的措施探讨

    目的:主要分析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及针对这些隐患应该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我院急性重症精神病二科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共收治男性患者300例,分析这些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这些隐患可能发生的原因;结果:护理安全隐患统计情况:在本组调查的300名精神病患者中,冲动伤人的有9例,大约占据总数据的3%,有1个病人出现割腕自杀,占据总数目的0.33%,发生自伤自杀的患者有5例,大约占据1.67%,有1个病人出现噎食情况以及坠床情况,大约占据0.33%,另外有5位患者出现跌倒情况,大约占据总数据1.67%,出现外出逃跑的病人占据总数据的25%;结论:为了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能力以及如何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避免.

    作者:周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重度骨质疏松患者特立帕肽治疗的临床安全性观察及护理

    目的:评价特立帕肽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的用药安全性,总结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本组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78.5岁.骨密度检查示:均存在严重骨质疏松.本组采用特立帕肽(20u g/日,皮下注射,6个月)结合钙尔奇D(1200m g/日,口服)和阿法骨化醇(0.5μg/日,口服)方案.观察用药前、3月、6月时患者疼痛、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进行干预.结果:特立帕肽连续治疗6个月后,本组无椎体新鲜骨折或髋关节骨折发生,腰椎骨密度较用药前明显增加(P<0.05),血清骨钙素(OC)及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Ⅰ型胶原羧基端β降解产物(β-CTX)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本组3例在注射初期出现肢体疼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2例发生一过性眩晕及头痛.结论特立帕肽皮下注射结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可显著降低脆性骨折的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张艳艳;马燕;赵清平;孙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思力华结合舒利迭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 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思力华结合舒利迭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省医院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老年患者120例作为分析对象,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吸入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思力华吸入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水平、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FEV1、FRV1/FVC治疗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PaCO2和PaO2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利迭与思力华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阮佳;杨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1例边缘叶脑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是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半个世纪前的一系列神经病理学研究描述了边缘性脑炎的病理特征,并且指出了其与肿瘤的关系.AE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副肿瘤性AE中符合边缘性脑炎者,称为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确诊的1例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报告如下.

    作者:刘海;李仁辉;赵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理筋整骨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 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理筋整骨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2例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治疗)和观察组(理筋整骨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每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整骨法配合牵引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对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绍兵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青年人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探析

    青年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结合青年人自身的特点,其证候特点多以实证为主,兼夹肝郁,伴有阴伤,临证时应注意兼顾标本、虚实,分证治之.既要以祛邪为主,以清热、疏肝、理血,又要兼顾肝郁和阴伤,以理气疏肝解郁、滋阴清热化湿.

    作者:奚肇宏;夏军权;滑永志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优点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优点.方法:采用历史性回顾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2017年3月以来收治的4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治疗策略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20例博利康尼雾化器给药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20例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的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65.00%(13/20)明显少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0.00%(18/20),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年发作次数和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6.12±0.42)、(1.1±0.6)、(9.21±0.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41±0.23)、(3.2±0.2)、(15.41±0.41),两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在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患者的年发作次数,实现患者的有效性治疗,同时可缩短住院开支,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朱凤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 安全性评价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均优,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王志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 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术(V S 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用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常规创面换药,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组织缺损处.治疗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行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生长后,对组织缺损处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7例出现创面感染,经移植皮瓣后为二期愈合;5例移植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38.5±6.6d.治疗组44例患者经V S 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8.6±5.7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折愈合,外观满意,均无再次感染和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创面,减少创面污染和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程鸿鑫;陈何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